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背景
客戶提供之DH,所經歷的主要制程為:5252鋁合金板材→鍛壓翻邊→擠尖角→CNC1夾→打磨(大平面四周)→CNC2夾→CNC3夾→CNC4夾→CNC5夾,其中1夾、2夾及5夾后均進行全檢。CNC所用切削液為水溶性切削液,夾具為不銹鋼。5夾后全檢發現部分產品大平面上(主要在打磨區域)存在腐蝕斑點,經追溯,在2夾后個別產品大平面打磨區域已有腐蝕斑點出現。部分腐蝕斑點經手工打磨可消除,而部分無法完全消除。該缺陷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在打磨區域的分布無明顯規律(見圖1)。
圖1樣品及缺陷照片
一、分析目的及測試環境
分析目的:協助客戶找到造成產品DH缺陷的原因
測試環境:溫度:21.7 ℃;相對濕度:57.3%
二、測試項目規范與設備
測試項目及測試規范
測試設備
三、測試結果
3.1SEM形貌觀察及EDS成分分析(樣品表面)
對樣品表面NG區域及OK區域進行SEM形貌觀察及EDS成分分析,結果見圖2及表1:
NG區域1形貌較為粗糙,可見密集分布的微小腐蝕凹坑,NG區域2可見較大腐蝕孔洞,兩個區域表面均存在一層“發朦”附著物(尤其是NG區域2);
OK區域可見較多打磨劃痕,但無腐蝕凹坑或孔洞,亦無明顯附著物;
EDS測試結果表明,NG區域與OK區域均含有C、O、Mg、Al元素,其中C含量較高,且NG區域C含量明顯高于OK區域,推測C元素來自于殘留在樣品表面的切削液,而腐蝕凹坑及孔洞區域易殘留更多切削液。
圖2 樣品表面SEM形貌觀察
圖3 樣品表面形貌及EDS成分測試位置
表1樣品表面EDS成分測試結果(wt%)
3.2截面觀察
將樣品截面進行研磨并拋光,采用金相顯微鏡進行觀察,結果見圖4:
NG區域1對應截面可見腐蝕向基材內部擴展,其深度較淺(約為10μm),該類腐蝕區域可通過手工打磨完全消除;
NG區域2對應截面可見基材存在較大腐蝕孔洞,其深度超過60μm,孔洞內形貌較為粗糙,該類腐蝕孔洞無法通過手工打磨消除;
從截面可見NG區域表面輪廓平滑,未見腐蝕現象;
NG區域與OK區域截面基材中夾雜物大小、數量、分布未見明顯差異。
圖4 樣品截面拋光態觀察
3.3SEM+EDS成分分析(NG區域截面拋光態)
對NG區域拋光態截面進行SEM形貌觀察及EDS成分分析,結果見圖5及表2:
NG區域1截面腐蝕位置檢測出C、O、Mg、Al元素,其中C、O含量較高,與表面EDS成分測試結果相符;
在NG區域2孔洞內除檢測出C、O、Mg、Al元素外,在某些位置還檢測出一定量的S、Cl元素,推測S元素可能來自于切削液中的陰離子,如SO42-等,該類離子對鋁合金腐蝕影響較小,而Cl-具有明顯促進鋁合金腐蝕的作用。
圖5 NG區域截面形貌及EDS成分測試位置
表2NG區域截面EDS成分測試結果(wt%)
3.4金相組織(截面)
將樣品拋光態截面基材進行金相腐蝕,其金相組織如圖6:
NG區域截面基材金相組織未見異常,與OK區域金相組織無明顯差異。
圖6樣品截面金相組織觀察
3.5切削液分析
產品CNC過程中使用切削液為水溶性切削液,產線將原液用水稀釋后使用,實驗室對稀釋后未使用及已使用的切削液進行外觀、Cl-離子及電導率檢測,其結果見圖7及表3:
未使用的切削液呈乳白色,而使用過的切削液呈灰色;
未使用的切削液Cl-離子濃度為8.35mg/L,使用后Cl-離子濃度增大到49.56mg/L;
未使用的切削液電導率為0.94 mS/cm,使用后電導率增大到2.33 mS/cm。
圖7切削液外觀觀察
表3削液Cl-離子及電導率檢測
3.6驗證
實驗室從客戶提供樣品上切取了8個試片進行驗證實驗,編號分別為1、2、3、4、5、6、7、8,將每個試片用砂紙打磨并分為四組,驗證條件及驗證結果見表4及圖8、9;
滴有已使用的切削液且接觸不銹鋼片的兩個試片(1#、2#)均有腐蝕斑點生成,該腐蝕斑點宏觀形態及微觀形貌均與客戶所提供樣品之缺陷相同;
除1#、2#試片外,其余試片均無腐蝕斑點生成,僅表面顏色發生了改變。
表4驗證條件及驗證結果
圖8驗證前試片照片
圖9驗證后試片照片
四、結論與建議
結論:
1、客戶提供樣品表面腐蝕斑點區域可見密集腐蝕小凹坑,亦可見較大腐蝕孔洞,其表面檢測到C、O、Mg、Al元素,其中C含量較高;
2、從截面可見腐蝕斑點區域小凹坑深度約為10μm,而腐蝕孔洞深度超過60μm,在腐蝕凹坑底部檢測到腐蝕性元素Cl;
3、樣品基材金相組織未見明顯異常;
4、已使用過的切削液顏色明顯發生改變,且其Cl-濃度和導電率顯著增大;
5、實驗室驗證結果表明,試片接觸不銹鋼片時,在已使用過的切削液中可生成與產品表面相同的腐蝕斑點,無不銹鋼片或滴加未使用過的切削液時未見腐蝕斑點生成;
6、綜上,推測樣品表面腐蝕斑點應為電偶腐蝕造成。產線所使用切削液為水溶性切削液,使用時切削液中的添加劑可能發生分解,使溶液中離子濃度(如Cl-等)增大,進而其電導率及Cl-濃度明顯增大。CNC過程中,產品始終與不銹鋼夾具相接觸,由于鋁合金電位較負,且切削液電導率增大,因而產品與不銹鋼之間容易形成電偶,使得產品表面發生電偶腐蝕,而Cl-對腐蝕存在促進作用。CNC1夾后,大平面四周被打磨,基材表面原有保護性氧化膜被去除,因而腐蝕主要在該區域產生。
建議:切削液供應商檢討切削液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