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1-12-30 20:53
為了幫助紅外體溫計生產企業順利注冊,本文對其注冊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了梳理,以供大家參考。
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其分類代碼為:07醫用診察和監護器械,主要包括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醫療器械按照風險程度,紅外體溫計劃分為第II類醫療器械。第II類醫療器械,需要獲得省級藥監部門的批準,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才能夠上市銷售。注冊流程大致為:
臨床評價
該類產品屬于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免于進行臨床試驗目錄》中的產品范圍,其臨床評價方式為與目錄產品、同類上市產品進行對比,證明之間的等同性,無需開展安全性的臨床試驗,但要求提供需要提供臨床準確度、重復性報告。
準確度評估
1.受試人群
(1)受試人群應考慮年齡分布、基礎體溫:
(2)設定合理的入選排除標準
體溫測量由于時間較短,需要考慮相關干擾因素。如受試者劇烈運動后導致的短暫體溫波動、發燒患者服用退燒藥物等情況。
2. 干預措施
采用配對設計(自身對照)設計類型。受試者同時、同步接受紅外體溫計、玻璃體溫計的體溫測量。紅外體溫計需要連續測量3次體溫,每次間隔時間不超過1分鐘;對照玻璃體溫計,可選擇測量腋下溫度,測量時間不少于5分鐘。
3. 對照器械
對照器械首選臨床體溫測量的金標準,玻璃體溫計、水銀體溫計。
亦可以選擇同類上市的產品作為對照器械。
無論選擇何種器械,在臨床使用前需要經過第三方的檢定或計量,確認其準確度能夠與計量標準匹配和溯源。
4. 評價指標
臨床準確度的評價指標包括臨床偏差、偏差的標準差,企業在制定臨床偏差時,建議比實驗室的偏差要小。臨床重復性偏差應在±0.3℃。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