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預警 > 欄目首頁
皮下藥物輸注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給藥方式,而皮下微量藥物輸注主要是指通過微量注射泵(簡稱微量泵)根據醫囑要求將少量藥液微量、精確、持續、均勻地泵入患者體內,使藥物在體內能保持有效血藥濃度以達到治療病人的目的。目前皮下藥物持續輸注系統已較普遍應用于I/II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的治療、癌痛治療,并在一些新興領域如不孕不育領域、術后鎮痛、肺動脈高壓的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
盡管當前糖尿病現有藥物豐富,但各類藥物均存在不同的局限性。近幾年FDA沒有糖尿病新分子實體獲批,糖尿病新藥研發困難。本文對近半年糖尿病領域研發新進展進行匯總,涉及新機制藥物(如Twymeeg和Bimagrumab)、新療法(如單抗及干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新的診斷和治療相關生物標志物(如膽固醇及BACE1)等,為糖尿病領域新藥研發人員提供參考。現有糖尿病治療藥物尚
2021/08/12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一般增加難溶性藥物溶解度的方法可分為物理和化學方法兩大類,化學方法包括:合成水溶性前藥、成鹽等;物理方法包括:原料微粉化、共研磨、環糊精包合技術、固體分散技術、納米晶技術或自乳化技術等。本文主要探討固體分散技術在創新藥制劑開發中的應用。
2021/03/17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本文給出了O型圈、星型圈材料物性表,并詳細介紹了O型圈裝配擋圈選用條件。
2021/04/28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非晶合金(Amorphous Alloys)是采用現代快速凝固冶金技術而成,兼有一般金屬和玻璃優異的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的新型非晶金屬玻璃材料。
2021/06/08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清華大學實現晶圓制造歷史突破,首臺12英寸(300mm)超精密晶圓減薄機已經正式出貨。
2021/10/10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本文采用電沉積法制備得到厚度約600μm的塊體納米晶銅,并在100~250℃下進行退火處理,研究了退火溫度對納米晶銅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2022/09/2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晶振,全名叫“晶體振蕩器”,它在電路當中起到產生振蕩頻率的作用。
2023/07/16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晶振應該是陪伴我們最多而我們卻并非那么熟悉的元器件之一,其頻率對于電路的運作很重要,今天我們詳細介紹晶振的諧振頻率調整與常見應用。
2024/10/21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本文主要簡要介紹無源晶振匹配電容的計算公式。
2025/07/21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