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0-11-30 17:12
7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正式頒布2020年版《中國藥典》,新版藥典將于今年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新版《中國藥典》中對生物制品質量控制中生物活性/效價測定方法驗證進行了指導,本文對其要點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
方法驗證的基本要素
驗證方案
方法驗證需根據驗證方案來完成。驗證方案不僅應包括驗證設計、驗證指標、合理的可接受標準和數據分析計劃,還應涵蓋不符合可接受標準時可采取的措施等。
1.驗證設計
(1)驗證設計主要涉及樣品的選擇、實驗變異來源的考量及試驗重復策略等。
(2)應釆用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驗證試驗,并在驗證方案中注明所需樣品的類型及數量。
(3)實驗變異的來源主要包括樣品的制備、試驗內和試驗間的影響因素。
(4)試驗內變異可能受方法開發階段所確定的實驗條件(溫度、pH、孵育時間等)、實驗設計(動物數量、稀釋度組數、每個稀釋組的重復數、稀釋度間隔等)、試驗過程、系統適用性和樣品適用性要求、統計分析等因素的影響。
(5)驗證方案應綜合考量試驗內和試驗間變異的來源。
(6)此外,每輪驗證試驗中標準品和供試品均應獨立制備。
(7)驗證中使用的重復策略應盡量反映影響效價測定結果的實驗因素。
2.驗證指標與可接受標準
(1)由于相對效價測定方法各具特點,并隨分析對象而變化,因此需視具體方法擬訂具體的驗證指標。
(2)應根據測定方法特點和驗證目的來確定各驗證指標的可接受標準。
(3)在評估某些驗證指標是否符合可接受標準時,除了判定驗證結果是否符合預設標準外,還可通過等效性檢驗方法判定驗證結果的置信區間是否也符合要求;同時,還應分別建立試驗有效性的可接受標準(系統適用性要求)和樣品結果有效性的可接受標準(樣品適用性要求),上述標準可根據方法開發的情況制定,但最終需根據驗證的數據進行修正并在驗證完成前確定。
3.數據分析計劃
(1)應按照驗證方案中列出的數據分析計劃對驗證結果進行分析,包括對驗證指標結果的繪圖和統計學分析,以及判斷它們是否符合可接受標準等。
(2)常規的統計學方法一般要求數據之間相互獨立,并呈近似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而測得的相對效價在多數情況下服從近似對數正態分布,因此,為滿足上述統計學要求,通常采用相對效價的對數轉換值進行數據分析,本指導原則中對數轉換的底數可取任一適用的底數,一般以無理數e或10為底。
(3)當無法滿足上述統計學要求時,也可考慮用其他適宜的替代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可在測定方法開發階段通過對適量歷史數據的分析而獲知測得的相對效價的分布情況,若確定測得的相對效價為正態分布,則可直接釆用測得值按下述統計方法進行數據處理,此時精密度一般用標準偏差(SD)或相對標準偏差(RSD,%)表示。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