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8-03-13 09:47
如何寫風險評估和控制程序
我們首先看下新版的ISO17025:2017準則在條款8.5對風險提出了了要求:
好了,那么新的問題來了,如何寫風險評估和控制類型的程序?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風險管理流程圖
風險的控制點,6個方面
人員方面(例如:人員的專業水平、人員操作的風險)
2.儀器設備方面(例如:儀器的校準、儀器的故障的風險)
3.物料方面(例如:物料驗收、試劑純度的風險)
4.標準方法方面(例如:標準選擇的風險、標準偏離的風險)
5.環境設施方面(例如:環境合規的風險、環境條件對實驗結果影響的風險)
6.報告方面(例如:報告審核的風險、報告中數據的風險)
風險的識別
可以根據檢測的過程來識別,典型的是通過檢測前、檢測中、檢測后,為大家簡單列舉這些過程中的風險:
檢測前:
a) 合同評審的風險,例如:檢測方法不適用與檢測樣品
b) 樣品風險,例如:檢測樣品信息與檢測委托單不符的風險。
c) 信息保密風險,例如:在與客戶溝通時泄露其它客戶檢測過程中提供的樣品、文件及傳遞過程中的信息
d) 溝通風險,例如:未能將客戶的檢測需求有效地傳遞給相關人員風險。
檢測中:
a) 人員風險,例如:檢測人員資質不足
b) 儀器設備風險,例如:儀器設備未定期校準或核查。
c) 試劑耗材風險,例如:使用無證標準物質;
d) 檢測方法風險,例如:未識別樣品基質對檢測方法帶來的干擾;
e) 安全風險,粉塵、噪音、爆炸等方面的風險
檢測后:
a) 樣品存儲和處理的風險,例如:樣品丟失;
b) 數據結果風險,例如:人為更改或偽造檢測結果;
c) 報告風險,例如:檢測報告未審核簽字;
d) 信息安全和保密風險,例如:客戶信息、報告和數據信息泄露。
風險分級
風險分級按照兩個標準來分:
1.嚴重度
2.發生率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解決實驗室風險分析和控制的主要問題,大家可以結合自己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寫出相應適合自己實驗室的程序文件。
來源:實驗室ISO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