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行業研究
嘉峪檢測網 2022-02-23 12:50
超聲刀是一種在國內逐漸興起的、新型的超聲能量外科手術器械,主要用于軟組織的切割與血管的凝血閉合,因其在使用過程中切割與止血效果好,人體組織沒有電流干擾,逐漸代替高頻電刀與傳統切割手術器械。超聲刀屬于高價值醫療器械耗材,利潤率較大,目前國內超聲刀上百億元的市場,主要由強生、美敦力、奧林巴斯等外企占據。國內企業如速邁醫療、厚凱醫療、瑞奇外科等幾十家企業也看中了這個香餑餑,加緊研發、注冊國產超聲刀。時至今日,數量眾多的國產超聲刀也陸續上市,搶占了外企一定的市場份額,甚至逼迫強生等醫療器械巨頭大幅降價。強生ACE系列刀頭市場價格5000元左右,新款HAR系列刀頭價格則到了2000元以內,降價幅度超過50%。雖然成績斐然,但是不得不承認,國產超聲刀質量相較外企,還是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主機故障、換能器頻率阻抗不穩定、刀頭故障等,其中刀頭最主要的故障就是斷刀。國產超聲刀斷刀率遠遠超過國外競品,不僅是國內研發水平與加工配套實力弱一些,更重要的是國內超聲刀企業的研發思路出現了問題。
關于超聲刀研發,絕大部分企業處于第一階段,不管后續會不會量產,先快速組裝然后送檢拿證,這是目前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最常見的做法。他們認為自己公司的護城河就是那張比較難取得的注冊證,而不是自己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企業這樣做可能是迫于投資人的壓力,也可能是靠拿證去提高企業估值然后融資,或者僅僅是給自己的公司裝點門面,彰顯所謂的“技術儲備”。
少部分企業能夠進一步,邁入第二階段,開始投入精力做研發,但是僅僅重視主機與換能器的研發。極少企業邁入第三階段,即注重刀桿本身的研發,這主要是因為國內企業往往只做能看得見部分,包括產品外形、電路設計與機械傳動結構等方面,對于最關鍵的刀桿方面的技術普遍認識不足。鈦合金刀桿相關的技術包括,材料制作技術、加工工藝、熱處理工藝、材料強化工藝等,而刀桿斷刀或出現故障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這方面的問題。超聲刀企業喜歡自己做主機與換能器,把刀桿的加工與配套處理、包膠等工序全權外包給加工廠,而這些加工廠只是按圖加工,沒有研發實力,這其實是最大的研發短板,也是國產超聲刀質量不如外企的關鍵所在。強生等外企對刀桿本身其實非常看重,為匹配超聲特性,他們會投入大量資金、數年時間在刀桿材料、加工工藝、熱處理工藝、強化工藝等方面做深入研發。僅從刀桿材料這一項就可以看出,據我們分析,這種料的狀態不同于常見的任何鈦材,具有“明顯的”、“刻意的”研發痕跡,這些看不見的地方其實是強生最核心的競爭力與護城河。
對于超聲刀刀桿材料,國內超聲刀企業認為選用大家都用的進口料即可,這會面臨幾個問題:(1)進口料本身是做醫療植入或者軍品用,并不能完美匹配超聲工況,與強生刀桿料還是有所區別,國內企業較高的斷刀率可能與此有關;(2)價格昂貴,約1000元/kg,單個刀桿物料成本超60元;(3)國內企業對材料性能不了解,缺乏完善的材料入廠復驗制度,致使單次進口量大,若某批次質量不好,則損失較大;(4)進口周期長,需要囤料。開發國產料是大勢所趨。
目前僅有少數幾個單位具有研發超聲刀刀桿材料的能力。超聲刀刀桿材料國產化研發難點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1)難以還原強生刀桿原材料的原始力學性能參數,只能參考化學成分與幾個常見參數;(2)國內企業僅僅從結構形狀上去調聲學參數,尚未完整建立起聲學參數(頻率、阻抗、品質因數等)與材料性能參數之間的對應關系;(3)鈦合金材料研制需要考慮熔煉、鍛造、軋制、熱處理等多個工序的協調處理,難度較大,周期較長;(4)鈦合金小批量材料試制,與單次投料較大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
鈦合金刀桿是超聲刀核心零部件,企業應該針對材料制作工藝、熱處理工藝、加工工藝、材料強化工藝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發。這些肉眼看不到的優化改進,是提高超聲刀產品質量的關鍵,也是企業的技術壁壘與核心競爭力。超聲刀行業后來者,應該吸取經驗,提高研發起點,這樣才能具有較好的競爭力。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