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6-09-27 09:51
我國羊毛年產量約30萬噸,排世界第二位。羊毛產業在社會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對于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穩定農牧民收入至關重要。但是,自上世紀90年代計劃體制放開后,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現代交易流通機制一直未建立起來,影響了羊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和國毛資源的有效利用。
加快羊毛產業發展,建立羊毛纖維儀器化檢驗制度,需要有符合我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體系作為支撐條件,本文就國內外綿羊毛標準體系進行比較,并對標準接軌問題進行探討。
1國內綿羊毛檢測執行標準
目前我國綿羊毛檢驗涉及的標準有GB 1523—93《綿羊毛》、GB/T 14269—2008《羊毛試驗取樣方法》、GB/T 6977—2008《洗凈羊毛乙醇萃取物、灰分、植物性雜質、總堿不溶物含量試驗方法》、GB/T 6978—2007《含脂毛洗凈率試驗方法烘箱法》、GB/T 10685—2008《羊毛纖維直徑投影試驗方法》、GB/T 14271—2008《毛絨纖維類型含量試驗方法》、GB/T 14271—2008《毛絨凈毛率試驗方法油壓法》、GB/T 6976—2007《羊毛毛叢自然長度試驗方法》和GB/T 27629—2011《毛絨束纖維斷裂強度試驗方法》等10余項方法標準。
2國際綿羊毛檢測執行組織規則及標準
國際先進的綿羊毛檢驗標準是國際毛紡織組織(IWTO)發布的相關標準,主要有《IWTO鉆芯試驗規則》《IWTO毛叢試驗規則》《IWTO原毛色澤試驗規則》等7項組織規則和IWTO-30-07《毛叢長度和強度的測定方法》、IWTO-12:2012《賽羅(Sirolan)—激光掃描纖維直徑分析儀測定平均纖維直徑及纖維直徑分布的方法》、IWTO-47-13《光學纖維直徑分析儀(OFDA)測定羊毛纖維平均直徑及其分布的方法》等30余項測試方法標準。我國從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南美洲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進口的羊毛均在出口國依照國際毛紡織組織的檢測方法和規定進行檢測。
3國內與國際綿羊毛標準顯著性差異及接軌探討
3.1 取樣方法
我國標準中等級品質檢驗樣品采用人工開包取樣法,20包取1包,100包以上每增加50包增抽1包。凈毛率公量檢驗樣品的扦取采用鉆芯取樣的方式。毛包數25包以下包包取,25包以上50包取33包,100包取39包,200包取43包,500包取50包。
IWTO綿羊毛標準中的取樣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鉆芯取樣,用于凈毛率檢測樣品的獲取,一種是機械手抓樣取樣用于毛叢長度與毛叢強度檢測樣品的取得,可避免人為誤差,隨機性強。兩種取樣方法均是硬包毛包取樣,能夠保證取得的樣品充分代表被檢測的羊毛批,更科學、更可信。
我國綿羊毛收購環節規模小、批量小、經營不集中,不適應大型原毛鉆芯取樣設備。同時,我國綿羊毛在交接過程中多是軟包交易,機械打包不足產量的2%,內蒙古在全國打硬包比率最高也不足產量的6%。同時硬包包型還存在不統一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著標準的實施及羊毛公證檢驗的覆蓋率。
3.2 凈毛率的檢測
凈毛率是影響含脂毛價格的重要指標,我國多采用GB 6978—2007《含脂毛洗凈率試驗方法烘箱法》和GB/T 14271—2008《毛絨凈毛率試驗方法油壓法》進行羊毛凈毛率的檢測,同時GB 6977—2008《洗凈羊毛乙醇萃取物、灰分、植物性雜質、總堿不溶物含量試驗方法》及SN/T 0473-95《進出口含脂毛檢驗規程》也都根據IWTO綿羊毛標準規定了相應的檢測方法。
IWTO-19-12《原毛鉆芯樣的毛基及植物性雜質基的測定》規定了原毛鉆芯樣毛基、植物性雜質基的檢測方法,《IWTO鉆芯試驗規則》對從毛基和植物性雜質基計算商業洗凈率(IWTO施龍博格干燥毛條與短毛率、17%回潮率下IWTO洗凈率、日本洗凈率、澳大利亞碳化率等)的計算方法有詳細的論述。IWTO標準涉及的凈毛率是扣除凈毛中的油脂、草雜、灰分計算出來,可以說是真正的“凈毛率”。而我國的凈毛率嚴格地講是洗凈率的概念,對凈毛中所含的油、灰、雜沒有嚴格的規定。現有國際標準IWTO-19-12《原毛鉆芯樣的毛基及植物性雜質基的測定》對于我國的羊毛質量狀況和我國現有的檢測條件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1)我國綿羊毛含土沙多,如果直接采用IWTO標準檢測灰分率,受土沙的影響太大,不能真實反映綿羊毛本身的灰分率。(2)IWTO標準對樣品的混合是用高壓氣流混合筒進行的,在混樣過程中并不去除綿羊毛中的土沙,因此,在洗滌過程中很難達到預期的洗滌效果(含雜率超標)。
3.3 毛叢長度與毛叢強度的檢測
GB/T 6976—2007《羊毛毛叢自然長度試驗方法》采用尺量法對自然狀態下的毛叢試樣進行長度測量。GB/T 27629—2011《毛絨束纖維斷裂強度試驗方法》用等速伸長型(CRE型)強度試驗機,在一定技術條件下,拉伸毛叢試樣直至其斷裂,以斷裂強力與初始線密度的比值計算斷裂強度。IWTO-30-07《毛叢長度和強度的測定方法》中規定了適用于精梳加工的含脂羊毛的毛叢平均長度、毛叢平均斷裂強度和斷裂位置的測試方法。該方法主要采用“毛叢長度與毛叢強度自動檢測儀”(ATLAS),其檢測原理是將毛叢按同方向排放在輸送帶上,輸送帶運動時,各個毛叢經過一個光電裝置,設備將記錄光電被干擾的時間,并通過計算機計算出毛叢的長度。每批被檢測的羊毛中至少檢測55個毛叢。毛叢長度被檢測完后,毛叢被兩個鉗口從兩端夾實,兩個鉗口朝相反方向拉伸,直至毛叢被拉斷為止,計算出毛叢的平均強度,毛叢的兩個部分均被稱重,以便判斷毛叢的扯斷部位。
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毛叢長度采用尺量法,主觀影響較大;強度雖有相關國家標準,但儀器設備不夠穩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阿特拉斯毛叢長度強度測試儀可快速、準確地確定毛叢長度、平均線密度、拉伸作用下的最大斷裂強度、發生斷裂時的斷裂位置。
4討論
要使我國羊毛產業走向國際化,必須在吸收和引進國外標準的基礎上,研究與國際先進標準的差異性,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羊毛檢測方法國家標準,形成我國的羊毛檢測體系范本,促進毛絨質檢體制改革的實施,為毛絨纖維交易提供公平、公正的質量基礎和平等競爭的實物環境,維護交易流通秩序,促進以質論價政策的兌現,真正保護農牧民和企業利益。
因此提出以下建議:(1)改變羊毛生產經營模式使之集約化,標準化。(2)羊毛檢驗采用國際標準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據我國羊毛品質特性和現有檢測水平有選擇地、逐步地進行。(3)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在羊毛主產區加大監管和政策性投入力度,提高羊毛生產的標準化程度,使羊毛生產經營方式逐步適合儀器化檢驗的要求。
來源:中國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