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fā)
嘉峪檢測網(wǎng) 2025-06-09 15:51
12CrNi5MoV鍛鋼作為船舶結構用鍛鋼,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的特點,其屈服強度不低于785MPa,已在船舶建造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往研究結果表明,12CrNi5MoV鍛鋼焊接成型構件具有較高的殘余應力,其值可達600~700MPa,高殘余應力會影響構件成型后的尺寸穩(wěn)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在實際應用中產(chǎn)生不利影響。為提升12CrNi5MoV鍛鋼構件的整體性能,需要進一步開展相關工作。因此,本研究分析消應力熱處理對12CrNi5MoV鍛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探明該熱處理工藝對12CrNi5MoV鍛鋼構件中殘余應力的影響規(guī)律,并討論其應用可行性。
PART ONE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表1所示為原始態(tài)12CrNi5MoV鍛鋼的主要化學成分。試驗鋼為回火索氏體組織,晶粒度為8.5級,微觀形貌如圖1所示。
1.2 試驗方法
在試驗鍛鋼上制取方形試樣,尺寸為200mm( 鍛伸方向) ×40mm( 板寬) ×40mm( 板厚) 。消應力熱處理在箱式熱處理爐內(nèi)進行,熱處理工藝為:300℃時裝爐,升溫速率控制在60~80℃/h,在550℃下保溫4h,然后以80~100℃/h 的速率降溫,溫度降至300℃左右時出爐,空冷。
消應力熱處理試驗完成后,在熱處理后的方形試樣上取樣,加工為R4標準圓拉試樣( 垂直于鍛伸方向) ,室溫拉伸試驗按照GB/T 228.1—2021《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一部分:室溫試驗方法》進行;標準V型缺口沖擊試樣的尺寸為10mm×10 mm×55 mm( 垂直于鍛伸方向) ,示波沖擊試驗按照GB/T 229—2020《金屬材料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進行,試驗溫度為-20℃和-84℃;采用質量分數(shù)為4%的硝酸酒精溶液和2.5%的苦味酸溶液( 加洗滌劑) 對消應力熱處理試樣進行處理,隨后在金相顯微鏡下進行金相組織觀察和晶粒度測定; 沖擊試樣斷口、試樣晶界的掃描觀察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上進行;采用透射電鏡對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的組織結構進行分析。為了方便對比,同時開展原始態(tài)試板的性能試驗和微觀組織觀察。
PART TWO實驗及結果分析
2.1 力學性能測試
12CrNi5MoV 鍛鋼消應力熱處理前后試樣的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表明:經(jīng)550℃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的屈服強度p0.2較原始態(tài)鍛鋼的略有升高,升高約17MPa;消應力熱處理對試樣抗拉強度Rm、斷后伸長率A和斷面收縮率Z影響不大;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在-20℃下的沖擊吸收能量KV2較原始態(tài)鍛鋼的有一定程度下降,下降約55J,纖維斷面率FA 與原始態(tài)的相同;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在-84℃下的沖擊吸收能量KV2與纖維斷面率FA 較原始態(tài)鍛鋼的下降幅度更為明顯,降低幅度分別為140J、73%。
消應力處理前后試樣的示波沖擊結果如表3所示。-20℃沖擊試驗時,消應力熱處理前后試樣的啟裂能相同,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的裂紋擴展能與原始態(tài)的相比降低了45J;-84℃沖擊試時,與原始態(tài)試樣相比,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的啟裂能、擴展能均有降低,其中擴展能降低尤為明顯,達到了117J。說明消應力處理導致12CrNi5MoV鍛鋼發(fā)生了某種變化,從而影響了材料阻礙裂紋擴展的能力。
2.2 金相組織觀察
為驗證上述猜想,對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的微觀組織進行觀察。圖2為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的金相組織。經(jīng)550℃×4h的消應力熱處理后,12CrNi5MoV鍛鋼的組織仍為回火索氏體組織,晶粒度為8.5級。相較于原始態(tài)鍛鋼( 圖1) ,消應力熱處理后鍛鋼的金相組織和晶粒度未見明顯變化。
2.3 透射電鏡觀察
圖3為消應力熱處理前后試樣的透射電鏡圖片。兩種試樣基體組織均為具有板條馬氏體位向的回火組織。與原始態(tài)試樣相比,消應力熱處理試樣的板條間桿狀碳化物略多,其余未見明顯區(qū)別。
2.4 沖擊斷口掃描電鏡觀察
對原始態(tài)試樣、消應力熱處理試樣的沖擊斷口裂紋擴展區(qū)進行掃描電鏡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原始態(tài)試樣-20℃和-84℃沖擊斷口裂紋擴展區(qū)均主要為韌窩狀的纖維狀斷口。消應力熱處理試樣-20℃沖擊斷口裂紋擴展區(qū)主要為韌窩狀,個別區(qū)域為準解理;-84℃沖擊斷口裂紋擴展區(qū)為準解理+沿晶特征,在部分區(qū)域沿晶特征明顯。
PART THREE分析和討論
經(jīng)550℃消應力熱處理后,12CrNi5MoV 鍛鋼發(fā)生了脆化:消應力熱處理試樣-20℃和-84℃沖擊吸收能量與原始態(tài)的相比有所降低,其中KV2(-20℃) 降低55J,KV2(-84 ℃) 降低140J,F(xiàn)A 降低了73%;示波沖擊試驗結果表明,脆化主要表現(xiàn)為擴展能降低。消應力熱處理前后試樣的金相組織觀察、透射電鏡結果表明,消應力熱處理后除板條間桿狀碳化物有所增多外,材料組織未見其他明顯改變。掃描電鏡結果表明,消應力熱處理前后-84 ℃沖擊試樣斷口區(qū)別尤為明顯: 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沖擊斷口裂紋擴展區(qū)主要為準解理+沿晶特征,部分區(qū)域沿晶特征明顯,而原始態(tài)試樣沖擊斷口裂紋擴展區(qū)主要為韌窩狀的纖維狀斷口。
第二類回火脆性是某些合金結構鋼在450~600℃范圍內(nèi)長期回火或在該溫度范圍以上回火后,緩慢冷卻下來而引發(fā)脆化的現(xiàn)象。目前第二類回火脆性的產(chǎn)生機制包括晶界富集理論和α 相時效脆化理論。晶界富集理論認為,P、Sb 等雜質元素在脆性處理時向原奧氏體晶界偏聚,導致了第二類回火脆性的產(chǎn)生,且Ni、Cr、Si、Mn 等元素的存在會促進P、Sb等雜質元素向晶界富集;α時效脆化理論則認為,時效時產(chǎn)生細小的Fe3C( N) 沉淀,造成對位錯的強釘扎作用,從而導致材料韌性的下降。本試驗中,12CrNi5MoV 鍛鋼經(jīng)消應力熱處理后沖擊試樣斷口存在沿晶特征,表明試樣經(jīng)消應力熱處理后晶界結合力減弱,在沖擊試驗中發(fā)生了沿著原奧氏體晶界的斷裂,從而導致沖擊吸收能量降低,是晶界弱化理論的又一實證。結合鍛鋼成分和熱處理制度分析脆化原因,試驗用12CrNi5MoV 鍛鋼含有P( 質量分數(shù)為0.016%) 及一定量的易引發(fā)回火脆性的Ni、Cr、Si、Mn 等元素,這使得材料易產(chǎn)生第二類回火脆性,而在550℃長時間保溫、為防止產(chǎn)生較大應力而采用空冷方式冷卻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終導致了該材料回火脆性的產(chǎn)生。
PART FOUR結論
(1)經(jīng)消應力熱處理后,12CrNi5MoV鍛鋼的強度和塑性與原始態(tài)試樣相比變化不大,而沖擊韌性則明顯降低,出現(xiàn)了脆化,沖擊斷口試樣裂紋擴展區(qū)域出現(xiàn)沿晶斷裂。
(2) 經(jīng)消應力熱處理后試樣板條間的桿狀碳化物增多,結合鍛鋼成分及熱處理工藝,產(chǎn)生第二類回火脆性是引起12CrNi5MoV 鍛鋼發(fā)生脆化的直接原因。
來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