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了“北研發、南制造”的產業布局,其產業規模占全市醫藥產業的80%,其中北部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核心,與海淀區、昌平區的綜合研發創新優勢融合,形成國家級生命科學和新醫藥高科技產業的創新基地;南部主要集中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興生物醫藥基地,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藥研究、醫療服務等。
一、產業指標
從企業資質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生物醫藥相關的高新技術企業為758家,專精特新企業為273家,瞪羚企業42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10家。
圖 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資質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
從區域產業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北京市生物醫藥企業共計8225家,其中,生產類企業2864家,CRO、CDMO、CMO及研發類企業268家。
從研發能力看,截止到2023年2月,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專利數量為28535個,新藥上市數量為29個,國產醫療器械上市數量為3931個,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數量為306個。
圖 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
從主營業務收入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中,化藥企業為257家,中藥企業67家,中藥飲片51家,生物制品107家,醫療器械1904家。
圖 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企業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
從投融資收并購事件看,從2018年到2023年2月,投融資數量分別為349、222、209、267、116、4件,融資金額分別為395、363、670、977、201、3億元。
圖 北京市生物醫藥醫藥產業投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
從醫院銷售情況看,從2018年到2022年分別為653、665、546、638、289億元,從集采中標情況看,從2018年到2022年分別為3.09、2.64、5.35、18.43、1.63億元。
圖 北京市生物醫藥醫藥產業醫院銷售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
圖 北京市生物醫藥醫藥產業集采中標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
二、產業趨勢
北京市制藥行業主要聚焦在化藥、生物藥、中藥、醫藥中間體、疫苗等細分領域。器械行業主要聚焦在影像設備、醫療機器人、植入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等領域。同時,北京市也大力布局疫苗研發生產、合成生物學、基因技術、醫療人工智能、新材料+、抗體藥物等新業態,以及CRO、CMO、CSO等產業服務。并且圍繞基礎研究、藥品、醫療器械、產業服務等產業發展方向集聚一批重點機構及企業。
北京醫藥健康前沿創新已在結構生物學、合成生物學、蛋白質組學、腦科學與類腦等基礎研究方面取得較好進展,推動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免疫治療、基因檢測及新型測序技術和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等前沿技術發展,布局建設一批大科學裝置,支撐原始創新成果培育。促進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以及醫藥健康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融合新興業態等領域發展。
前沿基礎研究領域,布局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包括北生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加大基礎創新與源頭創新;涌現出百濟神州、諾誠健華、加科思、華輝安健等一批高成長活力的創新藥企業,引進了騰盛博藥、聯影、百放等潛力創新企業;創新成果不斷產出,北京獲批上市的創新藥數量及獲批上市的AI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數量均居國內領先地位。
面向未來,北京市主要推動生命科學前沿技術創新突破,實現創新研發全面提速,加快京津冀醫藥健康產業協同發展,以改革破解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