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2-21 09:03
不同類型滅菌器的最短滅菌時間有基本要求:下排氣式滅菌器滅菌溫度為121℃,敷料滅菌最短時間30分鐘,器械滅菌最短時間20分鐘;預真空式滅菌器滅菌溫度在132~ 134℃,敷料與器械滅菌最短時間均為4分鐘。硬質容器和超大超重包裝,應遵循廠家提供的滅菌參數。
被朊病毒污染的器具或物品的滅菌要遵循《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 367:其滅菌時間可達60分鐘。
滅菌(最短)時間”是指滅菌介質(蒸汽)與被滅菌物體的接觸時間,即:暴露時間,并不包含滅菌器的預熱、預真空、排氣及干燥時間。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診療器械的日益復雜,以下這三種情況需要延長滅菌時間:
1. 密度較大的器械包或成套器械。因其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得器械升溫變慢。
2.狹窄管腔類的器械。由于管徑較小,里面容納的水蒸氣也較少,攜帶的熱量很難使管腔內壁加熱充分,或者說是熱“透”。
3. 某些歐洲生產的器械。出于對能夠引起瘋牛病的朊病毒的擔心,某些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出產的醫療器械要求在134℃的條件下滅菌18分鐘。
滅菌時間不是越長越好,隨意延長滅菌時間可能引起以下問題:
1. 工作效率降低:盲目延長滅菌時間會增加工作量與工作時間。
2. 器械損傷: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壓中易導致器械表面涂層的剝落、器械變脆、變形,以及應力的改變。
3. 包裝材料與封包材料失效:很多包裝材料與封包材料都是在常規滅菌參數下做的產品認證,長時間暴露于高壓、高濕環境下的后果還未知。
4. 生物監測花費增多:對于每一種參數設定都需要每周進行生物監測,換言之采用的滅菌參數組合越多需進行生物監測的循環越多。
5. 滅菌驗證困難:采用新的包裝方式和滅菌方式進行滅菌,應在科室內進行驗證,而驗證過程對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而言技術難度頗高。
因此,對于是否延長滅菌時間,建議不要以延長滅菌時間的方式來應對滅菌器或滅菌裝載的問題。使用滅菌監測技術確保滅菌器的狀態,并且嚴格按照規范裝載,如預真空滅菌器裝載不超過90%,下排氣滅菌器裝載不超過80%。參照待滅菌器械說明書(IFU)確定是否需要延長滅菌時間。一般進口器械都會寫明,規范的國產器械也越來越多地注明器械滅菌要求。盡量把需延長滅菌時間的物品集中到同一鍋次進行滅菌,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來源:感控實踐及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