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目前醫療器械行業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國內外的相關法規標準也對醫療器械生產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于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的國內外法規一系列更新,特別是24年8月發布的新版YY/T 0033《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 (區) 確認及監測要求》(征求意見稿)中,對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確認及監測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核心術語須知
潔凈室(區)clean room(zone)
需要對空氣懸浮粒子及微生物含量進行控制的房間(區域)。其建筑結構、裝備及作用均具有減少該房間(區域)內污染源的介入、產生和滯留的功能。
潔凈度 cleanliness
潔凈環境內單位體積空氣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徑的空氣懸浮粒子和微生物的允許統計數。
潔凈室(區)確認 clean room(zone)qualification
證實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是否能夠滿足規定要求的過程。
風險評估 risk assessment
識別出危險并對與暴露危險相關的風險進行分析和評價的系統性過程。
為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設定的某一參數(如微生物)的量值,超過該值,預示可能偏離正常狀況,宜加強關注或采取糾正措施。
措施限 action level
為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設定的某一參數(如微生物)的量值,超過該值,表明已偏離正常狀況,需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糾正措施)。
糾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當監測結果表明警戒限或措施限已被超過時,需要采取的措施。
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 (區)的潔凈度等級應如何劃分?
潔凈度等級中的ISO 8.5 級潔凈度等級從何而來?
需保留ISO 8.5 級對應的靜態指標嗎?
將采用國際通用的 ISO 等級(ISO 5/7/8/8.5 級),對應我國法規英制100/10000/100000/300000 級;
在醫藥行業所關注的≥0.5μm 粒子濃度,英制 300000 級潔凈度需通過 ISO 等級公式計算,代入英制 300000 級對應的≥0.5μm 粒子濃度(約 11100000 個 /m³),反推得 ISO 等級約為 8.47,取近似值為8.5,故英制 300000 級對應 ISO 8.5 級;
值得注意的是,GB/T 25915.1-2021(等同 ISO 14644-1:2015)規定 ISO 8.5 級僅適用于動態,但我國醫療器械法規(如《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無菌醫療器械》)仍明確允許在英制 300000 級(對應 ISO 8.5 級)潔凈室(區)進行部分無菌醫療器械生產,且該等級現行指標為靜態指標,為適配國內法規要求及生產實際,新版YY/T 0033《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 (區) 確認及監測要求》將 ISO 8.5 級對應的指標應用于靜態。
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確認階段/內容有哪些?
確認項目的方法包括哪些?如何選擇?
首次確認:潔凈室(區)投入使用前,需確認其潔凈度等級符合要求。再確認:包括定期再確認(需定期開展,常用項目包括:空氣懸浮粒子、氣流方向、單向流風速/換氣次數、高效過濾器完整性)、觸發再確認(潔凈室(區)長期停用后復啟(新增),或設備、設施、工藝發生變更后,需視情況進行再確認);
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確認項目需覆蓋物理參數、空氣懸浮粒子、微生物三大核心維度。物理參數目前均按GB 50591-2010檢測,但是國際標準ISO 14644-3也規定了潔凈室(區)物理參數的測試方法,ISO 14644-3最新版已等同轉化為我國國標GB/T 25915.3-2024。考慮到GB/T 25915.3中的方法為國際通用方法,可優先考慮采用GB/T 25915.3-2024中的檢測方法。溫濕度的檢測暫不考慮采用GB/T 25915.3-2024中規定的方法,是因為 GB/T 25915.3 未對具體溫濕度采樣點進行規定,在使用時可能造成困惑,故仍要求按GB50591-2010進行檢測。空氣懸浮粒子參考GB/T 16292方法檢測。空氣微生物(沉降菌、浮游菌)參考GB/T 16293、GB/T 16294方法檢測。表面微生物可參考《中國藥典》四部 9205方法檢測。
無菌醫療器械生產潔凈室(區)的監測要求有哪些?
潔凈室(區)監測計劃為何要求“必須動態條件下監測”?
監測項目頻率應如何計劃安排?
監測項目及指標:常用項目為溫度、相對濕度、壓差、空氣懸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等;
監測方法:需明確采樣點位置、采樣量、采樣時間、微生物培養條件(如時間、溫度、需氧和/或厭氧條件);
設備要求:明確監測設備的準確度及維護校準要求;
監測狀態:必須在動態條件下進行監測;
監測頻次:給出推薦頻次,可基于風險評估調整;
限值設置:對空氣懸浮粒子、微生物等關鍵項目設警戒限和措施限;
糾正措施:明確結果超限時的具體糾正措施;
數據管理:規定數據記錄格式、趨勢分析方法、記錄存留要求;
計劃審核:明確監測計劃的審核頻次。
動態監測的原因:動態條件指潔凈室(區)處于 “正常生產狀態”(含人員操作、設備運行、物料傳輸),此時的污染風險(如人員活動、設備運行產生的粒子、微生物)最接近實際生產場景;而靜態條件(無人員、設備停運)無法反映真實生產中的潔凈度變化。無菌醫療器械生產對環境潔凈度的要求需貫穿全生產過程,動態監測能更準確評估實際生產環境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靜態合格但動態超標的情況,故監測需在動態條件下進行。
潔凈室(區)常用監測項目推薦的監測頻次如下表。推薦的監測頻次可基于風險評估及持續監測結果予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