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檢測案例
嘉峪檢測網 2019-08-29 10:51
鐵礦石中硫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硫酸鋇重量法及紅外吸收法。紅外吸收法能夠同時檢測碳、硫含量。我國國家標準有:GB/T 6730.16—1986《鐵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硫酸鋇重量法測定硫量》,GB/T 6730.17—1986《鐵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燃燒碘量法測定硫量》。國際標準有:ISO 4690—1986《鐵礦石 硫含量的測定—燃燒法》,ISO 4689—1986《鐵礦石 硫含量的測定—硅酸鋇重量法》,ISO 4689—2—2004《鐵礦石 硫含量的測定—第2部分:燃燒/滴定法》,ISO 4689—3—2004《鐵礦石 硫含量的測定—第3部分:燃燒/紅外法》。
一、高頻感應爐燃燒紅外吸收法
(一)原理
在助熔劑存在下,向高頻感應爐內通入氧氣流,使試樣在高溫下燃燒,硫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由氧氣輸送進入紅外吸收池,儀器可自動測量其對紅外能的吸收,然后計算和顯示結果。本方法適用于金屬或礦石中大于0.001%~2.00%硫的測定。
(二)儀器及試劑
高頻紅外氣體分析儀。
助熔劑:低碳低硫鎢粒、錫粒、純鐵
凈化劑和催化劑:無水過氯酸鎂、燒堿石棉、玻璃棉,脫脂棉,鍍鉑硅膠。
載氣 [氧氣≥ 99.5 %(V/V)] 。
陶瓷坩堝:直徑為24×24mm,使用前應在高于1100℃氧氣流中灼燒1~1.5h,取出,置于備有燒堿石棉的干燥器內冷卻備用。
標準鋼樣(或礦石標樣):選擇硫含量大于被測試樣的合格的標準鋼樣或礦石標樣。
標準鋼樣(或純鐵標樣):選擇硫含量約0.002%的合格的標準鋼樣或純鐵標樣。
(三)操作步驟
1、準備工作。
按上述條件及儀器說明書的要求,通氧送電準備調試儀器待用。
2、穩定儀器。
通過燃燒幾個與被測試樣類似的試料來調整和穩定儀器,讓儀器通入氧氣循環幾次,再將空白調至零。
3、校準儀器。
選擇合適的硫標準鋼樣或礦石標樣(硫含量大于被測試樣)。稱取適量(通常是0.100~0.200g)標樣于已預燒過的坩堝中,加入一定數量的助熔劑,將坩堝放到爐子的支座上并升到燃燒位置,按儀器說明書“自動”校正步驟進行操作,反復操作2~3個標樣,通過“自動”校準步驟,直至標準樣品中硫的結果穩定在誤差范圍內為止。
4、空白校正。
稱取1.000 g低硫(約0.002%)標樣于已預燒過的坩堝中,加入一定數量的助熔劑,將坩堝放到爐子的支座上并升至燃燒位置,按儀器說明書中“自動”校正空白步驟進行操作,重復操作3~5次,可測出一個重現性較好的平均結果,通過“自動”校正空白的方式,扣除標準鋼樣或純鐵標樣中硫含量后,將測出的空白值貯存于計算機內(當試樣硫含量大于0.001%時,空白值應小于0.001%)。空白值確定后,按校準儀器步驟再重復一次標準鋼樣或礦石標樣的測定,測定結果應穩定在誤差范圍內,再選擇一個與被測試樣硫含量相當的標樣進行復驗。
5、試樣測定。
稱取 0.100~0.200g 試樣置于已預燒過的坩堝中,加入與做標準樣品和空白時相當的助熔劑(通常為1g純鐵、2g 鎢粒) ,將坩堝放到爐子的支座上并升到燃燒位置,按儀器說明書中“自動”分析步驟操作,儀器自動扣除空白值后顯示并打印硫的含量。
(四)注意事項
1、當試樣中硫含量大于0.01%時,不必考慮空白值,“校正空白”步驟可省略。
2、要經常清掃燃燒區,勤換石英管,否則結果不穩。
3、使用電子天平應注意校準,應經常注意系統常數和監視器常數的變化,以判斷儀器是否處在正常工作狀態。
4、凈化氣體用的試劑要及時更換。
5、一般的銅、鉛、鋅礦石試樣應加2g鎢(或2g鎢+0.2g錫)作助熔劑;對焦炭、石墨等非金屬試樣應加2g鎢和0.5g鐵作助熔劑;特殊試樣應選擇合適的助熔劑。
二、硫酸鋇重量法
(一)碳酸鈉-氧化鋅熔樣
1.原理及干擾
本法基于用碳酸鈉-氧化鋅半熔,將試樣中的全部硫轉化成可溶性硫酸鹽,然后在微酸性溶液中與氯化鋇作用生成硫酸鋇沉淀,灼燒,稱量。
鉛、銻、鉍、錫、硅、鈦等元素在稀鹽酸溶液中易水解而夾雜在硫酸鋇沉淀中,或生成硫酸鹽沉淀干擾測定。高價鐵鹽易與硫酸鋇形成共沉淀。錳含量高時,亦會因共沉淀造成誤差。以上元素均能在碳酸鈉-氧化鋅半熔后,浸取過濾除去。錳可以在熔樣浸取后加入過氧化氫(或乙醇)使其還原成含水二氧化錳沉淀,過濾除去。鉻(Ⅲ)能與硫酸鋇共沉淀,使硫酸鋇沉淀被玷污。因此試樣中含鉻時,應經碳酸鈉—氧此鋅半熔浸取、過濾后的堿性濾液蒸發至50~70mL,加入30mL冰乙酸和30mL甲醛,煮沸15~20min,使鉻還原和生成乙酸絡合物。當鎢、鉬含量高時,一部分鎢將呈鎢酸析出,而鉬水解,在沉淀時常夾在硫酸鋇沉淀中。鎢可在酸化時,增大酸度,或采取小體積沉淀,盡量使鎢酸析出來,過濾后用水稀釋再調節酸度進行沉淀。鎢的干擾也可在酸化前加入檸檬酸或酒石酸予以掩蔽。鉬可加入少許過氧化氫使其形成結合物,以抑制其進入硫酸鋇沉淀中。經上述處理后,在硫酸鋇沉淀中仍難免有鎢酸析出和鉬的水解產物,應采用氨水洗滌硫酸鋇沉淀除去鎢、鉬。
氟離子、硝酸鹽、氯酸鹽均能在沉淀硫酸鋇時形成共沉淀,導致結果偏高,因此必須避免引入,或在沉淀前除去。氟離子可在沉淀前加入1g硼酸或10~15mL 100g/L三氯化鋁溶液,使其生成絡合物以抑制共沉淀作用。硝酸鹽和氯酸鹽可加鹽酸使其分解蒸干除去。
本法適用于1~50%硫的測定。
2.試劑配制
碳酸鈉-氧化鋅混合物 將無水碳酸鈉與氧化鋅(3+2)混合,于研缽中研細混勻。
3.分析步驟
稱取0.2000~0.5000g試樣于磁坩堝中,加入5~8g碳酸鈉-氧化鋅混合物仔細混勻,轉入另一底部鋪有一層1~2mm厚碳酸鈉-氧化鋅混合物的磁坩堝中,其上覆蓋3~4mm厚的一層碳酸鈉-氧化鋅混合物,將坩堝先放在馬弗爐邊緣上數分鐘,以除去水分,然后于750~800℃半熔1~1.5h。取出冷卻后,將坩堝移入300mL燒杯中,加100~150mL水,在不斷攪拌下煮沸5~10min,以浸取熔塊。用熱水洗凈坩堝,若呈現綠色時,加入3mL乙醇,煮沸使錳還原,用傾瀉法過濾,以2%熱碳酸鈉溶液洗滌12~15次。
濾液收集于500mL燒杯中,向濾液內加入1~2滴1g/L甲基橙指示劑,用鹽酸(1+1)中和至指示劑變紅后再過量5mL,用水稀釋至300mL,煮沸1~2min,在不斷攪拌下滴入煮沸的氯化鋇溶液(將15~20mL 100 g /L氯化鋇溶液用水稀釋至50mL),保溫30min后,再靜置4h或過夜,用密濾紙過濾,用熱水洗滌沉淀至無氯離子反應(用10g/L硝酸銀溶液檢驗)。將濾紙連同沉淀放入已恒中的磁坩堝內,灰化后,于750~800℃灼燒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卻后稱至恒重。
試樣分析的同時進行空白試驗。
4.計算結果
按下式計算硫含量,以質量百分數表示:
式中, m0 一—硫酸鋇沉淀質量,g;
m ——稱取試樣量,g;
0.1374——硫酸鋇換算成硫的系數。
5.注意事項
(1)半熔溫度不宜過高,因為大于800℃時熔塊不易浸取。
(2)1 mL 100 g /L氯化鋇溶液可沉淀約0.016 g硫。
(3)硫含量低時,硫酸鋇沉淀必須靜置過夜。
(4)在灰化時應防止濾紙著火,并要保持空氣流通,否則將會使部分硫酸鋇還原導致結果偏低,同時沉淀帶黑色或灰色。遇此情況可加入幾滴硫酸潤濕沉淀,小心加熱驅除硫酸,然后重新灼燒。
(5)灼燒的溫度不應高于850℃,否則將導致硫酸鋇分解。
(二)過氧化鈉-碳酸鈉溶樣
1.原理
試樣以過氧化鈉-碳酸鈉混合溶劑熔融,水浸取,過濾除去氫氧化物、碳酸鹽等沉淀。在稀鹽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鋇,使硫酸根定量生成硫酸鋇沉淀。灼燒,稱量。
鉻、錫和磷的干擾,分別用過氧化氫、檸檬酸和碳酸鈣消除。
本法適用于鐵礦石、鐵精礦、燒結礦和球團礦中0.300~5.00%硫量的測定。
2.試劑配制
過氧化鈉-碳酸鈉混合熔劑:三份過氧化鈉與一份無水碳酸鈉混勻。
氯化鋇溶液:100 g /L,稱取100g氯化鋇溶于適量水中,過濾后用水稀釋至1000mL,混勻。
氯化鋇-鹽酸洗液:稱取1g氯化鋇,用適量鹽酸(1+99)溶解,過濾后用鹽酸(1+99)稀釋至1000mL,混勻。
檸檬酸溶液:500 g /L。
碳酸鈉溶液:20 g /L。
硝酸銀溶液:10 g /L。
氫氧化鈉溶液:250 g /L。
甲基橙溶液:1 g /L。
3.分析步驟
稱樣:按表-1稱取試樣。
表1 試樣取樣量
溶樣:將稱取的試樣置于30mL剛玉坩堝中,按表1加入混合溶劑和0.4g碳酸鈣,混勻,再覆蓋2g混合熔劑。先低溫再在700~750℃熔融10~15min,取出搖動,冷卻,置于400mL燒杯中。從杯嘴加入100mL熱水浸取,待反應停止后,用熱水和少量鹽酸(1+1)洗出坩堝。
分離:溶液(如呈綠色或紫色時,可加少許無水乙醇)煮沸3~4min,取下,靜置。待大部分沉淀沉降后,趁熱用中速濾紙過濾,沉淀盡可能留在原燒杯中,濾液收集于600 mL燒杯中,加入50 mL熱碳酸鈉溶液,煮沸,用原濾紙過濾,用熱碳酸鈉溶液洗滌燒杯4~5次,洗滌沉淀7~8次。
沉淀:向濾液中加入4mL檸檬酸溶液,滴加2滴甲基橙溶液,用濃鹽酸迅速中和至溶液呈紅色,再依次用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1+1)調至溶液恰呈紅色。加入4mL鹽酸(1+1),用水稀釋至約300mL,滴加5滴過氧化氫,將溶液煮沸至無大氣泡,取下。用水洗杯壁,在不斷攪拌下,滴加10 mL熱氯化鋇溶液,溶液在低溫電熱板上保溫2h,取下,放置過夜。用密濾紙過濾,沉淀用氯化鋇-鹽酸洗液傾洗2次,并將沉淀洗至濾紙上,用擦棒擦凈燒杯,用熱水洗至無氯離子(用10 g /L硝酸銀溶液檢驗)。
稱量:將沉淀連同濾紙放入已恒量的鉑坩堝中,灰化,于800℃灼燒10~20min,冷卻,加入4滴硫酸(1+1),2 mL氫氟酸,低溫蒸發至冒盡硫酸煙,再于800℃灼燒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卻后稱至恒重。
試樣分析的同時進行空白試驗。
4.計算結果:
按下式計算硫含量,以質量百分數表示:
式中:m1 ——鉑坩堝和試液中硫酸鋇沉淀的質量,g;
m2 ——鉑坩堝的質量,g;
m3 —— 鉑坩堝和隨同試樣空白溶液中硫酸鋇沉淀的質量,g;
m4 —— 空白試驗用鉑坩堝的質量,g;
m —— 稱取試樣量,g;
0.1374—— 硫酸鋇換算成硫的系數。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