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監管召回
嘉峪檢測網 2017-08-17 09:16
企業每年經歷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次數非常多,審核流程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是輕車熟路,雖然審核標準各不相同(國家法律法規GB14881,SC審核細則,ISO22000,BRC,IFS,客戶標準等),但是核心標準和主要關注點基本一致。本文匯總了食品安全類審核十大GMP環節常見不符合項。
TOP1 洗手設施
常見不符合:
手動式洗手水龍頭,水龍頭數量與同班次食品加工人員數量不匹配;
洗手設施在冬季不能提供溫水(南方地區的冬季水溫除外);
沒有標識簡明的洗手消毒流程圖,或流程圖與實際操作不匹配;
沒有提供無色無味的洗手液;
烘手器濾網沒有定期進行清潔(使用一次性紙巾除外);
沒有對含氯消毒液有效濃度進行監測,或配置的有效氯濃度較高(推薦50-100ppm);
如使用酒精噴霧消毒,沒有使用食品級酒精。
整改建議:
參照GB14881中5.1.5個人衛生設施中洗手設施要求;
參照審核標準中洗手設施的要求;
參照學習最佳的實踐操作案例。
TOP2 更衣室
常見不符合:
更衣柜中員工自身服裝和工作服混合放置,也有自身的鞋放置在更衣柜中;
更衣柜的鑰匙隨身保管,帶入車間中;
更衣柜上方灰塵沒有檢查清理,且空間四周角落有蜘蛛網;
膠鞋或工作鞋混亂放置,沒有固定區域;
工作鞋沒有進行定期的清潔和消毒;
更衣室中沒有空間消毒設施;
沒有配置垃圾桶。
整改建議:
設置換鞋凳設施(員工自身的鞋和工作鞋分別放置在換鞋凳兩側,自己的鞋不進入更衣區域)
更衣區域設置掛工作服和自身服裝的兩塊隔離區域,自身服服也可以放在更衣柜中;
更衣柜推薦使用密碼鎖,不需要配置鑰匙;
更衣室區域配置臭氧發生器,臭氧發生量應與空間大小匹配;
配置腳踏式的垃圾桶,同樣使用于車間中的垃圾桶。
TOP3玻璃和硬塑料
常見不符合:
物料堆放或加工區域上方的照明燈沒有進行防護(倉儲區域均涵蓋);
沒有對加工車間中的玻璃制品(窗戶,消防櫥窗等)貼防爆膜或進行編號管理并檢查;
沒有識別加工車間中的硬塑料物件(鐘表,溫濕度計,電源開關箱蓋,周轉筐,塑料筆,塑料尺,塑料夾板,開關,等),并進行貼膜或登記檢查;
沒有對紫外燈(考慮紫外效果,不能加防護罩)進行登記檢查。
整改建議:
使用led新型照明燈,無需加裝額外的防護罩;
不使用塑料文具,使用可金探文具或不銹鋼文具;
每天生產前的GMP檢查涵蓋登記過的玻璃和硬塑料部分;
紫外燈改進臭氧發生器消毒。
TOP4 化學品
常見不符合:
化學品倉儲區域沒有實行加鎖限入管理,并實行進出登記制度;
沒有收集使用的化學品MSDS,并進行張貼或開展員工培訓;
配置化學品員工沒有防護或計量器具,如:耐酸堿手套,防護鏡,洗眼器,計量器具等;
使用化學品的容器沒有進行有效標識,如:酒精噴壺,消毒液噴壺等;
清洗消毒后針對食品接觸面沒有驗證是否有化學品殘留。
整改建議:
化學品實行專人專鎖管理,設施單獨的化學品倉庫和現場化學品專柜配合儲存使用;
配置必要的防護器具,包括化學品的配置和使用環節,保護員工職業健康;
盡可能采購食品級化學品,如:食品級酒精,食品級次氯酸鈉等,將清洗消毒后的化學品殘留風險降至最低;
落實清洗消毒制度和流程規范,按照化學品使用技術說明要求執行。
TOP5 清潔器具交叉污染
常見不符合:
車間中沒有設置清潔工具放置區域;
拖把、水刮、塵推等清潔工具散亂混合放置,沒有設置掛架;
沒有制定清潔工具的清洗消毒流程;
沒有區分食品接觸面和非食品接觸面專用清潔工具,如:手刷,抹布等;
生產環節中使用的抹布沒有按照一定頻率更換,且容易出現掉毛掉線;
清潔使用的加壓水管使用后沒有絞盤放置,當地面有水集聚時,下次使用容易引起虹吸。
整改建議:
設置合適的清潔工具掛置區域,開展5S管控,每天執行班前班后檢查制度;
清潔工具可以按清潔對象或使用區域進行顏色管理;
選購不易脫毛,與清洗對象相匹配的清潔工具,清潔設備衛生死角;
清潔工具在使用后應該進行清洗和消毒,晾干延長使用壽命;
對垃圾桶表面也應關注清潔消毒。
TOP6 蟲鼠害控制
常見不符合:
鼠籠粘鼠板沒有貼墻放置,鼠餌沒有定期更換或保留更換記錄;
配置的擋鼠板高度不足(60cm),與地面的縫隙較大(大于0.6cm);
車間和倉儲區域配置電擊式滅蠅燈,且不定期進行清潔,且安裝位置有誤;
車間中的管道孔洞沒有密封防護;
排風扇沒有加裝紗網;
下水道地漏口沒有進行加蓋防護。
整改建議:
將電擊式滅蠅燈改成誘捕式滅蠅燈,充分發揮滅蠅燈的監測功能;
培訓企業的蟲鼠害管理人員,了解鼠害設施,滅蠅燈等設置位置;
建立蟲鼠害的風險防控體系,根據蟲害的趨勢分析調整設施布局;
參閱《NPMA 2013版食品加工廠蟲害管理標準》
TOP7 食品級潤滑油
常見不符合:
可能與食品接觸的軸承、齒輪、鏈條等部位使用普通潤滑油;
可能與食品接觸的軸承、齒輪、鏈條等部位使用食用植物油代替;
采購一瓶食品級潤滑油常年不用,應付審核,沒有保留維護使用記錄。
整改建議:
根據潤滑部位選擇對應的食品級潤滑油;
食品級潤滑油通過NSF H1,或ISO21469認證。
TOP8 天花板冷凝水
常見不符合:
水產、調理肉品車間的天花板發黑,發霉,且常年集聚冷凝水;
沒有采用適用的方法去除天花板的冷凝水。
整改建議:
改進空調排風系統,加強空氣對流,降低空間中的濕度;
使用專用的冷凝水去除清潔工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污染風險。
TOP9 手套及手部劃傷
常見不符合:
加工或內包環節使用一次性白色乳膠手套;
車間對使用的手套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沒有實行分發和回收制度;
沒有對手部劃傷的員工制定處理程序。
整改建議:
使用一次性藍色丁腈手套,避免乳膠過敏,且食品的顏色沒有藍色,易于發現破損的手套碎片;
一次性藍色丁腈手套實行班組長管理,分發進行記錄,破損重領和班后回收進行記錄,防止手套對食品產生異物風險;
對佩戴一次性手套的員工建議至少每2個小時進行手部酒精消毒(不需要脫掉手套);
使用一次性藍色可金探創口貼對手部劃傷進行防護,最好調崗作業。
TOP10 防護服的選擇
常見不符合:
員工佩戴的工作帽不能夠完全遮擋住頭發;
防護服的領口敞開,員工個人衣服外露;
防護服有紐扣,口袋,露出的拉鏈等。
整改建議:
推薦使用披肩式的工作帽,如果女工頭發較長,內套一次性發網;
選擇的防護服透氣,舒適,且能夠完全包裹身體;
進入車間前由專職衛生員使用膠輥清潔防護服,去除防護服上的線頭和異物;
推薦使用風淋設施。
上述列舉的10大GMP范疇的不符合項,我們應該在現場生產的質量管理過程中引起重視,無則加勉,有則改之,共同提高自身企業的綜合體系管理素質,努力改善現場管理,讓習慣成為自然。
來源:質安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