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9-12 09:27
這是我在醫療技術項目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
“額外功能”贏得了設計會議。
“風險管理”是事后才想到的。
這正是許多醫療器械在上市前就夭折的原因。
有時,團隊在設計時會考慮額外功能的 “完美”版本。
但設計開發過程的真正目標是:使其安全、性能良好、適合預期目的,然后進行驗證和確認。
而不是:
→ 功能逐漸增多(有時與用戶的真正需求相去甚遠)
→ 復雜性爆炸
→ 可用性下降
→ 風險被掩埋
→ 文檔(經常)被排除在外
我見過這種情況。
我們需要一個 “最小可行產品”ISO 13485 / ISO 14971 / IEC 62366 框架。
一個迫使你:
→ 從最小可行產品開始
→ 從第一天起就進行風險管理
→ 急于驗證
→ 將可用性和安全性并行迭代
因為跳過這些就是為什么:
→ 設計崩潰
→ 驗證失?。紤]到臨床研究+監管組合的價格,最好不要讓這種情況發生。)
→ 監管部門給你一記耳光(公告機構根本不在乎那些會 “打破”市場的 “額外功能”)。
在醫療器械設計中,簡單就是好。
如果你的風險管理/可用性 “只是一個章節”......
你就完蛋了。
來源:慕華精準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