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5-08-10 22:06
長期跟各種各樣的化學試劑、標本、器械等打交道,總免不了出現各種可控或不可控的情況。無論是工作多年的老手還是剛入行的新手,都應該懂得保護自己的這些知識。
化學污染
1. 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被污染部位;
2. 立即到急診室就診,根據造成污染的化學物質的不同性質用藥;
3. 在發生事件后的48小時內向有關部門匯報。
針刺傷
1. 被血液、體液污染的針頭或其他銳器刺傷后,應立即用力捏住受傷部位,向離心方向擠出傷口的血液,不可來回擠壓,同時用流動水沖洗傷口;
2. 用75%酒精或安爾碘消毒傷口,并用防水敷料覆蓋;
3. 意外受傷后必須在48小時內報告有關部門,必須在72小時內作 HIV、HBV、HCV等的基礎水平檢查;
4. 可疑被HB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價抗體和乙肝疫苗;
5. 可疑被HC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盡快于被刺傷后做HCV抗體檢查,并于4-6周后檢測HCV的RNA;
6. 可疑被HIV感染的銳器刺傷時,應及時找相關專家就診,根據專家意見預防性用藥,并盡快檢測HIV抗體,然后根據專科醫生建議行周期性復查(如 6周、12周、6個月等)。在跟蹤期間,特別是在最初的6-12周,絕大部分感染者會出現癥狀,因此在此期間必須注意不要獻血、捐贈器官及母乳喂養,過性生活時要用避孕套。
皮膚、粘膜、角膜被污染
1. 皮膚若意外接觸到血液或體液或其他化學物質時,應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
2. 若患者的血液、體液意外進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3. 及時到急診室就診,請??漆t生診治;48小時內向有關部門報告。
灼傷
1.堿類灼傷:
1.1皮膚: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至堿性物質基本消失為止, 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沖洗。
1.2 眼睛:被堿灼傷時應先用大量流水沖洗,再選擇適當的中和藥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沖洗,特別要注意穹窿部要沖洗徹底。
2. 酸類灼傷:
2.1一般酸灼傷
2.1.1皮膚:被一般酸灼傷后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2.2.2 徹底沖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氫鈉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進行中和,切忌未經大量流水徹底沖洗就用堿性藥物在皮膚上直接中和,這樣會加重皮膚的損傷。
2.2 濃硫酸灼傷
皮膚被濃硫酸沾污時切忌先用水沖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干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后再用清水沖洗。
2.3 強酸灼傷
強酸濺入眼內,用眼噴淋器沖洗時應,沖洗時應拉開上下眼瞼,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內和下穹窿中,立即送醫院眼科治療。
標本污染
1. 棉質工作服、衣物有明顯污染時,可隨時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鐘,然后沖洗干凈;
2. 各種表面若被明顯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過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鐘,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內1小時;
3. 儀器污染應考慮消毒方法對儀器的損傷,和對檢測項目的影響,選用適當的方法。
來源:金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