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預警 > 欄目首頁
近期,同濟大學面向可移植活性氣管這一世界醫學領域歷史性難題,借助高精度3D打印構建一種模塊化活性氣管。
2023/09/22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美國西北大學Cheng Sun教授課題組以光固化3D打印為研究對象,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各打印層可自由變換的動態隨形3D打印成型方法。通過開發動態隨形切片算法(Dynamic conformal slicing,DCS),對模型進行隨形離散化處理,獲取各打印層在空間六自由度的幾何屬性。同時,采用高精度六自由度機械臂作為打印接收平臺,為打印過程中各打印層的自由變換提供了運動能力。
2021/02/07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Fraunhofer IFAM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由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己內酯(PCL)和生物活性玻璃制成的復合材料,然后,將這種復合材料用于3D打印定制的骨折部位的主要和支撐結構,稱為支架。
2023/12/02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相較于傳統的材料成型或機械加工技術,增材制造(又稱為3D打?。┘夹g是一種自下而上、采用原材料自動累加的方式來制造實體零件的方法,憑借一臺設備能夠制造具有復雜幾何形狀和內部材料成分可變的產品,特別適合單件小批量和定制化產品的低成本制造。
2022/04/25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受到微米級帽貝牙齒材料結構的啟發,南加州大學Yong Chen 教授課題組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Xiangjia Li課題組設計出一種具有力學增強的可實現藥物有效釋放的無痛微針。本方法采用特殊磁場輔助3D打印技術,可以在打印過程中通過磁場排列四氧化三鐵納米粒子使得排列的納米粒子簇被固化的樹脂包裹,從而形成類似于帽貝牙齒的特殊排列結構。
2021/02/0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復合材料3D打印機的安裝量雖然目前比聚合物打印機少得多,但未來的增長趨勢卻十分明顯。現有的聚合物打印機通??梢允褂貌糠謴秃喜牧?,但加載百分比非常低,并且存在一些限制。報告重點關注FRP材料打印機,并表示不斷增長的裝機規模將會推動3D打印復合材料的發展。
2021/08/15 更新 分類:行業研究 分享
本文將分享一種能夠改善3D打印聚酰胺零件抗菌性能的新型表面處理方法。在依據此方法所開展的相關研究中,經過表面處理的3D打印零件與未經過處理的3D打印零件經過了微生物生長情況比對分析。
2021/04/22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隨著 3D 打印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其應用也擴展到了醫藥行業[2],用于藥品( 藥物產品、植入物、藥物遞送系統等) 制造。相比于傳統一刀切的給藥方法,3D 打印技術在個性化藥物產品的制造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更加符合精準醫療的概念模式。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批準首個 3D打印速釋制劑左乙拉西坦( SPRITAM ) 后,3D 打印技術在藥物制劑領
2021/11/09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和中國有機無機化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了有關SLA 3D 打印制備集成熱導率、電磁屏蔽和機械性能的SGP/EA樹脂復合材料的研究成果。
2024/08/2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位于美國田納西州的大眾汽車創新中心(Volkswagen’s Innovation Hub)的研究人員,尋求一種輕質復合材料結構,以取代如今使用較多的重型鋼制電動汽車電池組外殼。
2023/09/02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