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7-11-29 08:53
在現代加工制造中,像其它功能一樣,測量也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或成本遏制的一個重要主題!
舉例來說,一個不合格的零件對OEM客戶來說,可能只是小問題;作為裝配者來說,快速扔掉這個零件而另選一個,也許只是占用他一兩秒鐘時間。但是它也可能是導致設備故障的一個潛在的、巨大的威脅,甚至可能導致致命的后果。
為了避免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避免承擔昂貴的訴訟費用,即使兩個零件尺寸公差規格是一樣的,管理人員也一定會花更多的精力去檢驗第二個零件使之達到更高的水平,力求100%。這樣就導致了昂貴的質量管理成本。
許多公司已有經濟能力把檢驗從實驗室搬到公司樓里或者車間加工現場,因此,機械師和工程師對質量問題需要負有更多責任。那么到底如何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計量器具呢?測量同一個尺寸就有多種方法,可以用多種測量儀器。你怎么選擇?
舉例來說,對一個小零件,測量其簡單的外徑尺寸就有7種不同的量儀可選擇:
1.面板法測量,使用“v”形塊和杠桿表;
2.顯微鏡;
3.專用量儀;
4.卡規;
5.可調節裝置的長條形內徑/外徑規;
6.手持環形墊或氣動量儀;
7.零件處理全自動系統。
確切的說,還有更多可用的測量方法...這些諸多種量儀,價格從高到低差距就很大。另外在精度、對檢測人員的影響、測量能力、數據輸出等各方面又有不同,于是我們迷惑了。到底如何選擇?怎么選擇?
其實要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量儀,首先需要確定自己測量任務的功能需求,然后選擇能夠滿足這些硬性要求的量儀。
確定功能需求要考慮多種因素,可參考如下:
被測工件的特征、類型:它是平的、圓的、還是其它類型?是測內徑還是外徑?位置容易接觸嗎?緊鄰他的是凸臺、還是一個孔、還是一個窄槽?
精度:工件公差與量儀分辨率精度和可重復性之間應有一個合理的關系(通常是10:1),統計學GR&R測試需要20:1,這些,你的量儀的精度和你被測的工件公差是否合適?
測試費用:隨著量儀精度的增加,費用會急劇增加。為了接近公差,在建立測量操作之前,你需要驗證你是否有必要選擇費用很高的量儀。
時間和產能:固定、專用的量儀是否比靈活、多用途的更經濟。這得看你的產能是批量還是多種單件。你還需要考慮在生產周期中哪種量儀能真正幫你節約測量者的時間。
使用簡單,容易上手:特別是工廠里的量儀,你應去降低檢驗人員的技能要求和檢驗員可能的影響。
維護費用:量儀保養還是扔掉,多長時間保養一次?誰去保養?經過長時間的運作,會損失精度,需要你采取一些措施確保精度。
零件的清潔:你在測量過程中,零件是臟的還是干凈的?這也許會影響實驗條件、保養精度和水準。選擇的量儀是否能夠在你的測量環境下正常使用。或者你是否使用氣動量儀,它有自我清潔功能。
測量環境:量儀容易受到灰塵、振動、溫度變化的影響,你選擇的量儀會受到這些影響嗎?
“機動性”:你測量時是移動工件,還是移動量具?那么選擇何種量具適合?
工件處理:零件檢測之后怎么辦呢?不合格零件是報廢還是反工?有沒有一系列必要條件?
工具材料和精加工質量:零件是否可以被壓縮?是否容易刮傷?很多的標準量儀是可以通過改裝來避免這些影響。你有關注過這個注意點嗎?
制造工藝:機器或工具擠壓一次零件的精加工表面,都會使零件變得不規則,你選擇量儀是否會考慮到這些?
經費:你選擇的量儀價位多少?你的預算是多少?當你著手一個檢驗任務,需要確認到底選擇什么樣的量具時,上面這些所有因素都很重要,他們能夠盡可能多的幫你做界定,將您選擇的范圍縮小,方便最終的選擇。
下面介紹下量具檢定、比對、校準的概念
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檢定:是用高一等級準確度的計量器具對低一等級的計量器具進行比較,以達到全面評定被檢計量器具的計量性能是否合格的目的。
比對:在規定條件下,對相同準確度等級的同類基準、標準或工作計量器具之間的量值進行比較,其目的是考核量值的一致性。
校準:校準是指被校的計量器具與高一等級的計量標準相比較,以確定被校計量器具的示值誤差的全部工作。一般而言,檢定要比校準包括更廣泛的內容。 通過對各級基準、標準及計量器檢定、比對和校準以保證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測量儀器、量具的量值統一。
校準和檢定的區別
性質不同:校準不具有強制性,屬于組織自愿的溯源行為;檢定屬于強制性的執法行為,屬法制計量管理的范疇。
對象不同:校準的對象是屬于強制性檢定之外的測量裝置;檢定的對象是我國計量法明確規定的強制檢定的測量裝置。
目的不同:校準屬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檢定是評定計量器具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自上而下的量值傳遞過程。
方式不同:校準的方式可以采用組織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定必須到有資格的計量部門或法定授權的單位進行。校準周期由組織根據使用計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確定,檢定的周期必須按《檢定規程》的規定進行。
結論不同:校準的結論只是評定測量裝置的量值誤差,確保量值準確,不要求給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檢定則必須依據《檢定規程》規定的量值誤差范圍,給出測量裝置合格與不合格。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