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10 13:42
近日,瓣膜創新領導者Foldax宣布其研發的TRIA二尖瓣已獲得印度中央藥品標準控制組織(CDSCO)的批準,正式獲準在印度上市使用,并將由其印度合作伙伴Dolphin Life Science負責在印度生產。
TRIA是全球首款獲批的高分子聚合物二尖瓣,旨在克服傳統生物組織瓣膜和機械瓣膜容易鈣化、降解和形成血栓的局限性,這些缺點常導致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手術以及終身抗凝治療。
此外,Foldax公司還將基于TRIA二尖瓣的成功,利用其專有的LifePolymer材料和機器人制造技術,在經導管設備和其他瓣膜進行拓展。在經導管設備方面,公司致力于開發經導管二尖瓣置換(TMVI)產品,通過導管技術將瓣膜植入心臟,實現微創治療。
# 專家及高管評價
孟買Hinduja醫院的心外科醫生 Kaushal Pandey作為TRIA二尖瓣印度臨床試驗的首席研究員認為:“我在TRIA二尖瓣方面的經驗告訴我,現在對于不同的患者群體來說,包括年僅18歲的患者和育齡婦女,其中許多人患有風濕熱引起的二尖瓣損傷,TRIA都能為他們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幫助他們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Foldax執行董事長兼CEO Ken Charhut表示:"全球首款聚合物心臟瓣膜獲批標志著瓣膜治療領域的革命性突破。我們將依托LifePolymer材料與機器人制造平臺,向經導管器械及其他瓣位領域拓展,致力于滿足印度等地區迫切的未竟臨床需求。"
# 瓣膜材料的困境
在心臟瓣膜治療領域,傳統的瓣膜類型主要有生物瓣和機械瓣,然而它們在臨床應用中都面臨著各自的困境。
生物瓣
生物瓣通常由動物組織制成,比如豬瓣膜或牛心包。
它的優勢在于生物相容性較好,術后一般無需長期抗凝治療,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因抗凝治療不當而導致出血的風險。
然而,生物瓣的耐久性較差,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出現鈣化和降解的問題。
鈣鹽在瓣膜組織不斷沉積,使其逐漸變硬、失去彈性,無法正常開合,從而影響心臟功能。
一般來說,生物瓣的使用壽命多在10-15年,超過這個期限,可能需要再次手術更換瓣膜。這對于患者來說,不僅要承受再次手術的痛苦和風險,還會面臨高昂的醫療費用。對于年輕患者而言,頻繁的手術更是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未來發展。
機械瓣
機械瓣在耐久性上表現出色,其金屬材質能夠承受血液的高速流動和長期使用,理論上可以終身使用。
但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由于其表面容易形成血栓,患者需要終生進行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需要長期服用如華法林等藥物,并且要定期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將其控制在2-3之間。INR過低易形成血栓,過高則會導致出血,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狀況。
這種嚴格的藥物劑量控制和頻繁的檢查,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
此外,長期服用抗凝藥還可能引發其他并發癥,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婦、患有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使用機械瓣更是受到諸多限制。
▲機械瓣與生物瓣的臨床結果對比
# 關于TRIA二尖瓣
在傳統瓣膜面臨諸多困境之時,Foldax 公司帶來了新的希望。
TRIA二尖瓣包括一個帶瓣膜的自擴張鎳鈦合金框架和一個10mm的密封套。
該產品不僅具備類似生物瓣的性能,且部分性能優于生物瓣,如優異的組織相容性、機械性能和耐久性。
其核心優勢如下:
1. 革命性材料——LifePolymer
2023年5月11日,Foldax宣布已與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CSIRO簽署協議,獲得聚合物技術專利系列的全部所有權。
Foldax將該聚合物技術整合到LifePolymer材料平臺中,并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該材料與血液兼容,蛋白質、細胞和鈣化的附著力較低。LifePolymer材料的這一特點使其與人體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更加耐用,這可能是某些醫療器械的理想選擇。
LifePolymer是一種獨特的機硅聚氨酯,具有三相形態、高抗蠕變變形性、易于通過溶劑澆鑄制成薄膜。Foldax公司還計劃將LifePolymer材料應用于主動脈瓣、三尖瓣等其他瓣膜的開發。
LifePolymer 優勢總結
抗鈣化突破:分子結構專為抵御鈣鹽沉積設計,顯著降低傳統生物瓣膜鈣化失效風險,延長使用壽命。
生物穩定性:長期接觸血液與組織不降解、不變性,確保瓣膜功能持續可靠。
零生物風險:全人工合成材料避免動物源瓣膜的免疫排斥反應,徹底消除動物組織傳染病(如瘋牛病)隱患。
2. 計算機精準建模
動態血流優化
瓣葉形態與開合角度經流體力學優化,減少血液湍流,降低血栓風險,提升心臟泵血效率。
超大開口面積
模擬人體自然瓣膜血流量,保障充足血液供應,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手術適配性
精準匹配二尖瓣解剖結構,簡化植入操作,縮短手術時間并降低操作風險。
3. 機器人智能制造
毫米級精度
全機器人生產確保高分子瓣葉厚度均一(誤差≤0.001mm),實現性能可預測性。
零人為誤差
自動化產線規避手工制作波動,保障每只瓣膜質量一致性。
高效可及性
規模化生產降低50%以上成本,加速全球醫療可及性。
# 相關臨床研究
1. TRIA外科主動脈瓣
早期可行性研究(1年數據):
研究對象:在美國5個地點研究的15名患者。
主要終點:瓣膜有效孔徑面積(EOA)的改善、紐約心臟協會(NYHA)等級的臨床顯著改善和安全性。
具體數據:
平均壓差從基線時的平均33.3mmHg降低到一年時的平均9.5mmHg。
有效開口面積從基線的1.2cm²增加到一年后的2.0cm²。
患者的NYHA分級得到改善并保持不變,一年后有66.7%的患者被定為I級,基線時為33.3%。
沒有患者在一年后被定為NYHA III或IV級。
沒有發生與設備相關的死亡。
2年臨床數據:
研究對象:30多名患者。
結果:患者植入TRIA 2年以來未服用抗凝劑。
2. TRIA外科二尖瓣
印度臨床試驗(30天數據):
研究對象:印度的8個地點招收了66名患者,其中分析了前35名患者的30天數據。
結果:
0%再次手術。
0%凝血事件。
0%出血事件。
患者特征:
患者年齡為19-68歲,平均年齡為39歲,遠低于其他二尖瓣研究中近60歲的瓣膜置換平均年齡;
62%的患者為女性,60%的女性患者年齡小于40歲。
3. 臨床前研究
研究對象:8只經過消毒滅菌的TRIA瓣膜被成功植入8只羊的主動脈中,進行為期140天的觀察研究,并在2只羊體內植入人源性Carpentier-Edwards Perimount主動脈瓣作為對照。
結果:
所有植入瓣膜的綿羊未出現明顯健康問題。
所有動物的體重都有所增加。
TRIA和對照組都沒有觀察到鈣化、出血或瓣膜表面血栓形成。
2種瓣膜在縫合處都出現極少的炎癥,主動脈無血栓形成。
TRIA未發生纖維化或內皮化。
對照組小葉顯示有輕微的纖維組織覆蓋,但未觀察到內皮化。
TRIA和鄰近組織的大體和顯微鏡組織病理學評估參數與對照組相比,其表現與對照組相似甚至優于對照組。
▲動物研究表明,TRIA瓣葉表面無血栓形成或鈣化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