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7-04-22 19:38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通報了2016年實木家具消費社會調差情況。此時調查檢測的家具是向社會公開征集的部分近年來在本市購買的實木家具,屬于“盲測”,與以往監管部門前往企業或商場檢測得到的結果相比合格率偏低,存在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標識名稱不規范”等問題。
本次社會調查中,消費者提供的家具訂單、發票上的經營者信息與實際經銷企業一致的僅占43%;調查還發現,多數商家的訂貨單不夠規范,商品材質標識部分存在虛標、亂標甚至不標的情況;本次調查中,商家按照國家和行業相關規定和規范標注商品基材、輔材的比例僅為53%。
此外,商家不提供發票的情況比較普遍,僅27%的消費者表示商家開具了發票。而在開具發票的商家中,能夠在發票上注明家具材質信息的比例為0。
檢測發現,有2件送檢家具樣品存在以人造板冒充實木的情況,9家家具廠商的11件樣品存在以低價木材冒充高價木材的情況。例如,消費者徐女士稱其于2015年12月在上海超申木器制品廠店鋪購買5件家具,總價為11000元。
訂貨單標稱產品“門面為橡膠木、其他為實木、后背樟木”。檢測機構對床邊柜進行抽樣檢測,其抽斗底板和旁板分別為膠合板和密度板,而橡膠木市場參考價僅2000元/立方米。
據悉,消費者劉先生稱其于2016年6月在店招為“南陽老柚木”的柚富家具經營部購買了04系列5件套家具及五斗柜,總價為73000元。訂貨單上未顯示廠家名稱,在消費者提供的家具說明書中發現,家具的生產廠家為上海市閔行區海威家具廠。
家具的材質標稱“主料:緬甸老柚木,輔料:金絲柚”,柚木市場參考價為50000元/立方米。經檢測,床邊柜抽斗底板材質實為市場參考價為4000元/立方米的桉木。
來源:檢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