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正處于醫藥大省向醫藥強省邁進的關鍵期,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國內領先,但相比規模,在創新要素、國際化發展、產業集聚度方面存在不足。接下來,我們重點從數據維度分析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
一、產業指標
從企業資質分布看,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重慶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有139家,專精特新企業有7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18家。隱形冠軍企業有4家。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資質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企業規模看,注冊資金在5000萬以上的有88家,1000-5000萬的有177家,500-1000萬的有123家,200-500萬的有128家,100-200萬的有56家,100萬以內的有219家。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企業規模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上市企業的營收情況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累計營收為2376.75億。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6 名。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企業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企業參保人數分析看,重慶市的生物醫藥產業企業,參保人數在1000-4999人的有8家,500-999人的有22家,100-499人的有78家,20-99人的有174家。20人以下的有509家。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企業參保人數分析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藥品申請臨床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藥品申請臨床數量總數為64個。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17 名。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藥品申請臨床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藥品批準臨床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藥品批準臨床總數為134個。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15 名。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藥品批準臨床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總數為182個。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11 名。
圖 重慶市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醫療器械上市情況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醫療器械上市總數為1988個。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11 名。
圖 重慶市醫療器械上市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專利發明授權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專利發明授權總數為5348個。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14 名。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專利發明授權看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投融資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累計投融資金額為95.39億。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17 名。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投融資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從市場競爭力看,2016年至2023年,重慶市的醫院銷售市場金額為1091.65億。對2016年-2023年數據求和,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市排 12 名。
圖 重慶市生物醫藥企業醫藥銷售市場情況
資料來源:藥智數據區域產業分析系統
二、產業發展概述
重慶是全國主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其中,高新區重點布局基因測序、醫療大數據、數字化醫療設備等的生物醫藥高新產業;兩江新區水土產業園以大健康產業發展為目標,產業集群效益明顯;巴南區重慶國際生物城重點發展生物制藥、化學藥制劑、現代中藥和醫療器械等產業領域,藥物研發創新全市領先;大渡口重點布局精準治療(重點發展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體外診斷試劑與設備(重點發展核酸擴增(PCR)、基因芯片)等的體外診斷特色產業。
1、生物藥
從產業集聚來看,重慶市生物藥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聚在巴南區、高新區、渝北區、北碚區等區域,已涌現智飛生物、華蘭生物、精準生物等龍頭企業,涵蓋了疫苗、血液制品、細胞與基因治療等領域。其中,智飛生物是重慶第一家上市的疫苗研發企業,是國內疫苗行業的龍頭企業,市值已超2200億。從產品創新來看,重慶市培育出了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多個過億大品種。從創新平臺來看,重慶建設有國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組織工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重慶)2個國家級平臺,重慶市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組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12個市級創新平臺,覆蓋了幾乎全類別的生物藥細分領域。
2、化學藥
從產業集聚來看,重慶市化藥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聚在渝北區、長壽區、北碚區及九龍坡區等區域,涌現了北大醫藥、申高制藥、福安藥業、華森制藥、天圣制藥等8家上市企業,培育出了蕓峰藥業、天致藥業等10家專精特新化學藥研發生產企業,孵化出圣華曦藥業、植恩生物及三峽云海藥業3家隱形冠軍企業,至今已涵蓋了抗感染類、特色專科類等領域的原料藥、中間體、仿制藥和創新藥。從產品創新來看,重慶市擁有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青蒿素2個1類創新化學藥,催生出谷胱甘肽、樂卡地平、羅格列酮等29個過億大品種。從創新平臺來看,重慶建設有創新靶向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化學藥物合成研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個國家級平臺,天然產物全合成與創新藥物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藥物化學與分子藥理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29個市級創新平臺,覆蓋了創新制劑開發、創新化學藥研發等眾多領域。
3、現代中藥
從中藥材資源來看,重慶市在中藥品種數量與資源蘊藏量上位于全國前列。現有黃連、青蒿、山銀花、玄參、川黨參、枳殼等中藥材5832種,占全國藥用動、植物總數的48%;擁有306個重點品種,占全國數量的84.3%。從產業集聚來看,重慶市中藥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聚在渝北區、南岸區、涪陵區及榮昌區等區域,涌現了太極集團、華邦生命、涪陵制藥、葵花藥業等多家產值超10億的中藥企業,培育出了迪康長江、萬力藥業等45家中藥高新技術企業,涵蓋了散結消腫、化瘀止痛、癌癥治療、溫腎補脾等領域的多種中成藥制劑。從產品創新來看,重慶市擁有復方紅豆杉、血府逐瘀、復方斑蝥、麝香追風止痛等14個過億大品種。從創新平臺來看,重慶建設有中藥資源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中藥健康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中藥提取技術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等7個省級平臺,涵蓋中藥防治、中藥保健、中藥提取等領域。
4、醫療器械
從產業集聚來看,重慶市醫療器械研發生產企業主要集聚在渝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及北碚區等區域,涌現了安碧捷、澳凱龍、南方數控3家上市企業,培育出了新驕陽健康、眾康云科技等97家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出晶美義齒、上坤醫療器械、派格機械設備等12家專精特新企業,業務涵蓋診療設備、醫用軟件、體外診斷試劑、植介入器械、醫用耗材等領域。從產品創新來看,重慶市擁有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及多孔鉭骨填充材料2個三類創新醫療器械,擁有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等66個二類醫療器械。從創新平臺來看,重慶建設有電磁輻射醫學防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臨床檢驗診斷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血管植入物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重慶)等5個國家級平臺,重慶市醫學檢驗微流控及SPRi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超聲分子影像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3個省級創新平臺,覆蓋了醫學影像設備、植介入器械、數字醫療、醫學檢驗等多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