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曲是將紅曲霉菌接種于大米等谷物,經固體發酵制成的紅色或紫紅色米曲。紅曲源于中國,是我國傳統的藥食兩用的發酵產品。
紅曲作為一種微生物發酵品,其實是一種天然的食品著色劑,其色澤鮮艷,色調純正,對蛋白質具有很強的著色力,能用于改善菜肴或食品的外觀色澤,并賦予獨特的風味,從古至今被用于制作腐乳、無錫排骨、叉燒肉等特色佳肴。也可以作為天然無毒的食用色素使用,在我國是可以合法地用于果醬、糖果、餅干、糕點、腐乳類、調味乳等食品的調色,還能用于肉、魚、豆類等各種食品的抗菌防腐。
紅曲分為普通紅曲和功能性紅曲兩大類,普通紅曲多用于食品著色或者釀酒。我國也相應出臺了多個標準對其質量進行把控。
功能性紅曲用于中藥或保健食品。紅曲味甘,性溫,歸肝、脾、胃、大腸經,具有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之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他汀類、脂肪酸、甾醇、色素等成分具有調節血脂、抗炎、抗腫瘤、抗氧化等藥理作用。20世紀70年代,日本學者從紅曲中分離篩選出了具有調節血脂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質莫納可林K,掀起了對紅曲研究的熱潮,至今已取得了斐然成果。本文主要對紅曲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隨著近幾年的科研發展,人們逐步發現更多關于紅曲的藥理作用,調脂、抗氧化、抗腫瘤、治療糖尿病、抗骨質疏松、抑菌等等。
但是,在紅曲種種功效的好處外衣下,也隱藏著它的倒刺-桔霉素,何為桔霉素?它是紅曲霉分泌的一種真菌毒素,也叫桔青霉素,英文名稱citrinin).桔霉素主要作用的靶器官是腎臟,它不僅可以致畸、導致腫瘤的發生,而且可以誘發突變。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桔霉素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針對桔霉素,我國也出臺了相應的國家標準《GB 5009.22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桔青霉素的測定》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的提升,對于保健的需求逐漸強烈起來,尤其是口罩之后的生活,人們意識到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戰勝病毒的法寶,于是保健品已經不是大爺大媽們的專寵,現在的年輕人后來者居上,竟然一度掀起購買保健品的熱潮。
究竟什么是保健品,怎么算是保健品呢?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我們一起看一下《GB 1674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中對于保健品的定義:聲稱具有具有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集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品是中國大陸的一般稱呼,在國外包括港澳臺地區一般稱之為:膳食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s)。
保健食品與食品有啥區別?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特定保健功能,而其他食品強調提供營養成分;
保健食品具有規定的食用量,而其他食品一般沒有服用量的要求;
那么保健品可以替代藥物嗎?與藥物有什么區別?
1.首先目的不同
保健食品是用于保健和輔助治療,而藥品是指用于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2.批準文號
藥品是藥準字,保健品是食健字。
3.適應癥
藥品有嚴格的適應癥,而保健品只有使用人群。
3.生產及質量控制
藥品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嚴格的審查和臨床試驗后才能上市,保健品不需要經過醫院臨床試驗便可以投入市場。
4.使用期限不同
藥品有明確的療程,在病程痊愈或明確該藥無效時,就要停止用藥或更換藥物;保健食品一般沒有時限要求,但也不宜長時間服用。
5.毒性要求不同
藥品雖可防治疾病,但可以有不良反應或毒副作用;保健食品是一類特殊的食品,相比較于一般的食品,適用人群按食用要求服用下是不可以產生毒副作用的。
6.給藥途徑
保健品口服,而藥品可以靜注、口服、腔道給藥等。
小編呼吁:理性看待保健品
嚴謹的說,不能說所有的保健品都毫無用處,但是確實市面上,許多所謂的保健品早已遠離了當初的初衷,被嚴重夸大,甚至被當作能治病的藥物來用,更夸張的是,而且還是能包治百病的“神藥”。
與其將自己的健康寄希望于各種功效不明的保健品,我們更需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均衡飲食、搭配合理、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在不至體重過輕的情況下盡可能減重,避免肥胖;不用飲用含糖飲料,限制能量密集性食物(尤其是含糖高或纖維素量低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多吃各種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全谷和豆類食物;控制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攝入,盡量不吃加工肉;不吸煙,限制飲酒;別吃太咸,控制鹽攝入。
以上幾條如果能做到做好,并持之以恒,我們的身體和心態自然會好,免疫力也就提升上來了,您說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