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預警 > 欄目首頁
本文講述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四種常見問題,并分析了其原因及解決辦法
2021/04/18 更新 分類:實驗管理 分享
本文介紹了以分光光度計以及熒光光度計連續(xù)監(jiān)測的方法,通過檢測培養(yǎng)液吸光強度和熒光強度隨時間的變化并建立微生物生長曲線,確定吸光強度和熒光強度檢測閾值。
2021/09/07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fā) 分享
本文適用于比色法、乳酸氧化酶法、乳酸脫氫酶法, 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動、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或分光光度計,用于體外定量測定人血清、血漿中乳酸的含量。
2024/12/04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fā) 分享
分光光度法是指應用分光光度計的分析方法,具有靈敏、準確、快速及選擇性好等特點。通常所測樣品溶液濃度下限可達10-6~10-5mol/L,適用于測定食品中的微量組分(如肉制品中的亞硫酸鹽、糖果中的二氧化硫等)。
2017/11/01 更新 分類:實驗管理 分享
本文討論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S)的光度準確度(Photometric Accuracy;以下簡稱PA;PA是吸光度理論值A0與實際測量值A之差)的重要性;指出了影響 UV-VISS的PA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如何保證或提高UV-VISS的PA的主要途徑。
2021/01/16 更新 分類:實驗管理 分享
本文對膠塞在使用環(huán)境下的水洗提液進行了微粒分析,采用了兩種分析方法:光阻法和光學顯微鏡法。從膠塞中抽提出等硅油粒子的數量通過I.R.分光光度計進行計數,結果表明硅化的方法和硅化的程度嚴重影響藥用橡膠塞產生的微粒。
2022/11/18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fā) 分享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據物質的吸收光譜,來研究物質的成分、結構和物質間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分光光度 計可以在紫外可見光區(qū)任意選擇不同波長的光。
2025/08/25 更新 分類:實驗管理 分享
元素周期表上的大多數元素都可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來進行測定。
2016/08/05 更新 分類:實驗管理 分享
采用UV/Vis分光光度法進行蛋白定量,是目前最常用的蛋白藥物定量方法之一,基本所有制藥企業(yè)的QC都有不止一套UV/Vis光譜儀/分光光度計,也都非常關注數據合規(guī)性,但關于紫外吸收蛋白定量數據準確性驗證方法、影響數據準確性的因素 ,以及對正在“服役”的分析儀器是否符合藥典性能驗證要求,如何驗證等問題,相信很多人仍是一頭霧水。針對UV/Vis光譜儀作為分析工具的適用
2020/09/30 更新 分類:法規(guī)標準 分享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長范圍內測定物質的吸光度,用于鑒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它的應用領域涉及制藥、醫(yī)療衛(wèi)生、化學化工、環(huán)保、地質、機械、冶金、石油、食品、生物、材料、計量科學、農業(yè)、林業(yè)、漁業(yè)等領域中的科研、教學等各個方面,用來進行定性分析、純度檢查、結構分析、絡合物組成及穩(wěn)定常數的測定、反應動力學研究等。
2023/03/2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f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