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2-08 10:55
更多醫藥技術資訊,請點擊醫藥專欄:http://drug.anytesting.com/ 歡迎關注文末微信公眾號:藥研檢測drugtest
今日頭條
南京寧丹FIC腦卒中新藥報IND。南京寧丹新藥公司1類化藥Y-3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Y-3是一款PSD-95/nNOS解偶聯和GABAA受體α2亞基選擇性激動劑,能夠同時干預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經元興奮性損傷及突觸可塑性改變;并且由于其靶點特異性高,可減少NMDA及GABAA受體相關毒性。Y-3擬開發用于腦卒中發病后急性期使用,能夠兼顧改善急性缺血損傷和降低抑郁發生率或減輕嚴重程度。
國內藥訊
1.歌禮PD-L1抑制劑獲批臨床。歌禮自主研發的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劑ASC61獲FDA臨床許可,即將在美國開展用于晚期實體瘤患者中劑量遞增的Ⅰ期臨床試驗。首例患者預計將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給藥。在臨床前研究中,ASC61單藥在人源化小鼠模型等多種動物模型中表現出顯著的抗腫瘤療效,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征。
2.德琪CD73抑制劑獲批臨床。澳大利亞Bellberry人類研究倫理委員會(HREC)批準德琪醫藥ATG-037用于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I期臨床試驗STAMINA。ATG-037是一款口服CD73小分子抑制劑。CD73可產生在腫瘤微環境中具有高度免疫抑制作用的腺苷。在臨床前研究中,ATG-037單藥以及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PI)聯合或化療藥物的聯用顯示了良好的抗腫瘤活性。
3.愛姆斯坦干細胞療法報IND。愛姆斯坦生物治療用生物制品1類新藥IMS001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IMS001是一種來自人胚胎干細胞系的異體間充質干細胞(MSC)產品。愛姆斯坦計劃開展一項劑量遞增、開放標簽的臨床研究,針對既往疾病修正治療(DMTs)失敗的復發-緩解型、繼發性或原發性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癥患者,評估單劑量靜脈注射IMS001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探索性療效。
4.信達PD1單抗2021年Q4銷售約9億。信達生物日前發布公告,宣布達伯舒(信迪利單抗)2021年Q4銷售收入為約9億元人民幣,產品銷售量保持逐季增長的良好態勢。信迪利單抗是信達生物與禮來聯合開發的一款PD1單抗,目前已獲批一線非鱗非小細胞肺癌、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肝癌及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四項適應癥,并均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5.君實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君實生物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2021年實現營收40.1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1.68%;凈利潤-7.36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減少55.89%左右;研發費用20.7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6.70%。君實生物營收大幅提升主要來源于核心產品PD-1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國內市場商業化帶來的銷售收入、技術許可收入的大幅增長以及特許權收入的新增。
國際藥訊
1.賽諾菲CAD孤兒藥獲批上市。FDA批準賽諾菲補體C1s抑制劑Enjaymo(sutimlimab-jome)上市,用于治療冷凝集素病(CAD)患者。這也是FDA批準用于CAD的首款療法。在關鍵性Ⅲ期臨床中,Enjaymo使54%的患者達到主要復合終點,患者第23、25和26周時的血紅蛋白(Hgb)水平較基線增加至少2 g/dL,且從第5周到第26周無需輸血。此前它曾獲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孤兒藥資格和優先審評資格。
2.重癥肌無力FIC新藥Ⅲ期臨床成功。優時比新型大環肽類C5補體抑制劑zilucoplan治療全身性重癥肌無力(gMG)的Ⅲ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和所有關鍵次要終點。與安慰劑組相比,zilucoplan組第12周時患者重癥肌無力-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MG-ADL)總分較基線顯著改善;QMG、MGC和MG-QoL15r的評分較基線也顯著改善;而且zilucoplan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優時比計劃在美國、歐盟和日本提交zilucoplan的監管申請。
3.CD30-ADC淋巴瘤Ⅲ期臨床積極。Seagen公司與武田聯合開發的CD30-ADC藥物Adcetris(brentuximab vedotin)用于一線治療晚期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Ⅲ期臨床結果積極。中位隨訪時間大約為6年時,與化療組相比,Adcetris聯合化療使患者死亡風險降低41%(HR 0.59;[95% CI:0.396-0.879]),顯著改善患者的總生存期(p=0.009);而且安全性特征與既往研究一致。該藥此前已獲批用于治療某些類型的復發/難治性霍奇金淋巴瘤。
4.肥胖癥FIC新藥啟動3項Ⅱ期臨床。Aardvark Therapeutics公司開發的潛在“first-in-class”小分子苦味受體(TAS2R)泛激動劑ARD-101即將啟動三項Ⅱ期臨床試驗,分別在普通肥胖癥、難治性減肥手術體重增加的患者以及Prader-Willi綜合征(PWS)患者中檢驗降低食欲和減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ARD-101通過口服并在胃部釋放,能夠與腸道細胞表面TAS2R結合以增加GLP-1等內源性腸肽激素的表達,從而產生全身性代謝調節作用。
5.渤健與羅氏合作開發CD20/3雙抗。Biogen宣布將向羅氏旗下基因泰克支付3000萬美元選擇權行權費用,與基因泰克合作共同推進mosunetuzumab的開發和商業化 。Mosunetuzumab是一款CD20xCD3雙抗,擬開發用于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濾泡性淋巴瘤1型和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2020年6月,FDA已授予mosunetuzumab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癌(FL)的突破性療法資格。在R/R FL患者中,該藥實現18個月以上的完全緩解,完全緩解率為60.0%。
6.CAR-T研發公司Arcellx擬登陸納斯達克。Arcellx公司宣布將登陸納斯達克并IPO募集資金約1.24億美元。Arcellx的主打候選藥物CART-ddBCMA是一款靶向BCMA的下一代CAR-T療法,已在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Ⅰ期臨床中達到100%的總緩解率(ORR)。FDA已授予其快速通道資格、先進再生醫學療法認定和孤兒藥資格。IPO資金將用于推動CART-ddBCMA進入關鍵性臨床試驗,以及推動其可控CAR-T在研療法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7.楊森10億美元布局創新ADC。強生旗下楊森與Mersana公司將利用后者專有的ADC開發技術平臺Dolasynthen,針對楊森提供的三個靶點的專有抗體,合作開發創新ADC候選療法。Dolasynthen能夠在抗體上的特定位置偶聯產生功能的載荷,并且精確控制藥物抗體比。根據協議,兩家公司將合作進行臨床前開發,楊森負責臨床開發和商業化。Mersana公司將獲得4000萬美元的前期付款,和超過10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付款。
醫藥熱點
1.新冠重癥死者出現AD特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臨床神經學領域頂級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IF=21.566)上的一項小型最新研究顯示,新冠肺炎重癥死亡病例的腦部出現阿爾茲海默癥(AD)的典型特征:腦細胞中積累了異常數量tau蛋白和β-淀粉樣蛋白斑塊。研究通訊作者Andrew Marks博士表示,如果病情較輕的新冠患者大腦也出現類似變化,這或許有助于解釋與長期新冠癥狀有關的“腦霧”。
2.廣西百色全員居家隔離。2月6日0—24時,國內新增新冠確診病例7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4例(廣東21例,上海8例,北京1例,浙江1例,福建1例,河南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45例(廣西37例,均在百色市;廣東4例,其中深圳市3例、廣州市1例;北京3例,天津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7日0時起,廣西百色市全員居家隔離。
3.山西推廣夜間中醫門診。山西省衛健委印發《關于推廣開設夜間中醫門診的通知》。《通知》要求,省、市級中醫醫療機構于3月底前全部開設夜間中醫門診,提供中醫診療及養生保健、藥膳食療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縣級中醫醫療機構開展夜間中醫門診服務。各中醫醫療機構要建立激勵機制,完善績效考核,提高夜間中醫門診醫務人員待遇。
評審動態
來源: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