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PLA)是一種熱塑性脂肪族聚酯,可從玉米、馬鈴薯或淀粉材料中提取,并在一定土壤和堆肥條件下可完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PLA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熱性能和力學性能,被廣泛應用于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裝和生物醫(yī)療器具等方面。但PLA的韌性差,限制其廣泛應用。
目前,提高PLA韌性的常用方法有兩種:
(1)將柔性分子鏈接枝到PLA中,作為嵌段或接枝共聚物以提高PLA基體的延展性。
(2)物理共混法。將PLA與彈性體、無機填料或增塑劑等材料共混,提高PLA的韌性。物理改性方法簡單便捷,成為目前工業(yè)化生產最常用的改性方式。
1、與彈性體共混
將PLA與彈性體共混是增韌PLA的有效途徑。受到外力沖擊時,彈性體會產生銀紋或剪切帶,可吸收外界作用的能量,提高材料的沖擊強度。但這種方法會降低PLA的強度和模量。因此,研究學者重點開發(fā)高性能彈性體,彈性體與PLA共混既能提高韌性同時還不降低強度和模量。
席立峰等利用離散茂金屬催化技術開發(fā)丙烯基彈性體(PBE),并對PLA進行增韌改性,獲得高韌PLA/PBE熔噴非織造材料。結果表明:隨著PBE含量的增加,PLA/PBE熔噴非織造材料的應力增大,斷裂伸長率隨之提高。當PBE添加量為20%時,PLA/PBE熔噴非織造材料斷裂伸長率和拉伸強度分別提高455%和25%,過濾效率增大約1.1倍,材料過濾性能增強。
研究學者利用彈性體優(yōu)越的熱塑性、高彈性等特點增韌PLA,使其共混物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韌性。但是隨著增韌劑含量的增加,PLA共混物拉伸強度和模量受到影響。另外,目前常用的彈性體均屬于石油基,大量使用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并且影響PLA的降解性能。因此,開發(fā)生物基/可降解彈性體是彈性體增韌PLA的一個研究熱點。
2、與柔性高分子共混
2.1 柔性生物降解聚合物
為了保持PLA的生物降解性和可堆肥性,通常采用聚己內酯(PCL)、淀粉、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和聚羥基烷酸酯(PHA)等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增韌PLA,制備出多樣化的生物降解聚合物。
柔性生物聚酯的加入導致PLA的拉伸強度由57MPa降至20MPa左右。
一些生物降解聚合物與PLA之間相容性差,通常需要加入相容劑進行調節(jié)。鄔昊杰等將PLA、PBAT和含有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官能團的增容劑熔融共混,研究PBAT的含量對共混體系的增韌效果。研究表明:當添加20%PBAT、6%增容劑時,PLA/PBAT共混物的斷裂伸長率由純PLA的8.9%提高至80.7%。說明在增容劑的作用下,PLA與PBAT共混物具有良好的韌性和生物降解性能,拓寬了PLA的應用范圍。
2.2 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除了與柔性生物基聚合物共混以外,還可以添加非降解聚合物以達到增韌效果。如聚乙烯、聚丙烯、芳香聚酯、聚硅氧烷、聚甲醛等。
柔性高分子材料的加入可以改善PLA材料的韌性,尤其是柔性生物降解聚合物,還解決了共混體系不可降解的難題。但是大多柔性聚合物與PLA在共混過程中存在不相容或者部分相容的情況,導致體系力學強度低、增韌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因此,需要加入增容劑、成核劑或無機納米粒子改善二者界面相容性,提高材料的性能。
3、與無機材料共混
通過與彈性體、柔性高分子共混能夠實現(xiàn)PLA的增韌,但是會降低材料的剛性和耐熱性。無機納米粒子的結構特殊,性能優(yōu)異,可以顯著提高聚合物的韌性、剛性和耐熱性,并且還可以降低成本,但納米粒子較高的表面積容易導致聚集,從而降低了材料的一些其他性能。
研究證明復合材料斷裂伸長率隨著fGO的加入量先降低后增大,表明柔性分子鏈TDI-BD對提高復合材料的韌性具有較大貢獻。因此,fGO具有優(yōu)良的增韌增強復合效應,可用于PLA增韌改性。
有學者用鋁酸酯偶聯(lián)劑(ACA)對碳酸鈣(CaCO3)進行改性,并用鋁酸酯碳酸鈣(AlCaCO3)填充改性PLA,結果表明:Al-CaCO3的加入提升了材料的韌性,共混物的斷裂伸長率和沖擊強度最高提升350%和150%,保持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AlCaCO3的加入還改善了體系的降解性能。當Al-CaCO3含量大于30%以上時,共混物可在3d內完全降解。
無機填料與PLA形成了一定的物理交聯(lián),對體系具有補強增韌、提高剛性的作用,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熱穩(wěn)定性,但填料與基體間的黏附與分散性差是有待解決的難點。
4、添加增塑劑
增塑改性是指在PLA中混入一定量高沸點、低揮發(fā)和無毒的增塑劑,削弱PLA分子鏈之間的作用力,降低PLA分子鏈剛性,增強了PLA鏈段運動能力。但增塑劑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xiàn)滲出現(xiàn)象,影響PLA的性能。常用的增塑劑有檸檬酸酯類、聚乙二醇、丁酸甘油酯和甘油等低分子聚合物。檸檬酸酯類增塑劑是一種重要的環(huán)保型增塑劑,常用的是乙酰檸檬酸三丁酯(ATBC)和檸檬酸三丁酯(TBC)。
增塑劑可以削弱PLA分子間的作用力,從而提高材料的柔韌性和可加工性。但是目前增塑劑仍然存在問題:當增塑劑加入一定量時,增塑效果才會比較明顯,但與PLA的相容性差。隨著增塑劑含量的增加PLA拉伸強度降低,模量減小;增塑劑沸點較低,在加工過程中會存在揮發(fā)現(xiàn)象;增塑劑成本較高,限制實際使用。因此,低成本、性能穩(wěn)定和相容性好的生物基增塑劑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5、結論
PLA物理共混增韌改性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果,拓寬了PLA在高韌性應用領域的市場前景。但是傳統(tǒng)的改性方法大多只能針對PLA韌性單一性能進行改善,很少可以兼顧PLA的力學性能和降解性能。因此,未來研究的重點方向是開發(fā)綜合性能優(yōu)異、綠色環(huán)保的低成本增韌改性劑,使PLA能夠滿足更多應用領域。
參考資料:陜西煤業(yè)化工研究員明璐、趙武學《聚乳酸材料增韌改性的研究進展》,塑料科技,2023.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