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靠性工程領域,加速退化試驗(ADT) 是評估高可靠性、長壽命產品性能退化的關鍵技術。它通過施加高于正常使用水平的應力(如高溫、高濕、高電壓、機械載荷等),在較短時間內激發并觀測產品的退化過程,從而外推產品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可靠性指標(如壽命分布、失效概率)。構建精準的加速退化模型是ADT成功的關鍵與核心挑戰。
一、 構建加速退化模型的關鍵環節
1. 理解產品失效物理與退化機理
基礎: 任何有效的ADT設計都始于對產品內在失效物理機制的深刻理解。這涉及:
溫度: 普遍加速化學反應(Arrhenius模型)、擴散過程、材料蠕變/松弛。
濕度/潮氣: 加速電化學腐蝕、離子遷移、水解反應。
電壓/電流: 加速電遷移、介質擊穿、焦耳熱效應。
機械應力/循環: 加速疲勞裂紋萌生與擴展、磨損。
輻射: 加速材料損傷(如半導體中的位移損傷)。
識別關鍵退化參數: 哪些性能參數(如電阻值、光通量、機械強度、容量)能有效表征產品的功能退化直至失效?
探究失效根本原因: 是材料老化(氧化、電遷移、疲勞)、化學變化(電解液分解)、物理磨損還是其他機制?
明確敏感應力: 哪些環境應力或工作應力會顯著加速上述退化過程?例如:
重要性: 對機理的理解直接決定了加速應力的合理選擇、退化軌跡的合理建模以及加速模型的物理基礎。忽略機理可能導致選擇無效的應力、錯誤的模型和外推失敗。
2. 選擇合適的加速應力與水平
原則:
加速性: 應力必須能顯著加速關鍵的退化機理,縮短試驗時間。
代表性: 應力誘發的失效模式與機理必須與正常使用條件下一致。這是加速模型有效性的根本前提。如果加速應力引入了新的失效模式(如過高的電壓導致瞬間擊穿而非緩慢退化),則外推無效。
可控性與可測性: 應力水平需在試驗中精確控制和監測??尚行裕?在成本、設備、時間等約束下可實現。
單應力 vs. 多應力: 優先考慮對主導機理最敏感的單應力。若多個應力共同作用且機理復雜(如溫濕度雙85試驗),需采用更復雜的組合應力模型(如Peck模型)。
確定應力水平: 在不改變失效機理的前提下,選擇盡可能高的應力水平(通常3-5個水平),以最大化加速效果。最低水平應接近或略高于最大預期使用應力,最高水平則受限于機理不變原則和設備能力。
3. 定義與測量退化量
關鍵性能參數(KP): 選擇能連續、準確、客觀地監測產品性能退化直至(或接近)失效的物理量或性能指標。它應:
與產品的功能失效直接相關。
具有良好的可測性和較低的測量噪聲。
其退化軌跡在時間和應力下應表現出可建模的趨勢(線性、指數、冪律等)。
退化軌跡: 在選定的加速應力水平下,定期(或連續)測量KP值,形成一系列隨時間變化的退化路徑。每個應力水平下通常需要多個樣本(樣本量影響統計顯著性)以捕捉個體差異和隨機性。
4. 建立退化軌跡模型(個體退化模型)
目標: 用數學方程描述單個產品的KP隨時間t(在恒定應力水平s下)的退化過程。常用模型包括:
線性模型: D(t) = β? + β? * t + ε (適用于穩定、勻速退化,如均勻磨損)
指數模型: D(t) = β? * exp(β? * t) + ε (適用于加速退化過程,如某些化學反應)
冪律模型: D(t) = β? * t^β? + ε (適用范圍較廣)
對數模型: D(t) = β? + β? * ln(t) + ε
基于物理的模型: 如描述疲勞裂紋擴展的Paris Law da/dN = C*(ΔK)^m。
隨機性: 退化過程本質是隨機的(材料微觀差異、制造波動、環境擾動)。因此,模型參數(如β?, β?)常被視為隨機變量,或直接在模型中引入隨機過程:
維納過程: 非常適合描述具有線性漂移和隨機波動的退化路徑。D(t) = μ*t + σ*B(t),其中μ是漂移系數(反映平均退化速率),σ是擴散系數(反映波動大?。珺(t)是標準布朗運動。
伽馬過程: 適用于描述單調遞增、方差隨時間增大的退化(如磨損、腐蝕累積)。
5. 建立加速模型(應力-壽命/退化關系模型)
目標: 建立加速應力水平s 與退化軌跡模型中的關鍵參數(通常是反映退化速率的參數) 之間的定量關系。該模型是實現時間外推的核心。
常用模型:
s:應力水平(電壓、電流密度、壓力等)。
A, C, n:模型參數,n是加速因子,反映退化對應力的敏感度。
k:退化速率(如線性模型的斜率β?,維納過程的漂移系數μ)。
A:指前因子(常數)。
Ea:活化能(eV),關鍵參數,反映退化過程對溫度的敏感度。
k_B:玻爾茲曼常數 (≈ 8.617333262145 × 10?? eV/K)。
T:絕對溫度 (K)。
在ADT中,通常建立:退化速率參數 ∝ exp(-Ea/(k_B * T))。
阿倫尼烏斯模型: 適用于溫度作為加速應力,驅動化學反應速率的情況。其核心是反應速率常數k與絕對溫度T的關系:
k = A * exp(-Ea/(k_B * T))
其中:逆冪律模型: 適用于電壓、電流、機械應力等非熱應力。
退化速率參數 = A * s^n
或 壽命 τ = C / s^n
其中:艾林模型: 描述反應速率同時依賴于溫度和另一個應力(如電壓、濕度)的模型。是Arrhenius和Power Law的組合。
Peck模型: 專門針對溫濕度綜合應力(常用于電子器件腐蝕失效):
壽命 τ = A * [RH]^(-n) * exp(Ea/(k_B * T))
其中RH是相對濕度,n是濕度加速因子。
參數估計: 利用不同應力水平s_i下測得的退化數據(或失效時間數據),通過統計方法(如最小二乘法、極大似然估計MLE)估計加速模型中的未知參數(如Ea, n, A等)。
6. 外推與可靠性評估
外推正常應力下的退化軌跡:
將正常使用應力水平s_use 代入加速模型,計算出在s_use下的退化速率參數。
將計算出的退化速率參數代入退化軌跡模型,即可得到產品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平均退化軌跡 D_use(t)。
外推失效時間分布與可靠性指標:
可靠度函數 R(t) = P(T > t)
累積失效分布函數 F(t) = 1 - R(t)
概率密度函數 f(t)
失效率函數 λ(t)
特定時間點的可靠度(如R(10年))
特征壽命(如Weibull分布的尺度參數η)
中位壽命 B50
指定可靠度下的壽命(如B10 life,即R(t)=90%時對應的t)
Arrhenius: AF = exp[ (Ea/k_B) * (1/T_use - 1/T_test) ]
IPL: AF = (s_test / s_use)^n定義失效閾值: 設定關鍵性能參數KP的失效閾值D_f(如LED光通量衰減到初始值的70%)。
計算(偽)失效時間: 對于每個試驗樣本,利用其擬合的個體退化軌跡(在試驗應力下),預測其KP退化達到D_f所需的時間T(即使試驗在達到D_f前停止)。這產生一組在試驗應力下的(偽)失效時間數據。
加速模型應用: 利用加速模型,將試驗應力下的(偽)失效時間T_test外推到正常應力下的失效時間T_use:
T_use = T_test * AF
其中AF(Acceleration Factor) 是加速因子,由加速模型計算得出。例如:
構建壽命分布: 將外推得到的所有樣本在正常應力下的失效時間T_use,視為來自正常使用條件下的壽命樣本數據。用這些數據擬合壽命分布(如Weibull、Lognormal、Exponential)。
計算可靠性指標: 基于擬合的壽命分布,計算關鍵的可靠性指標:
統計推斷與不確定性: 上述外推過程涉及多個層次的參數估計(退化模型參數、加速模型參數),每一步都存在不確定性(測量誤差、樣本變異、模型擬合誤差)。需采用統計推斷方法(置信區間、預測區間、Bootstrap方法、貝葉斯方法)來量化外推結果(如B10 life)的不確定性范圍。這對于風險評估和決策至關重要。
二、 案例研究:LED照明模塊光通量維持壽命評估
1. 背景與目標
產品: 某型號大功率白光LED照明模塊,用于戶外燈具。
關鍵失效模式: 長期工作下光通量(Luminous Flux, 單位:流明lm)逐漸衰減。行業通常定義光通量衰減至初始值L0的70% (L70) 為失效閾值。
正常使用條件: 外殼結溫T_j = 55°C。
目標: 評估該LED模塊在T_j=55°C下達到L70的壽命分布(特別是B50和B10壽命)。
2. 理解退化機理與選擇加速應力
機理: LED光衰主要由芯片老化(如缺陷增長、量子阱退化)、熒光粉退化(熱淬滅、化學降解)和封裝材料(硅膠/樹脂)黃化等因素引起。溫度是加速所有這些物理化學過程的關鍵應力。
加速應力: 結溫 T_j。通過提高驅動電流和環境溫度來精確控制LED芯片的結溫。
機理不變原則驗證(預試驗): 在選定的高應力水平(如T_j=105°C)下進行短期試驗,觀察失效模式和退化軌跡形狀(對數坐標下是否近似線性?)是否與較低應力(如85°C)下一致。確認主要是光衰而非其他突發失效(如死燈,需排除)。
3. 試驗設計
加速應力水平: 選擇4個結溫水平:T_j1 = 85°C, T_j2 = 95°C, T_j3 = 105°C, T_j4 = 115°C。最低水平85°C高于正常使用55°C以加速,最高水平115°C在設備極限內且經預試驗確認機理未變。
樣本量: 每個應力水平投入15個同批次LED模塊樣本(考慮一定冗余)。
測量方案:
KP: 光通量(總流明值),使用積分球光度計精確測量。
測量間隔: 在試驗開始時(t=0)、24h、48h、168h(1周),之后每168h(1周)測量一次。高溫應力下退化快,測量需更密集(如115°C頭幾周每周測,85°C可適當拉長間隔)。
測量條件: 每次測量前,將LED模塊冷卻至25°C標準環境溫度,并在標準電流下點亮穩定后進行測量,以消除溫度對光輸出的瞬時影響,只反映永久性退化。
記錄: 詳細記錄每個樣本在每個測量時間點的光通量L(t)。
試驗終止: 計劃進行3000小時。對于退化快的樣本(如115°C下),當其光衰接近或超過L70時,可提前停止對該樣本的試驗。對于退化慢的樣本(如85°C下),3000小時后可能遠未到L70,利用退化數據外推。
4. 數據收集與退化軌跡建模
數據示例(簡化): 下表展示某115°C應力下3個樣本的部分退化數據(光通量保持率 = L(t)/L0 * 100%):
退化軌跡模型選擇: 行業經驗及物理機理表明,LED光衰在恒定結溫下常近似遵循指數衰減或對數線性關系。本例選用冪律模型(因其靈活性和在LED建模中的常見應用):
L(t)/L0 = 1 - β * t^α 或等價地 退化量 D(t) = 1 - L(t)/L0 = β * t^α
其中D(t)是退化量(0表示無退化,0.3表示退化到70%),β和α是待估參數。α影響形狀(α=1為線性),β影響速率。
參數估計(以樣本1在115°C為例): 利用D(t) = β * t^α模型和最小二乘法擬合數據點。假設擬合得到:α ≈ 0.92, β ≈ 0.00015。則該樣本的退化軌跡為 D(t) = 0.00015 * t^0.92。
預測失效時間(偽): 失效閾值 D_f = 0.3 (對應L70)。代入模型求解t:
0.3 = 0.00015 * t^0.92 => t^0.92 = 0.3 / 0.00015 = 2000 => t = 2000^(1/0.92) ≈ 1008^(1.087) ≈ 1008 * 1.087 ≈ 1096小時 (注意:實際需精確解冪方程,此計算為示意)。
表1中樣本1在1008小時時L/L0=72.4% (即D=0.276),預測T_f ≈ 1096小時合理。樣本2在1008小時已降到69.8% (D=0.302),其實際T_f ≈ 1008小時。樣本3在1176小時為69.8%,T_f ≈ 1176小時。
對所有樣本進行處理: 在每個應力水平下,對15個樣本分別擬合個體退化軌跡模型(冪律模型或其他),并預測或記錄其在當前應力下達到D_f=0.3的時間T_i(i=1, 2, ..., 15)。對于未達到0.3的樣本(如在較低應力下),利用其已測數據擬合模型外推T_i。這樣就得到每個應力水平下一組15個(偽)失效時間數據。
5. 建立加速模型(Arrhenius)
數據準備: 匯總所有應力水平的(偽)失效時間數據:
加速模型選擇: 溫度是主導應力,機理涉及化學反應/擴散。選用阿倫尼烏斯模型描述特征壽命(如中位壽命B50)或平均失效速率與溫度的關系:
壽命 τ ∝ exp(Ea/(k_B * T)) 或 失效率 λ ∝ exp(-Ea/(k_B * T))
常用形式:Ln(τ) = a + b / T 其中 b = Ea / k_B
參數估計(以中位壽命B50為例):
1.在每個應力水平T_j下,利用該水平的15個T_f數據,擬合壽命分布(如Weibull分布)。假設在T_j=115°C下擬合得到Weibull分布:形狀參數β_w≈3.5,尺度參數η_115≈1100小時。則B50 = η * (ln2)^(1/β_w) ≈ 1100 * (0.693)^(1/3.5) ≈ 1100 * 0.89 ≈ 980小時。類似計算其他溫度下的B50。
2.得到4組數據點 (1/T, Ln(B50)):
(1/388, Ln(980)), (1/378, Ln(B50_105)), (1/368, Ln(B50_95)), (1/358, Ln(B50_85))
3.對這些點進行線性回歸:y = a + b*x,其中y=Ln(B50), x=1/T。
4.回歸結果:斜率b = Ea / k_B。因此活化能Ea = b * k_B。假設擬合得到斜率b=6000 K,則Ea = 6000 * 8.617e-5 ≈ 0.517 eV。截距a對應Ln(A)。
加速因子計算: 計算從試驗溫度T_test到正常使用溫度T_use=55°C=328K的加速因子AF:
AF = τ_use / τ_test = exp[ (Ea/k_B) * (1/T_use - 1/T_test) ] = exp[ b * (1/328 - 1/T_test) ]
例如,對于T_test=115°C=388K:
AF = exp[6000 * (1/328 - 1/388)] = exp[6000 * (0.003048 - 0.002577)] = exp[6000 * 0.000471] = exp[2.826] ≈ 17.06.
6.外推與可靠性評估(正常結溫55°C)
1.外推失效時間: 將每個樣本在試驗應力下的失效時間T_f_test,利用該應力對應的AF,外推到T_use:
T_f_use = T_f_test * AF
例如,樣本1在115°C下的T_f≈1096小時,AF≈17.0,則其外推壽命T_f_use≈1096 * 17.0 ≈ 18632小時。對所有樣本(4x15=60個)執行此操作,得到60個外推的正常使用條件下的失效時間 T_f_use_i。
2.構建壽命分布: 用這60個T_f_use_i數據點,擬合正常使用條件(T_j=55°C) 下的壽命分布。假設擬合得到Weibull分布:形狀參數β_w_use≈3.2,尺度參數η_use≈55000小時。
3.計算可靠性指標:中位壽命 B50: B50 = η_use * (ln2)^(1/β_w_use) ≈ 55000 * (0.693)^(1/3.2) ≈ 55000 * 0.885 ≈ 48675小時 ≈ 5.56年。B10壽命: B10是可靠度R=90%對應的壽命。R(t) = exp[-(t/η_use)^β_w_use] = 0.9 => (t/η_use)^β_w_use = -ln(0.9) ≈ 0.10536 => t = η_use * (0.10536)^(1/β_w_use) ≈ 55000 * (0.10536)^(0.3125) ≈ 55000 * 0.465 ≈ 25575小時 ≈ 2.92年。10年末可靠度: t=10年=87600小時,R(87600) = exp[-(87600/55000)^3.2] ≈ exp[-(1.5927)^3.2] ≈ exp[-4.0] ≈ 0.0183 (即約1.83%)。這個值很低,表明按照L70標準,10年后絕大多數LED模塊已失效??赡苄枰匦略u估閾值或改進設計。
4.不確定性分析(至關重要): 上述點估計未考慮各層參數估計的不確定性。需通過方法(如Bootstrap或Fisher信息矩陣)計算關鍵指標(如B10)的置信區間。例如,B10的95%置信區間可能是[2.2年, 3.8年]。這為決策提供了風險范圍。
三、 關鍵挑戰與注意事項
失效機理一致性: 確保加速應力不誘發新機理是模型有效性的基石。需仔細設計預試驗和應力水平。
模型選擇與驗證: 退化軌跡模型和加速模型的合理性需要統計檢驗(如殘差分析、擬合優度檢驗)和工程判斷支持。嘗試不同模型并比較其物理意義和預測能力。
樣本量與變異性: 樣本量不足會增大參數估計和外推的不確定性。需考慮產品本身的性能分散性。
測量誤差與噪聲: 精確、一致的測量至關重要。噪聲過大會掩蓋真實的退化趨勢,影響模型擬合精度。需優化測量系統和方法。
外推風險: 從高應力外推至低應力,尤其是外推距離(溫度差、時間跨度)很大時,不確定性會顯著放大。模型在低應力區域的適用性需要謹慎評估?;罨蹺a的準確性對外推結果影響巨大。
多應力因素: 實際使用環境往往是多應力綜合作用。單一應力ADT可能無法完全模擬真實情況。若多應力耦合重要,需開發更復雜的組合應力加速模型(如廣義艾林模型),但這大大增加了試驗和建模的復雜性。
非恒定應力: 實際使用中應力可能波動。ADT通常在恒定應力下進行。如何將結果應用于變應力條件需要額外考慮(如累積損傷模型)。
結論
建立有效的加速退化模型是一個融合失效物理理解、嚴謹試驗設計、合適統計建模以及謹慎外推的系統工程過程。從深入分析失效機理入手,科學選擇加速應力并驗證機理一致性,精確測量關鍵性能參數的退化軌跡,選用或構建能描述個體退化和應力-壽命關系的數學模型,最終通過統計推斷實現從加速條件到正常使用條件的可靠性外推,并量化評估其中的不確定性。
案例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對“成熟”的LED光衰問題,通過基于Arrhenius模型和冪律退化軌跡的ADT,也能在幾個月內獲得對產品長達數年甚至十年量級的壽命預測。然而,模型的每個環節都潛藏著風險點,特別是失效機理一致性、模型適用性以及外推的不確定性。因此,加速退化試驗的結果應被視為工程決策的重要輸入,而非絕對真理,并需結合其他可靠性信息(如現場數據、HALT結果、工程經驗)進行綜合判斷。持續改進模型精度、降低外推風險,是可靠性工程師在ADT領域不懈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Nelson, W. (1990). Accelerated Testing: Statistical Models, Test Plans, and Data Analysis. John Wiley & Sons. (經典權威)
Meeker, W. Q., & Escobar, L. A. (1998).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eliability Data. John Wiley & Sons. (統計方法標桿)IEEE Standard 1786-2017.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Accelerated Aging Models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 (行業應用實例)
JEDEC Standard JESD91B. Method for Developing Acceleration Models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Failure Mechanisms. (電子元器件標準方法)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1). *Handbook MIL-HDBK-338B: Electronic Reliability Design Handbook*. (工程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