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行業研究
嘉峪檢測網 2024-08-20 08:31
近年來,數字療法利好政策落地、新興技術迭代發展,正逐步推動和滿足了政府、醫療機構、醫生、患者對于數字療法的認可和應用普及,市場規模有望不斷增加。從適應病種分布來看,絕大多數疾病領域都已進行了數字療法的嘗試和探索,精神疾病、行為和認知障礙疾病現已成為我國最為熱門的布局領域。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2021年我國數字療法市場規模約為3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1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6%。
1、數字療法
數字療法醫療器械(Digital Therapeutics Medical Devices)指的是基于軟件程序驅動、為患者提供疾病預防、管理和治療等醫療用途的產品。
這類器械通常借助數字化技術,如移動應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向患者提供干預措施,以改善健康狀況或治療疾病。它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和監管審批。
數字療法醫療器械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藥物、傳統醫療器械或其他治療方法相結合,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和精準的醫療服務。
2、中國的數字療法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的數字療法行業呈現出以下一些發展趨勢: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圍繞《“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不斷推動醫療領域數字化建設、新型醫藥產品研發,扶持數字醫療軟硬件產業的發展和創新。例如,2022 年 2 月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加速推動數字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2022 年 10 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的《海南省加快推進數字療法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為數字療法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配合下,產業頂層架構將更完善,為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技術創新持續推進: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VR/AR 等技術。這些技術的發展可有效提高患者參與度,實現全流程個性化疾病干預和患者管理。例如,大數據及云計算用于挖掘分析患者數據;人工智能提升服務的可用性、準確性和安全性;VR/AR 技術應用于虛擬全息問診、心理治療干預等。
市場規模逐步擴大:隨著利好政策落地和新興技術發展,數字療法的市場規模有望不斷增加。Grand View Research 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數字療法市場規模約為 3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將達到 15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56%。
適應癥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疾病領域開始嘗試和探索數字療法,精神疾病、行為和認知障礙疾病等熱門領域的布局持續增加,同時也在向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擴展。
商業模式持續探索:目前數字療法在全球尚處于發展初期,中國數字療法行業起步較晚,大規模營收的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中。直接面向個體患者的 B2C 模式是當前的主流,其他模式如 B2B、B2H、B2P、B2G、B2I 等也在不斷發展。
跨界合作日益深化:醫療與 IT、制藥、保險等其他行業的合作將進一步加深,共同推動數字療法的發展。
國際市場拓展:隨著數字療法的普及,更多企業將進入國際市場,開展跨國業務。
服務模式創新:未來數字療法可能會與更多健康服務模式結合,形成更完善的健康生態系統。
標準化和監管完善:相關的標準化和監管政策將逐步健全,以保障行業的健康發展。
提高可及性和降低成本:有望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降低醫療成本,尤其是在偏遠或醫療資源匱乏地區。
重視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隨著數字療法的推廣,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將成為重點關注問題,相關法規和技術會快速發展。
個性化和智能化加強: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數字療法將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更優的治療方案。
當然,數字療法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技術的成熟度和穩定性、用戶接受度和使用習慣、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問題,需要行業各方共同努力解決。
3、取證情況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增加,數字療法領域正在迅速發展和壯大。以下列舉了部分數字療法產品,給到大家參考:
術康 APP:成都尚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eSET、reSET-O、Deprexis:Pear Therapeutics;
EndeavorRx:Akili Interactive Labs;
TH-002:零氪科技旗下子公司眾曦醫療科技;
六六腦:南京智精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IBT無疆科技:北京無疆腦智科技有限公司;
小貝殼:杭州康晟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糖小護: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悅糖:北京悅優博邁科技有限公司;
妙健康:妙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好欣晴移動醫療:江蘇好欣晴移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微脈:微脈技術有限公司;
智云健康:智云健康科技集團;
因數健康:因數云(天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武田 myPKFiT:武田制藥;
Provention Bio 的 TZIELD:Provention Bio 公司;
Clickotine:2Morrow, Inc.;
KardiaMobile:AliveCor 公司;
BlueStar:WellDoc 公司;
Mantra 冥想:Mantra Health 公司。
這只是數字療法領域的一部分產品和公司,實際上還有許多其他公司也在積極研發和推廣數字療法產品。
4、臨床試驗的難點
數字療法產品必須經過臨床試驗,證明其臨床有效且安全可靠,才能獲得監管批準,成為臨床治療方案。數字療法產品的臨床試驗存在以下一些難點:
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數字療法作為新興領域,目前臨床試驗的設計、實施和評估標準尚未完全統一,導致試驗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受到影響。
患者依從性管理:由于數字療法通常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參與和使用,如何確保患者長期堅持使用并按照要求進行操作是一個挑戰。患者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如使用不便、缺乏動力或對效果的懷疑而中途放棄。
虛擬環境中的數據質量和真實性:數字療法依賴于患者在虛擬環境中產生的數據,如自我報告、傳感器監測等。但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真實性可能存在問題,例如患者誤報、設備故障或數據傳輸錯誤。
安慰劑效應的控制:在數字療法的臨床試驗中,確定合適的安慰劑對照較為困難,因為數字干預的形式多樣,很難設計出完全無效但在外觀和體驗上相似的對照。
長期效果評估:許多疾病需要評估數字療法的長期效果,但臨床試驗的時間和資源有限,難以對長期療效進行充分觀察。
多因素影響結果:數字療法的效果可能受到患者個體差異、生活方式、基礎疾病等多種因素的干擾,使得試驗結果的解讀和歸因變得復雜。
技術更新換代快: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在臨床試驗期間可能會出現新的技術或改進,這可能影響產品的性能和試驗的有效性。
倫理和隱私問題:涉及患者數據的收集、存儲和使用,需要嚴格遵守倫理和隱私法規,確保患者權益不受侵害。同時,如何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也是一個難題。
跨學科合作的協調:數字療法的研發往往涉及醫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不同學科之間的溝通、協作和資源整合可能存在障礙。
來源:奧咨達醫療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