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09-25 20:03
遷移試驗是目前食品接觸材料最常用、最重要的檢測手段。遷移試驗的過程對檢測結果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雖然GB 31604.1中已明確規定需要按照食品接觸材料預期接觸食品的溫度和時間,從表3和表4中選擇特定遷移試驗的溫度和時間條件,但在實際操作中,試驗條件(溫度、時間)的選擇在相當大程度上受到測試人員的個人生活經驗和主觀感受影響,往往會帶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
因此,如何能更加科學的選擇遷移試驗條件,保證遷移試驗結果的可靠性,成為各家測試機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本文以堂食用熱飲杯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研方式了解食品接觸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與食品的接觸時間;并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以實測方式獲取熱飲杯在實際使用中與食品的接觸溫度,然后根據GB 31604.1-2016的規定選擇適當的遷移試驗溫度和時間。這樣能讓遷移試驗條件選擇更加客觀和科學,有效避免測試人員的主觀隨意性選擇,得到的測試結果也將更加科學可靠。
為獲得堂食用一次性熱飲杯在真實使用場景下與熱飲類食品接觸的真實使用時間和使用溫度,分別采取消費者消費習慣調研和消費場景下與食品接觸溫度的實測,確定特定遷移試驗時所需的時間和溫度條件。研究分為兩部分:
特定遷移試驗所需時間的研究 —— 調研法
調研方法
通過線上調查問卷、在各級學校進行的問卷調查以及街頭隨機抽訪,對494名消費者進行了調研。
調研結果
超過95%的參與者在1小時內完成飲品消費。基于此結果,結合GB 31604.1-2015標準,特定遷移試驗的時間被確定為1小時。
特定遷移試驗所需溫度的研究 —— 實測法
在實際消費場景中,如果環境溫度高,則熱飲的降溫速度慢,熱飲杯會在高溫時間會維持更長;環境溫度低,則散熱速度快,熱飲杯在高溫時間維持較短。
環境溫度的確定
實地測量15家熱飲店在夏季和冬季的室內環境溫度,并依據國辦發〔2007〕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的要求設定26℃為研究環境溫度。
本研究中利用1m3可控溫控濕的標準環境艙來實現研究所需的26℃環境溫度。
與食品接觸溫度的確定
選取聚丙烯(PP)和淋膜紙杯這兩款較為常用材質的熱飲杯作為研究對象;
從熱飲店購買奶茶、咖啡、紅茶等三款主要的熱飲品種,在電熱板上重新加熱后灌裝入熱飲杯內,并分為加入奶蓋和不加奶蓋、扣上杯蓋和不扣杯蓋等消費情況進行測試。
利用自動溫度測量儀,以每秒鐘記錄一次溫度的頻率,記錄熱飲杯接觸熱飲時的內壁溫度變化情況,繪制不同消費場景下的溫度變化曲線。
溫度記錄與分析
對實驗中得到的溫度變化曲線數據在1 h內進行積分并除以1 h時長,可得到三種飲品在不同材質熱飲杯內、以及在有無覆奶蓋、有無杯蓋情況下,平均溫度均在60~66℃之間,不超過70℃。
因此可以根據GB 31604.1-2015中表4的規定,對于本研究涉及的各款堂食用熱飲杯,將特定遷移試驗的溫度選為70℃較為合適。
▲ 圖1 兩種堂食用熱飲杯在不同使用情況下溫度變化曲線圖
(A 為淋膜紙杯在無杯蓋情況下溫度變化曲線;B 為PP杯在無杯蓋情況下溫度變化曲線;C 為淋膜紙杯在有奶蓋情況下溫度變化曲線;D 為PP杯在有奶蓋情況下溫度變化曲線)
▲ 圖2 不同材質熱飲杯在有杯蓋無奶蓋時溫度變化曲線圖
▲ 圖3 不同材質熱飲杯在有杯蓋有奶蓋時溫度變化曲線圖
結論:
基于調研結果和實測數據,研究建議將堂食用一次性熱飲杯的特定遷移試驗溫度條件定為70℃,時間條件為1小時。這一標準既符合國家規定,又真實反映了熱飲杯的實際使用情況,確保了遷移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通過調查和實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特定遷移試驗時所需的時間和溫度條件的研究,該方法也可供相關檢測機構和實驗室在進行遷移試驗的條件選擇時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泓,隋海霞,邢航等.食品接觸材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建設[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22,34(05):1010-1015.
[2] 李穎超,王偉,王永強等.消費者使用食品接觸材料安全狀況調查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15):181-186.
[3] 武振.略談消費者行為的定性調查與定量調查[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3(09):61-65.
[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J].寧夏政報,2007,No.307(19):4.
來源:食品接觸材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