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檢測案例
嘉峪檢測網 2019-08-20 10:07
背景
某端框接頭材料為7050鋁合金,該材料是一種鋁-鎂-鋅-銅高強度可熱處理合金,具有比強度高、韌性好等優點,由于其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被廣泛應用于飛機的諸多重要部件,如飛機的隔框、托架等承載構件等。
某機載雷達端框接頭由7050鋁合金板整體加工成型,用于雷達端框的對接整合,為主傳力件,如圖1所示,接頭上緣板處設有4個螺栓孔,用來安裝雷達的吊裝點。
圖1 端框接頭示意圖
該機載雷達在進行地面聯試的吊裝轉移過程中,發生雷達端框接頭斷裂事故。端框為雷達陣面的主承力件,端框接頭是位于兩端間的接頭部位,為主傳力件。斷裂發生后,經外觀及無損檢測發現除端框接頭部位發生斷裂外,其余區域均未受損。雷達接頭上緣板為撕裂性破斷,斷口尺寸為190mm×80mm,如圖2所示。
圖2 斷裂端框接頭實物圖
為找出7050鋁合金端框接頭斷裂的原因,筆者通過理化檢驗對端框接頭進行了分析。
理化檢驗
仿真分析
根據吊裝損傷工況與各結構件相對位置關系,建立端框接頭受力有限元模型,將吊裝點約束,吊繩與端框接頭的夾角約為46°,可以計算出吊裝點吊繩上的載荷,通過提取模型中吊繩內力T1=9.183kN,假設吊點1的垂向載荷為F1,得F1=6.532kN。
通過對端框接頭建模和強度復核,應力最大值出現在端框接頭吊裝點處,該位置與實際斷裂損傷位置一致,如圖3所示。
圖3 端框接頭吊裝受力仿真圖
端框接頭應力最大值為566.1MPa,超過7050鋁合金材料的強度極限510MPa。
宏觀分析
為便于區分觀察,將端框接頭上緣板斷裂受損部位進行分區,如圖4所示。
圖4 斷裂端框接頭分區示意圖
從受損部位內側觀察,1區和4區轉接部位可見向下穿過螺栓孔的裂紋,3區可見多條垂直于斷口方向的裂紋。
對端框接頭上緣板斷裂脫落部位斷口進行觀察,如圖5所示。
圖5 斷裂端框接頭上緣板宏觀形貌
斷口可見典型的放射棱線,可判斷上緣板斷裂源區位于1區兩個螺栓孔處,分別沿壁板兩側擴展,兩孔之間匯聚至中部加強筋,之后裂紋沿加強筋擴展至2區;由于內側加強筋和外側接頭搭接的影響,2區隨后也橫向擴展;3區和4區斷面粗糙,高差較大,分析為裂紋擴展后期。
微觀分析
將端框接頭上緣板斷口1區清洗后置于掃描電鏡下進行微觀觀察,如圖6所示。
圖6 斷口微觀形貌
上緣板斷裂源區位于螺栓孔處,源區未見冶金缺陷,裂紋沿壁板長度方向擴展,呈沿晶特征,螺栓孔內擠壓痕跡較重。由此判斷上緣板為過載斷裂。
金相檢驗
在上緣板斷口附近平行于1區斷口方向截取金相試樣,磨制拋光后進行金相檢驗,如圖7所示。
圖7 斷口顯微組織形貌
可見上緣板組織均勻,未見異常。
硬度測試
在上緣板斷口附近平行于1區斷口方向截取硬度試樣,磨制拋光后進行硬度測試,結果見表1。
表1 上緣板硬度測試結果
HV200
由測試結果可知,上緣板硬度均勻,平均值為145HV200,換算成布氏硬度為137HBS。
拉伸性能試驗
對同批次上緣板進行拉伸性能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上緣板拉伸試驗結果
由試驗結果可知,上緣板拉伸性能符合企業技術要求。
化學成分分析
對同批次上緣板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3,余量為鋁。由分析結果可知,上緣板化學成分符合GB/T 3190-2015對7050鋁合金的技術要求。
表3 上緣板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分析與討論
斷裂端框的硬度、力學性能及化學成分均符合要求。通過端框接頭受力有限元分析可知,其應力最大值超過了7050鋁合金材料的強度極限,最大值出現在端框接頭吊裝點處,該位置與實際斷裂損傷位置一致。
通過對端框接頭斷口宏觀、微觀形貌分析,可知斷口均為沿晶特征,斷裂性質為過載斷裂。
通過上述理化檢驗結果推測,端框接頭過載斷裂與異常操作有關,應為吊裝作業不規范導致。
結論及建議
該7050鋁合金端框接頭斷裂屬于過載斷裂,由吊裝作業不規范導致吊裝點的應力最大值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最終在端框接頭吊裝點處發生過載斷裂。建議規范和細化吊裝操作流程,同時加強吊裝人員素質,杜絕因人為原因導致事故的再次發生。
選自:潘占,碩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第三十八研究所
來源:潘占/理化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