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江蘇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全國領先、創新能力優勢明顯、骨干企業競爭力強、區域特色集群初步形成。在“十三五”期間,江蘇便已形成“一谷”、“一城”、“一港”、“一園”、“多極”的產業發展格局,即南京生物醫藥谷,泰州中國醫藥城,連云港中華藥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無錫、徐州、常州、南通、鎮江等特色產業集聚區。進入“十四五”時期,江蘇生物醫藥產業格局不斷優化。
本篇文章我們將重點比較蘇州、南京、連云港、泰州、無錫5市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
一、產業指標
從區域產業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3月,生物醫藥企業南京1469家、無錫855家、蘇州2438家、連云港180家、泰州901家。
圖:江蘇生物醫藥產業區域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企業資質分布看,截止2023年3月底,生物醫藥相關的高新技術企業,南京175家、無錫81家、蘇州264家、連云港25家、泰州64家;瞪羚企業南京46家、無錫18家、蘇州94家、連云港3家、泰州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南京26家、無錫18家、蘇州25家、連云港10家、泰州11家;獨角獸企業南京5家、無錫0家、蘇州8家、連云港0家、泰州1家。
圖: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資質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研發能力看,截止2023年3月底,新藥上市數量方面,南京有12個、無錫有5個、蘇州有33個、連云港有28個、泰州有3個;國產醫療器械上市數量方面,南京有1971個、無錫有975個、蘇州有3460個、連云港有125個、泰州有1356個;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數量方面,南京有312個、無錫有32個、蘇州有166個、連云港有246個、泰州有173個。
圖: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主營業務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3月底,主營化藥的企業,南京有115家、無錫有49家、蘇州有137家、連云港有14家、泰州有52家;主營中藥的企業,南京有17家、無錫有6家、蘇州有19家、連云港有5家、泰州有14家;主營生物制品的企業,南京有17家、無錫有9家、蘇州有57家、連云港有1家、泰州有16家;主營醫療器械的企業,南京有480家、無錫有400家、蘇州有1051家、連云港有69家、泰州有497家。

圖: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企業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醫藥銷售情況看,從2016年至2023年,南京市、無錫市、蘇州市、連云港市、泰州市企業的醫院銷售累計金額分別為1464.58億、604.60億、956.38億、2472.21億、1580.47億。
圖: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醫藥銷售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投資并購情況看,從2016年至2023年,南京市、無錫市、蘇州市、連云港市、泰州市的生物醫藥產業累計投融資金額分別為297.07億、132.33億、797.88億、24.70億、134.21億。
圖: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并購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二、產業布局
1、蘇州
蘇州提出將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來打造,為此繪制了“中國藥谷”的發展藍圖,明確“做強兩核、做大多極”的區域布局,力求舉全市之力打響生物醫藥的“蘇州品牌”。其中“兩核”為蘇州工業園區和蘇州高新區。
(1)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是蘇州工業園區培育生物產業發展的創新基地,目前已形成了新藥創制、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產業集群。在新藥研發領域,園區已上市新藥20個,取得一類新藥臨床批件526張,66個項目獲國家重大新藥創制支持;醫療器械領域,已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1289張,累計24個產品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其中13個已獲批上市銷售。歷經十余年發展,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厚積薄發。
(2)蘇州高新區
由蘇州高新區與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共建的國家級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聚焦發展醫療器械產業。目前,產業園匯集了國內外醫療器械創新型企業和行業龍頭,迄今已有上市公司魚躍醫療、中生北控、美康盛德、樂普醫療、恒瑞醫療等國內名企,德國卡瓦科爾、美國百特醫療以及創新活躍度極高、市場潛力巨大的心擎醫療、諾一邁爾、科塞爾等企業集聚,產品涵蓋醫學影像、生物醫用材料、體外診斷、醫用機器人等領域,眾多技術成果為國內首創、行業領先。蘇州高新區目前已集聚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企業近800家,產值規模達300億元。
2、南京
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良好,產業空間廣闊,初步形成了以江北新區為核心,江寧區、經開區、棲霞區、高淳區等區域協同發展的空間格局。先聲藥業、傳奇生物、金陵藥業、海辰藥業、藥石科技、基蛋生物、微創醫療、健友生化、凱基生物、正科醫藥、三生生物、金斯瑞等各領域的頂尖企業,構成了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體系的堅實基礎。
3、無錫
無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步早、基礎好,目前已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涵蓋化學原料藥、制藥、制劑生產、醫藥服務外包、醫療器械、特醫食品、現代中藥等領域,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區(新吳)、濱湖、惠山為重點,江陰、宜興、錫山高效聯動的發展格局。2021年,無錫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1409億元,集聚了阿斯利康、藥明康德、天江藥業等生物醫藥企業1278家。
4、連云港
2018年,連云港提出了建設“中華藥港”的設想,并確立了“港城特色、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標定位。為充分發揮恒瑞、康緣、豪森、正大天晴四大龍頭企業的帶頭示范效應,進一步做大做強新醫藥產業,“中華藥港”重點構建“4X”產業體系總體定位。其中,“4”,即發展壯大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原料藥四大核心產業,盡快培育成為千億級板塊。“X”,即積極培育醫療器械、藥用輔料、藥用包裝材料、制藥裝備、特醫食品、醫藥服務等板塊,實現鞏固優勢、補鏈強鏈,加快形成特色產業發展體系架構,打造國際化醫藥產業集群。目前已培育了恒瑞醫藥、正大天晴、豪森藥業、康緣藥業等一批行業領跑者,吸引了深圳奧薩、和晨藥業、新智浩醫療、端峰生物、神曲醫藥、諾泰制劑等一批生產制造型企業入駐。
5、泰州
中國醫藥城啟動建設以來,緊緊圍繞 “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標定位,致力打造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區內已集聚1200多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其中包括阿斯利康、雀巢、武田制藥、勃林格殷格翰、阿拉賓度等14家知名跨國企業;揚子江藥業、江山制藥、蘇中制藥、濟川藥業、中丹制藥等多家全國醫藥百強企業。2021年,泰州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產值超800億元,年銷售超10億元醫藥大品種達18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