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7-02-28 14:05
戶外運動發汗量大,洗滌條件有限,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細菌會以汗液等人體排泄物為營養源,大量繁殖,同時排放出很濃的異味并引發瘙癢不適。因此,在戶外裝備中,與皮膚直接接觸的襪子、內衣褲、手套等,都會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附加上抗菌除臭功能。
功能實現的途徑:
應這些年科技工作者的大力研究與開發,具有抗菌除臭紡織產品的功能性實現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類:一是使用本身就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纖維制成織物;二是添加抗菌劑于纖維或于織物上實現抗菌除臭功能。
本身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纖維:銀纖維、竹纖維、甲殼素纖維、漢麻等;
通過整理技術賦予功能的方法有:
將納米催化殺菌劑、重金屬離子、負離子、稀土元素、茶多酚、微膠囊等以化學或物理的手段與纖維或織物相結合實現抗菌與耐久使用的目的。
抗菌除臭的常用測試標準
抗菌除臭測試
因微生物測試涉及到一定的安全性與專業性,下面我們就僅僅簡單的介紹一下測試原理,供大家參考。
定性測試:
在瓊脂培養基上接種標準要求(或客供)菌種,于標準環境下培養固定的時間,用放大鏡觀察菌種的繁殖情況和試樣周圍無菌區的暈圈大小,用抑菌寬度來表示擴散性和抗菌效力。
定量測試:
吸收法(適用于溶出型與非溶出型抗菌紡織品):將含有規定濃度的菌液滴加于抗菌紡織品試樣和不含抗菌劑的對照樣上,在規定條件下培養一定時間后,對培養前后的試樣和對照樣分別用規定的洗脫液進行洗滌,記錄洗脫液中的活菌數。通過對比培養前后活菌數變化來評價產品抗菌性能。
振蕩法(適用于非溶出型抗菌紡織品):通過紡織品在菌液中振蕩,使細菌與紡織品所含有的抗菌劑接觸,根據振蕩前后菌液中所含活菌個數變化作為抗菌性能的主要指標。
測試結果:
定性測試結果一般用抑菌寬度來表示,
定量測試結果用抑菌值或抑菌率來表示,
結語:
國內抗菌除臭紡織品相關的產品標準還有,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