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興齊低濃度阿托品報兒童近視NDA。興齊眼藥硫酸阿托品滴眼液(SQ-729)2.4 類化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用于延緩兒童近視進展。在Ⅲ期研究中,與安慰劑組相比,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組在主要療效指標上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性差異,而且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安全性良好,患者使用依從性好。目前,國內尚無延緩兒童近視進展的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獲批上市。
國內藥訊
1.合肥天麥引進口服胰島素報產。天麥生物從以色列Oramed公司引進的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的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用于治療口服降糖藥療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該產品為全球首款申報上市的口服胰島素制劑。今年1月,Oramed公司曾宣布ORMD-0801在治療T2DM的III期臨床(ORA-D-013-1研究)未達到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與安慰劑相比,ORMD-0801未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
2.智翔金泰TSLP雙抗獲批哮喘臨床。智翔金泰1類生物制品GR2002注射液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許可,擬開發用于哮喘的治療。GR2002是智翔金泰自主研發的抗TSLP雙特異性抗體,也是全球首個獲批臨床的TSLP雙表位雙抗,它具有共同輕鏈Fab+Fab雙抗結構,具有臨床多次給藥的開發潛力。目前,全球僅有阿斯利康和安進合作開發的TSLP靶向藥物tezepelumab(Tezspire)上市,該產品2022年銷售額達到1.74億美元。
3.上海先博CD19靶向CAR-NK在華報IND。先博生物1類生物制品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體基因修飾的NK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2022年7月,先博生物通用型CD19 CAR-NK療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初步臨床驗證。首例復發難治性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在接受低劑量單次輸入28天后,PET腫瘤評估提示多處病灶明顯縮小甚至消失,療評判定為CMR(完全代謝緩解)。
4.北京曙方引進DMD新藥報IND。Santhera公司與曙方醫藥合作開發的1類化藥vamorolone口服混懸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vamorolone是一款潛在“first-in-class”類固醇藥物,FDA已于2023年1月受理該新藥用于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DMD)的新藥上市申請,PDUFA日期預定為2023年10月26日。在Ⅱb期臨床VISION-DMD中,vamorolone的療效與強的松相比達到非劣效標準;而且并未發現vamorolone在骨骼健康生物標志與線性生長上有負面的影響。
5.遠大收購液體栓塞劑公司BlackSwan。遠大醫藥宣布已簽訂股權收購協議,以不超過3750萬美元從BlackSwan Vascular原股東收購該公司的87.5%股權,并獲得該公司Lava和Kona兩款產品的全球權益。Lava是一款創新液體栓塞劑,已于2023年4月獲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外周血管動脈出血;Kona是一款擬用于腦動靜脈畸形的術前栓塞產品,目前已向FDA遞交了上市前審批(PMA)申請,預計在2023年末獲批上市。
國際藥訊
1.藍鳥SCD基因療法在美報BLA。藍鳥生物一次性基因療法lovotibeglogene autotemcel(lovo-cel)已向FDA提交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用于治療鐮狀細胞貧血(SCD)患者。該項申請包括優先審評資格的請求。Lovo-cel旨在將改良形式的β-珠蛋白基因(βA-T87Q珠蛋白基因)的功能拷貝添加到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細胞(HSCs)中,恢復其產生抗鐮狀血紅蛋白(HbAT87Q)功能,以達到治療目的。此前,lovo-cel已獲得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快速通道資格、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認定(RMAT)和罕見兒科疾病認定。
2.阿斯利康ASO藥物III期臨床成功。阿斯利康與lonis公司開發的反義寡核苷酸(ASO)藥物eplontersen在AAN年會上公布用于治療遺傳性轉甲狀腺素蛋白(TTR)介導的淀粉樣變多發性神經病變(ATTRv-PN)的III期NEURO-TTRansform研究66周分析數據。與安慰劑相比,eplontersen治療顯著降低患者血清TTR濃度較基線的降幅(82%vs11%,p<0.0001),該組mNIS+7評分較基線只增加0.28分(vs25.06分),神經病變有所緩解的患者比例達到47%(vs17%);藥物的安全性與已知研究一致。
3.Bcl-xL抑制劑DME臨床長期療效積極。UNITY Biotechnology公司細胞凋亡抑制蛋白Bcl-xL抑制劑UBX1325治療糖尿病黃斑水腫(DME)患者Ⅱ期BEHOLD試驗48周隨訪結果積極。UBX1325單次注射使患者的平均最佳矯正視力(BCVA)較基線顯著提高了+6.2 ETDRS字母;患者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CST)的改善持續48周;隨訪期間無需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比例達到53%。UBX1325總體耐受性良好。
4.FIC合成致死療法黑色素瘤Ⅱ期臨床積極。IDEAYA Biosciences公司潛在“first-in-class”蛋白激酶C(PKC)抑制劑darovasertib與克唑替尼(crizotinib)合成致死組合療法用于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患者的Ⅱ期臨床結果積極。在初治患者中,確認ORR為45%,DCR為90%,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約為7個月;在總體患者群中,確認ORR為30%,DCR為87%,中位PFS約為7個月。IDEAYA計劃盡快啟動一項Ⅱ/Ⅲ期臨床,針對初治HLA-A2陰性MUM患者。
5.禮來出售鼻噴升血糖療法。禮來宣布已與Amphastar公司達成授權許可協議,將高血糖素鼻用粉霧劑(Baqsimi)的全球權益出售給Amphastar。根據協議,禮來將在交易完成時獲得5億美元現金,交易完成一周年時獲得1.25億美金,以及總金額高達4.5億美元的銷售里程金。Baqsimi是FDA批準的首款胰高血糖素鼻噴劑,用于4歲及以上年齡糖尿病患者嚴重低血糖的治療。
6.Apellis終止補體C3療法一項II期臨床。Apellis公司已停止補體C3療法pegcetacoplan用于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的II期臨床(MERIDIAN)擴展研究。原因是數據監測委員會在非盲法審查后有了新的見解,患者無需接受pegcetacoplan進一步治療。2021年5月,FDA批準Empaveli(pegcetacoplan)上市,用于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今年2月,FDA批準該產品擴展適應癥,治療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引起的地圖樣萎縮(GA),商品名:Syfovre。
醫藥熱點
1.衛健委發文推進加速康復外科建設。近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加速康復外科有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進加速康復外科診療理念和診療模式在外科領域的應用。《通知》提出,有關醫療機構要加強手術科室建設,強化相關科室設備設施配備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相關診療指南、技術操作規范相關培訓。同時加強精神(心理)科、麻醉科、手術室、藥學部、康復醫學科、醫學影像科等建設,圍繞外科手術患者診療需要,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2.中國科學家研究出新方法診斷早期癌癥。4月21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制作的微流控裝置完全由氣動時鐘脈沖發生器驅動,可以在30分鐘內直接從血液中高產、高純度的分離EVs。通過使用熱敏感應器檢測患者血液中分離的EVs的蛋白質標記物來證明其臨床效用,診斷早期乳腺癌的準確性高達91%。
3.來華人員不再查驗核酸檢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為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本著科學、精準、安全、有序的原則,中方將進一步優化遠端檢測安排。自4月29日起,所有來華人員可以登機前48小時內抗原檢測代替核酸檢測,航空公司不再查驗登機前檢測證明。
評審動態
1. CDE新藥受理情況(04月25日)
2. FDA新藥獲批情況(北美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