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1-03-01 15:59
近日,中檢院發布《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導原則》
(征求意見稿)
本指導原則參考《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和《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制定,用于指導醫療器械領域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命名,不包括體外診斷試劑所用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基于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制備的醫療器械產品的命名可參考本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是對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生產企業及基于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制備的醫療器械產品備案人/注冊申請人、審查人員的指導性文件,不包括注冊審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項,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若有滿足相關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采用,并應提供充分的研究資料和論證資料。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隨著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進行適時的調整。
目前用于制備醫療器械產品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主要包括從動物組織提取的膠原蛋白和通過基因重組技術制備的膠原蛋白。由于這兩種不同來源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技術特點,制備技術和結構特征等差異較大,其核心詞及特征詞的制定原則也無法統一。因此將本指導原則分為兩部分:第1部分——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第2部分——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
第1部分 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
一、適用范圍
本部分指導原則適用于醫療器械領域用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基于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制備的醫療器械產品,可參考本指導原則中給出的核心詞和特征詞確定原則,結合產品實際情況確定核心詞和特征詞。
二、核心詞和特征詞的制定原則
(一)核心詞
本領域核心詞是對由相同或者相似的技術原理(例如組織提取)制備、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狀(如溶液、凍干粉、凝膠、海綿、纖維等)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概括表述。
(二)特征詞
本領域特征詞是對膠原蛋白的動物種屬來源、蛋白型別等特定屬性的描述。
——動物種屬:指提取膠原蛋白的動物組織來源,如牛、豬和魚等。
——蛋白型別:指膠原蛋白編碼基因序列構成型別,如I型、II型和III型等。
三、名稱的確定原則
(一)名稱組成結構
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名稱由一個核心詞和一般不超過二個特征詞組成,按“特征詞1(如有)+特征詞2(如有)+核心詞(A+B)”結構編制。
(二)核心詞和特征詞選取原則
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核心詞和特征詞應根據其真實屬性和特征,優先在術語表中選擇。對于術語表未能包含的,或者需在某一特征項下加入新術語,可對術語表進行補充或調整。
核心詞由A和B兩部分構成,應分別在A和B項下選擇一個與之吻合的術語作為核心詞(A+B),核心詞不可缺省。
特征詞則應按照相關特征,依次在術語表中每個特征詞項下選擇一個與之吻合的術語。未一一列舉的動物種屬或型別等特征詞,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用相應的專業術語。
四、命名術語表
在表1中列舉了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核心詞和特征詞的可選術語。
表1 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術語表
術語類別 |
術語名稱 |
術語描述 |
核心詞A
|
膠原蛋白 (膠原) |
一類含有至少28種在遺傳學上不同類型的分泌蛋白質家族,主要擔任機體的結構支撐功能,具有獨特的由三條多肽鏈(被稱為α鏈)組成的三螺旋構型,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功能。 |
核心詞B |
溶液 |
溶液劑型。 |
凍干粉 |
凍干粉劑型。 |
|
凝膠 |
凝膠劑型。 |
|
海綿 |
海綿劑型。 |
|
纖維 |
纖維劑型。 |
|
特征詞1-動物種屬 |
牛 |
來源于牛的組織,如跟腱、真皮,等。 |
豬 |
來源于豬的組織,如跟腱、真皮,等。 |
|
鼠 |
來源于鼠的組織,如:鼠尾,等。 |
|
魚 |
來源于魚的組織,如:魚皮,等。 |
|
**等(其他) |
來源于其他(人或動物)組織,根據產品實際情況,自行選用相應的專業術語,如**等。 |
|
特征詞2-蛋白型別 |
I型 |
由膠原蛋白COL1A1基因產生的2條α1(I)鏈與COL1A2基因產生的1條α2(I)鏈構成的I 型膠原蛋白。(可能與其它型別伴生) |
II型 |
由膠原蛋白COL2A1 基因編碼的3條α1(II)鏈構成的II 型膠原蛋白。(可能與其它型別伴生) |
|
III型 |
由膠原蛋白COL3A1 基因編碼的3條α1(III)鏈構成的III 型膠原蛋白。(可能與其它型別伴生) |
|
V型、VII型、XVII型等(其他) |
由其他型別的膠原蛋白編碼基因序列構成的膠原蛋白,根據產品實際情況,自行選用相應的專業術語,如V型、VII型、XVII型等。 |
|
混合型 |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型別的膠原蛋白組成,如豬小腸粘膜提取的膠原蛋白,含有I型和III型的混合型膠原蛋白。 |
說明:在基于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醫療器械產品命名時,可只參考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的核心詞A,不選用核心詞B,以避免描述膠原蛋白生物材料性狀或劑型的核心詞B與描述產品結構特征或形態特征的術語產生歧義,可以用醫療器械產品的結構特征及產品形式等代替核心詞B,如:牛I型膠原蛋白植入劑,豬I型膠原蛋白補片。
五、命名示例
參照表2命名示例,根據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實際情況,按照表1,比對描述選擇相應術語,按第三條第一款的結構順序確定名稱。
表2 組織提取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示例
術語類型 |
術語名稱 |
產品1 |
產品2 |
核心詞A |
膠原蛋白(膠原) |
√ |
√ |
核心詞B |
溶液 |
|
√ |
凍干粉 |
√ |
|
|
凝膠 |
|
|
|
海綿 |
|
|
|
纖維 |
|
|
|
特征詞1-動物種屬 |
牛 |
|
√ |
豬 |
√ |
|
|
鼠 |
|
|
|
魚 |
|
|
|
**等(其他) |
|
|
|
特征詞2-膠原蛋白型別 |
I型 |
√ |
√ |
II型 |
|
|
|
III型 |
|
|
|
V型、VII型、XVII型等(其他) |
|
|
|
混合型 |
|
|
|
名稱 |
豬I型膠原蛋白凍干粉 |
牛I型膠原蛋白溶液 |
第2部分 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
一、適用范圍
本部分指導原則適用于醫療器械領域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基于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制備的醫療器械產品,可參考本指導原則中給出的核心詞和特征詞確定原則,結合產品的實際情況確定核心詞和特征詞。
二、核心詞和特征詞的制定原則
(一)核心詞
本領域核心詞是對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技術原理(采用重組DNA技術制備)、相同或相似結構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性狀(劑型)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概括表述。
(二)特征詞
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涉及的特征詞主要包括膠原蛋白型別、氨基酸序列及制備方法(表達載體)等特定屬性的描述。
——蛋白型別:指膠原蛋白編碼基因序列構成型別,如I型、III型等。
——氨基酸序列,指含有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全長或部分氨基酸序列(X-Y)及其重復拼接次數(n),如(885-1113aa)/2等。
——制備方法(表達體系),指膠原蛋白基因在何種宿主中進行表達的制備方法,如細菌發酵法等。
(三)特征詞的缺省
術語表中某一特征詞項下的慣常使用或公認的某一特性可設置為“缺省”,以(缺省)明示,并在術語描述中明確其所指概念,在名稱中不做體現,以遵從慣例或方便表達的處理方式。在不同術語集中“缺省”的特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如在氨基酸序列特征詞項下,若存在多個專用術語的情形,如“全長氨基酸序列(簡稱“全長”)”、“部分氨基酸序列(X-Y)”,通常將“全長”一詞設置為缺省。
三、名稱的確定原則
(一)名稱組成結構
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名稱由核心詞和特征詞組成,按“特征詞1(如有)+核心詞(A+B)+(特征詞2 A,B)”結構編制。為遵從該專業領域表達習慣,可將核心詞“重組人膠原蛋白”、“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重組”置于名稱之首,將制備方法、氨基酸序列等特征詞的命名術語以括號的形式放置于名稱的末尾,例如: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溶液[單鏈(Xaa-Yaa)/n,酵母發酵法)”
說明:基于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制備的醫療器械產品命名時可以用醫療器械產品的結構特征及產品形式等代替核心詞B,同時省略(特征詞2 A,B),如: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敷料。
(二)核心詞和特征詞選取原則
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的核心詞和特征詞應根據其真實屬性和特征,優先在術語表中選擇。對于術語表未能包含的,或者需在某一特征項下加入新術語,可對術語集進行補充或調整。
核心詞由A和B兩部分構成,應分別在A和B項下選擇一個與之吻合的術語作為核心詞(A+B),核心詞不可缺省。
特征詞則應按照相關特征,依次在術語表中每個特征詞項下選擇一個與之吻合的術語。未一一列舉的蛋白型別、制備方法、氨基酸序列等特征詞,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用相應的專業術語。
四、命名術語表
在表3中,列舉了重組膠原蛋白類生物材料的核心詞和特征詞的可選術語,并對其進行了描述。
表2 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術語表
術語類型 |
術語名稱 |
術語描述 |
核心詞A |
重組人膠原蛋白 |
由DNA重組技術制備的人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全長氨基酸序列,且有三螺旋結構。 |
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 |
由DNA重組技術制備的人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全長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膠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組合。 |
|
重組類膠原蛋白 |
由DNA重組技術制備的經設計、修飾后的特定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或其片段,或是這類功能性氨基酸序列片段的組合。其基因編碼序列或氨基酸序列與人膠原蛋白的基因編碼序列或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 |
|
核心詞B |
溶液 |
溶液劑型。 |
凍干粉 |
凍干粉劑型。 |
|
凝膠 |
凝膠劑型。 |
|
海綿 |
海綿劑型。 |
|
纖維 |
纖維劑型。 |
|
特征詞1-蛋白型別 |
I型 |
基于膠原蛋白COL1A1基因或部分基因編碼的重組膠原蛋白。 |
III型 |
基于膠原蛋白COL3A1基因或部分基因編碼的重組膠原蛋白。 |
|
**等(其他) |
基于其他型別膠原蛋白基因或部分基因編碼的,或不同型別基因編碼組合型的重組膠原蛋白,根據產品實際情況,自行選用相應的專業術語,如**等。 |
|
人工編輯(缺省) |
部分基因編碼為人工編輯優化的序列,非人的膠原蛋白序列。 |
|
特征詞2-氨基酸序列 (A) |
全長(缺省) |
含有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全長(至少含有全部螺旋區)氨基酸序列,有三螺旋結構 |
x鏈 (全長時選擇) |
含有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全長(至少含有全部螺旋區)氨基酸序列,如:α1鏈,無三螺旋結構。 |
|
單鏈(X aa –Y aa)/n (非全長時選擇) |
含有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部分氨基酸序列(X-Y),或其重復數為n,或不同型別氨基酸序列組合型(X1-Y1/X2-Y2),無三螺旋結構。在序列組合、拼裝或剪輯的時候為了穩定氨基酸序列可能會引入連接序列和利于純化分離的末端標簽氨基酸序列。根據產品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
|
(X aa –Y aa)/n |
含有膠原蛋白特定型別基因編碼的部分氨基酸序列(X-Y),或其重復數為n,不含有非人天然膠原蛋白的序列片段,有或無三螺旋結構。根據產品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
|
特征詞2-制備方法(表達系統) (B) |
酵母發酵法 |
通過將重組表達載體引入酵母表達系統制備。 |
細菌發酵法 |
通過將重組表達載體引入細菌表達系統制備。 |
|
真核細胞法 |
通過將重組表達載體引入真核細胞表達系統制備。 |
|
哺乳動物細胞法 |
通過將重組表達載體引入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制備。 |
五、命名示例
參照表4命名示例,根據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實際情況,按照表2,比對描述選擇相應術語,按第三條第一款的結構順序確定名稱。
表4 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示例
術語類型 |
術語名稱 |
產品1 |
產品2 |
核心詞A |
重組人膠原蛋白 |
√ |
|
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 |
|
√ |
|
重組類膠原蛋白 |
|
|
|
核心詞B |
溶液 |
|
√ |
凍干粉 |
√ |
|
|
凝膠 |
|
|
|
海綿 |
|
|
|
纖維 |
|
|
|
特征詞1-膠原蛋白型別 |
I型 |
√ |
|
III型 |
|
√ |
|
**型等(其他) |
|
|
|
人工編輯(缺省) |
|
|
|
|
全長(缺省) |
|
|
特征詞2-制備方法(A) |
x鏈 |
√ |
|
單鏈(Xaa –Yaa)n |
|
單鏈(885aa-1113aa)x2 |
|
(Xaa –Yaa)n |
|
|
|
特征詞3-制備方法(B) |
酵母發酵法 |
|
√ |
細菌發酵法 |
√ |
|
|
真核細胞法 |
|
|
|
哺乳動物細胞法 |
|
|
|
名稱 |
重組I型人膠原蛋白凍干粉(α1鏈,細菌發酵法) |
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溶液[單鏈(885-1113aa)/2,酵母發酵法)] |
參考資料
來源:中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