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預警 > 欄目首頁
自從二氧化硅氣凝膠首次于1931年被美國科學家Kistler.S.發明以來,至今已經90余年。雖然二氧化硅氣凝膠發展歷程較長,但是其真正實現商業量產才有近20年時間。2001年,美國Aspen公司首次實現二氧化硅氣凝膠商業化生產。Aspen表示,2021至2030 年,氣凝膠產品在電動汽車隔熱領域的市場空間將高達300億美元。
2022/11/05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石墨烯氣凝膠,經由石墨烯片層三維搭接、組裝而來的石墨烯宏觀體材料,具有三維連續多孔網絡結構,表現出高比表面積、高孔隙率、優異導電性能及電化學行為,在能源存儲、傳感、吸附、復合材料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
2019/05/1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Wim J. Malfait和 Shanyu Zhao等人報道了一種可以3D打印SiO2氣凝膠物體的新方法,從而為SiO2氣凝膠的規模化應用打開了新方向。
2020/11/24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本文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現象及熱防護措施,常用的氣凝膠隔熱材料及其應用于鋰電池中的性能優勢,并與傳統動力電池隔熱材料進行對比,最后對其應用前景進行展望。
2023/12/06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研究人優化了樣品前處理方法,采用超聲輔助鹽析結合頂空-氣相色譜法測定消毒凝膠中乙醇的含量,該方法簡便、快捷、重復性好,適用于免洗消毒凝膠產品的生產研發以及市場監管的批量檢測。
2024/12/11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團隊報道了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以天然生物質和天然礦物為原料,制備出具有優良隔熱和耐火性能的純天然仿木氣凝膠。相關研究成果以 Anall-natural wood-inspired aerogel 為題,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2023/02/10 更新 分類:熱點事件 分享
目前新興的吸附技術因其吸附效率高、操作簡單,在人體去除鉛離子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2023/02/1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2020年,習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和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氣凝膠作為超級絕熱材料,全面綠色低碳發展為氣凝膠產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加快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的趨勢下,氣凝膠新技
2021/10/20 更新 分類:行業研究 分享
中國科學院制備了一種具有高孔隙率(98%)和高比表面積(365.99 m2/g)的柔性氣凝膠薄膜,通過溶解杜邦TM的Kevlar獲得納米纖維溶膠,再經刮刀涂布、溶膠-凝膠及后續的冷凍干燥過程獲得Kevlar 氣凝膠薄膜
2019/03/15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得益于二氧化硅氣凝膠眾多優異特性,其已成功應用在眾多領域,如催化劑載體材料、隔音材料、保溫隔熱材料、有毒氣體吸附材料和宇宙塵埃收集材料等,展現了氣凝膠巨大的應用前景。隨著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升,電芯的隔熱防火日益成為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2022/11/09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