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4-08 20:34
導讀
常見的硬式內窺鏡包括:硬管喉鏡、硬管腹腔鏡、硬管食道鏡、宮腔鏡、鼻窺鏡等。硬式內窺鏡的基本構造分為兩部分,分別是鏡體和手術器械。鏡體的主流材質為柱狀晶體鏡;手術器械則包括:穿刺器、各類抓鉗、分離鉗、活檢鉗、剪刀、吸引管及持針器等。
消毒供應作為一門專業學科, 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清洗、消毒、滅菌知識和相應的業務素質。才能確保手術中器械良好,保證醫療安全,提高手術效率,而且能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保證滅菌效果,減少手術感染的發生。應嚴格遵循衛生部 WS/T367-2012《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標準和《內窺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中的各項規定。
只有干凈的醫療產品才能進行安全而有效的滅菌,因此在再處理程序中清洗尤其重要。
硬式內窺鏡清洗消毒和滅菌原則如下:
一、內窺鏡的清洗消毒
準備工作:
1、使用后立即進行清洗。
2、內窺鏡使用后,應立即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去除血液、粘液等殘留物質并擦干。
3、將擦干后的內窺鏡置于多酶洗液中侵泡。以防有機物和蛋白質凝固、內窺鏡表面發黃、結痂,多酶洗液浸泡時間按產品使用說明書進行,浸泡結束,用流動水沖洗干凈。
4、清洗后的內窺鏡,干燥,待消毒。
注意:
內窺鏡應避免彎曲,不要將重物放于其上;切忌跌落或其它粗野處置;
切忌使用超聲波清洗內窺鏡。
二、其它部件的清洗消毒
徹底清理各種附件。鼻竇鏡各附件其清洗程序和方法與鼻竇鏡清洗基本相同。
1.徹底清理各附件;
2.如有附件安裝在鏡體上的附件拆開后可不拆下,用清水沖洗干凈;
3.用小毛刷仔細刷洗手術器械,鉗瓣內面和各關節處,以及其他附件的通道及開口處,有條件的醫院可用超聲波振蕩器清洗;
4.清洗后再用多酶洗液浸泡,注意各孔道應灌滿多酶洗液,浸泡結束,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5.洗凈的鼻竇鏡附件干燥后,待消毒。
三、內窺鏡常規滅菌
1. 環氧乙烷滅菌:
小型環氧乙烷滅菌器用于滅菌時要求環氧乙烷氣體濃600mg/L~800mg/L,溫度為 37℃~63℃,相對濕度40﹪~80﹪,滅菌時間 1h~6h。戊二醛滅菌:將清洗、晾干待滅菌的內窺鏡浸沒于裝有 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蓋,浸泡10h 后,無菌操作取出,使用無菌水沖洗干凈,并用無菌布擦干后使用。
注意:
必須保證有效濃度和在有效期內,低于有效濃度和超過有效期應及時更換。
2. 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
由于各醫院的消毒設備品牌和型號新舊程度不同,當無法確認滅菌的正確操作程序時,具體情況應咨詢所用設備的生產制造商,操作方法和使用說明詳見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設備的使用說明書。
3. 低溫蒸汽甲醛滅菌:
必須在甲醛滅菌箱中進行,滅菌箱應有良好的甲醛定量加入和汽化裝置。
溫度 54℃±2℃,相對濕度 70﹪~90﹪,甲醛濃度 500mg/L, 加熱使其產生甲醛氣體,密閉滅菌作用 3h 以上,滅菌完畢,可蒸發 25﹪氨水去除甲醛氣體。滅菌箱必須有可靠的密封性能,滅菌過程,不得有甲醛氣體漏出,具體操作可按其說明書執行。
注意:
用甲醛滅菌箱,不可用自然揮發法;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消毒物品應攤開放置并留一定空隙;滅菌后一定要去除殘留的甲醛氣體。
4.經衛生部門批準的其它內窺鏡的滅菌方法。
注意:
1.開放性結核、肝炎、艾滋病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應使用專用內窺鏡,病人之間及每天使用前后均應對內窺鏡進行嚴格滅菌,其滅菌用容器也應與普通病人用的滅菌容器嚴格分開。若使用專用內窺鏡有困難,則應對這類病人使用過的內窺鏡進行滅菌處理或至少達到高水平消毒。
2.采用化學消毒劑滅菌的內窺鏡,使用前應用無菌水徹底沖洗,以去除殘留的消毒劑。
四、其它部件的滅菌
1、與內窺鏡配套使用的各種手術器械,清洗后也應該進行滅菌處理。不銹鋼部件首選壓力蒸汽滅菌,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滅菌方法。滅菌前必須完全去除所有的有機物質、血跡以及清洗溶液,在溫度達到 132℃,氣壓 2.1bar 的情況下,滅菌時間為 3~ 5min(應裸露滅菌,不包括干燥時間)。
2、也可用環氧乙烷滅菌,運行參數和注意事項同內窺鏡。
3、2%戊二醛浸泡 10h 滅菌。部件應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所有孔道也要充滿消毒液。
4、低溫蒸汽甲醛滅菌,應在甲醛滅菌箱中進行,具體方法見甲醛滅菌箱的使用說明書。對光纜、攝像頭等附件,可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兩遍,或采用一次性無菌塑料套達到隔離消毒目的,但接觸處仍應酒精擦拭消毒。
1:有關節或閥門的部件,消毒時應充分打開。
2:熏蒸或浸泡消毒后的部件必須用等滲鹽水或蒸餾水徹底沖洗,沖掉殘留于部件表面的消毒劑。
3:戊二醛對碳鋼制品有腐蝕性,使用前應先加入 0.5﹪亞硝酸鈉防銹。
4:其它未盡事宜及具體方法見 WS/T367-2012《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標準和《內窺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
來源:春盛電子科技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