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7-09-14 16:00
蓬松度檢測是羽絨檢測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羽絨蓬松度檢測原理
先采取某種方式將羽絨羽毛試樣恢復到長期儲存壓縮之前的自然狀態,再將規定重量的試樣放在一定規格的圓桶中,對圓桶中的試樣施加固定時間段的固定壓力,測量試樣所占的體積或高度,以此作為蓬松度指標。不同的測試標準,采用的試樣重量、蓬松度儀的內徑、壓盤重量、前處理方法和指標表征都不盡相同。
羽絨蓬松度檢測標準
國內外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羽毛羽絨蓬松度測試相關標準,如:
GB/T 10288—2016《羽絨羽毛檢驗方法》
GB/T 14272—2011 《羽絨服裝》附錄C.3
IDFB—2015《國際羽毛羽絨局試驗規則 2015版》
JIS L1903:2011《羽毛羽絨試驗方法》
EN 12130:1998《羽毛羽絨蓬松度的測定》等。
蓬松度檢測方法比較
GB/T 10288—2016和IDFB—2015在樣品前處理中均采用蒸汽還原法,而GB/T 14272—2011選用恒溫烘干法。另外,新修訂之后的GB/T 10288單份試樣重量、還原方法、蓬松度儀的參數設定等方面均參考IDFB—2015的標準規定。GB/T 10288—2016在前處理箱不銹鋼紗網孔徑大小和壓盤下降計時時間等方面的要求要嚴于IDFB—2015。
蓬松度檢測方法的差異對結果的影響
(1)通過比較GB/T 14272—2011、GB/T 10288—2016和IDFB—2015三項標準中蓬松度測試的異同點,結果表明:GB/T 10288—2016在單份試樣重量、還原方法、蓬松度儀的參數設定等方面均參考IDFB—2015的標準規定,但是在前處理箱不銹鋼紗網孔徑大小和壓盤下降計時時間等方面的要求要嚴于IDFB—2015;與GB/T 10288—2016和IDFB—2015相比,GB/T 14272—2011在儀器參數要求、樣品重量、前處理方法、操作過程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2)如果以高度作為蓬松度指標,采用GB/T 10288—2016的測試結果普遍低于采用GB/T 14272—2011的測試結果, 原因主要在于前者規定的蓬松度儀圓筒內徑大于后者規定的蓬松度儀圓筒內徑,因此測試出來的高度數值偏低;
如果選用單位質量的體積作為蓬松度指標,采用GB/T 10288—2016的測試結果普遍高于采用GB/T 14272—2011的測試結果, 這是因為前者采用蒸汽還原法,而后者采用恒溫烘干法。
可見,采用蒸汽還原法更能夠有效地將羽絨羽毛試樣恢復到長期儲存壓縮之前的自然狀態。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