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7-01-16 10:34
今天分享一個質量管理提升的真實案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直通率提升25%,產量提升60%。
**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萊蕪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主要生產石英石板材,年產值超過3億
中國北方石英石面材龍頭企業,公司訂單充足
輔導時間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
調研數據
直通率:67.3%
合格率:90.7%
直通率是指產品生產出來直接能滿足質量要求,不經返修可以直接包裝出貨的產品比例;
合格率是指經修補后最終能出貨的產品比例
這個數據在石英石行業的位置:
直通率67.3%處在一般水平,整個行業(已引入管理變革的除外)一般水平在50%——70%之間,較差的甚到只有20%多。修補一張板直接成本最少10元以上,這還沒有計算因修補造成的生產延誤等等。
合格率90.7%處在較差水平,行業大部分都能達到95%,也就是說大部分企業有5%左右的成本直接沒有了。
石英石行業,屬于半勞動密集型半設備密集型企業,存在的問題與我們所接觸的大部分企業一樣:從技術或者工藝角度來說,應該不存在攻克不了的地方,因為石英石廠有很多,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東西是別人做不出來的,主要是我們的管理人員、我們的員工有沒有按照要求來操作,或者說他有沒有千方百計地考慮怎么才能操作好。所以,我們首先考慮怎么樣把我們的管理人員和操作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想做好,再通過數所統計,找出問題所在,逐一解決。
第一步:激發人員的積極性
1.1、首先在組織結構上進行調整:以前是一個廠長管所有的生產線,重新提拔一個,大家都不叫廠長,叫負責人,一個負責白班,一個負責夜班,轉班的時候跟著轉
1.2、制訂班組與班組之間、負責人與負責人之間的評比制度。主要評比指標:生產達成率30分、直通率40分、最終合格率30分,總分100分,每天更新,每周評比一次,負責人的評分為所轄班組數據的平均值
1.3、每周評選出第一名,班組長在全廠大會上接受獎勵,每周評選出最后一名,在全廠大會上通報,如果連續兩周最后一名,則班組長要上臺發言。
第二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1、每天下午生產例會,準時檢討前一天及當天的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點,分析原因,確定改善動作,形成決議;
2.2、及時檢查前一天的整改決議完成情況,并現場獎罰;
2.3、對于完成決議有困難的,指定工廠技術部、設備部及副總協調處理;
第三步:形成文字性標準
3.1、根據每天數據的檢討情況,找到目前影響最大的工序,組織技術部、生產班長、工序員工一起討論,找出合適的操作方法,形成操作規程草案,我們制訂操作規程的方式是:領導只提出操作的框架,發揮員工的主動性,讓員工提出操作的要領、可能出現的問題、注意事項,我們幫他寫下來;
3.2、每天由稽核人員對員工按規程草案的操作情況及問題進行記錄,每周組織技術員、班組長、員工對當周的操作情況進行檢討,對比當周數據,把草案完善,再形成正式的操作標準。
第四步:全員培訓和考核
4.1、制訂操作規程后,先分班組進行培訓,白班下班后培訓,晚班上班前培訓;
4.2、培訓完后布置作業:稽核員及老師每天會對是否按培訓操作進行檢查,分班評比。一周下來,操作最規范的班組獎勵100元;
4.3、把操作最規范的班組動作拍成視頻,再進行全員培訓;
4.4、提出方法的員工,每人次獎勵20元,其他考核與獎勵按數據評比執行
4.5、每天由班組長在班前會上對員工前一天出現的問題及當天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培訓;
通過幾個月的改善數據如下:
直通率:67.3%提升到92.8%,提升25.5%,平均一個月總產量45000張板,每月減少修補11475張,按修補消耗直接材料成本10元/張計,直接節省成本11萬4750元每月;
合格率:90.7%提升到97.7%,提升7%,平均一個月總產量45000張板,每月多出合格品3150張,按平均價格300元/張計算,多產出利潤94萬5000元每月;每月生產數據匯總\11月生產數據大匯總.xls
產量:以前因為修補太多車間放不下,前面必須停產,最高峰總產量達到28000張/月,減少修補后,總產量達到平均45000張/月,提升17000張/月,提升60.7%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