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4-05-08 08:48
1、目的:采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消除已經發生和潛在的不符合工作偏離管理體系或技術運作中的政策和程序造成的影響和后果、以及其它不安全和有損實驗室信譽和客戶利益的隱患。
2、適用范圍:適用于不符合工作和偏離管理體系或實驗運作中的政策和程序的糾正措施的選擇、實施和監控以及預防措施的制定、實施和監督。
3、職責:
3.1實驗中心主任:
應組織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政策和程序并規定相應的權力,解決落實糾正和預防措施必要的資源。
3.2技術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
應針對已經發生和潛在的不符合及偏離現象,及時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制訂出最能清除問題和防止問題再次發生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實施的措施進行跟蹤驗證和必要的附加審核;應當維護本程序的有效性。
3.3檢測員:
應組織實施相應的措施,應按照措施的要求開展糾正和預防活動,并向技術或質量負責人報告完成的情況。
3.4監督員和內審員:
必要時應參與對措施實施的監控驗證或審核。
3.5行政管理員:
應負責保存一切與措施實施有關的文件和記錄。
4、 工作程序
4.1 原因調查和分析
技術和質量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針對不符合工作、偏離管理體系或技術運作中的政策和程序的現象,努力從客戶要求、樣品、方法和程序、員工的技能和培訓、消耗品、設備及其校準等環節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據此啟動糾正措施。
4.2糾正措施的選擇和實施
在對不符合工作或偏離管理體系或實驗運作中的政策和程序的事實進行確認和原因分析后,技術負責人或質量負責人及當事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并填寫在《糾正/預防措施要求通知單》中。
糾正措施應選擇最能消除問題和防止問題再次發生的措施,其力度應與問題的嚴重性和風險大小相適應。制定糾正措施時一定要對照《認可準則》以及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當發現體系文件存在空缺或不足時,技術或質量負責人應按照《管理體系文件控制和維護程序》對文件進行補充、修訂或完善。
糾正措施的實施應指定負責人和參加人,限定完成時間,提供必要的資源。
4.3糾正措施實施的監控
質量或技術負責人應對糾正措施的實施和實施結果的有效性加以監控和驗證(審核),以確保糾正措施實施及時和有效。當監控中發現實施糾正措施動作遲緩時,應了解其原因并酌情予以處理。技術或質量負責人應著重監控并確保糾正措施的有效性,并在《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相關欄目中填寫監控結果。
4.4糾正措施的附加審核
當對不符合或偏離的鑒別,導致對實驗室符合其政策和程序、或符合認可準則產生懷疑并證實問題嚴重或對業務有危害時,質量負責人應盡快組織對相關活動區域進行附加審核,以確定糾正措施是否有效和偏離體系與不符合工作不會再次發生。
4.5預防措施
實驗室決策、管理和執行人員應從日常監督、客戶抱怨、內審、能力驗證和比對、內部質量控制發現的檢測系統的變化趨勢和風險分析等環節和活動中發現不符合的潛在原因,找出實驗室人員、設備設施和使用方法不當的隱患以及出具虛假、錯誤數據和結論的隱患。據此由技術或質量負責人組織制訂預防措施計劃和控制程序,報最高管理者批準后實施。
預防措施程序應包括措施的啟動和控制以確保其有效性。技術或質量負責人應指定專人定期檢查并記錄所采取措施的實施情況和結果,在管理評審前對其有效性組織評審并在管理評審會議上報告評審結果。
5、相關程序和附表
序號 |
編號 |
名稱 |
文件、記錄正本保存在 |
5.1 |
管理體系文件控制和維護程序 |
實驗室 |
|
5.2 |
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 |
實驗室 |
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
編號: 年 第 號
要求對象 |
責任部門 |
責任人員 |
||
不符合或 潛在不符 合工作事 實描述 |
在技術領域 □/管理領域 □ 不符合的性質:體系不符合□/ 運行不符合□/效果不符合□
要求人: 年 月 日 |
|||
責任部 門或責任 人員確認 |
責任部門□:責任人員□:
簽字: 年 月 日 |
|||
分析原因 選擇預防 措施, 確 定負責和 參加人員 限定完成 時 間 |
原因分析; 評價嚴重程度:一般□/嚴重□ 并可能涉及:安全□/法律□/客戶經濟利益□
選擇糾正□/預防□措施方案:
負責人: 監控人: 參加人: 要求完成時間:年月日之前 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 年 月 日 |
|||
處理意見 |
批準人: 年 月 日 |
|||
對完成情 況的可接 受性提出 意 見 |
最高管理者□/ 技術負責人□/ 質量負責人□: 年 月 日 |
|||
驗 證 或 審核結論 |
驗證員□/ 審核員□: 年 月 日 |
第 頁 / 共 頁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