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膜劑研究始于 1970 年代避孕藥膜的研制,中國藥典 1985 年版收錄有膜劑品種,并于 1990 年版收載膜劑通則,目前收錄有壬苯醇醚膜、復方炔諾酮膜、克霉唑藥膜和克霉唑口腔藥膜。2012 年,歐洲藥典 7.4 版收錄了膜劑,包括口溶膜 (orodispersible films,ODFs) 和頰黏膜黏附膜 (mucoadhesive buccal films,MBFs[1]。近幾年,FDA 批準的膜劑主要有 ODFs、MBFs 和舌下膜。
口溶膜,是基于透皮貼劑技術開發的一種新型口服給藥系統,在不喝水或咀嚼的情況下放入口中,可在1分鐘內分解或溶解。作為膜劑的一種,可替代片劑、糖漿或栓劑,用于治療嘔吐和惡心,因為可以避免吞咽大量液體,尤其適合于兒科人群和老年人群。
一、作用機制
將口溶膜放置在患者的舌頭或其他口腔粘膜組織上。由于口溶膜中含有親水性聚合物和其他輔料的存在,薄膜會立即被唾液潤濕,迅速水合并附著在使用部位,快速溶解以釋放藥物。其快速分解或溶解或分解以釋放藥物,一部分用于粘膜吸收,一部分經修飾后快速溶解在胃腸道吸收。
二、制劑的組成
口溶膜(ODF)的配方涉及美學和性能特征的復雜應用,如味覺掩蓋、快速溶解、物理外觀和口感等。口溶膜配方中使用的輔料按其類別如下所示。從監管角度來看,用于口溶膜制劑的所有輔料通常應被視為安全的(即GRAS已列出),并應批準用于口服藥物劑型。
膜的獨特組成包含1-30%的活性藥物成分。始終使用低劑量活性藥物成分,因為高劑量藥物難以加入快速溶解膜中。微粉化API非常有用,因為它增強了膜的紋理,并在快速溶解膜上提供了改善的溶解和均勻性。許多藥物可以用作快速溶解的口服膜。
制劑的組分[2]


三、合適藥物分子及其類別的實例[3]
四、口溶膜的優勢和不足
優勢
1、無窒息風險。
2、給藥便利并準確
3、不需要用水吞咽或咀嚼。
4、尺寸小,提高患者依從性。
5、快速起效。
6、便于攜帶和運輸。
7、生物利用度高。
8、增強的穩定性。
9、味覺掩蓋。
10、藥物進入全身循環時,降低了肝臟首過效應。
11、低劑量。
12、副作用最小。
13、位點特異性和局部作用。
14、可以避免胃的破壞性酸性環境。
劣勢
1、具有吸濕性,因此必須保存在干燥的地方。
2、顯示出易碎的顆粒特性。
3、為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需要特殊包裝。
4、口腔膜不能包含高劑量藥物:較大劑量的藥物很難配制成ODF,如利福平(600mg)、乙胺丁醇(1000mg)等。然而,研究證明,活性物質的濃度水平可以提高到每劑量重量的50%。
ODFs 在兒童用藥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使用方便,可開發成不同大小、顏色和口味的產品,兒童易于接受,而且采用兒童保護性的單劑量包裝,防止誤食。如諾華推出的以鹽酸苯海拉明、鹽酸去氧腎上腺素及氫溴酸右美沙芬為有效成分的Triaminic® 系列單方或復方藥膜,用于兒童感冒咳嗽的治療,雖然由于商業原因已撤市,但為開發兒童專用膜劑提供了很多經驗。[4]
五、國內口溶膜的開發
2020年6月2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的《化學藥品改良型新藥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中進一步明確了改良型新藥在臨床中的定義及優勢,鼓勵更多的改良新藥進入臨床開發。目前在研的口溶膜類型的企業多以2.2類、2.4類或“2.2+2.4”進行申報。
目前已在國內批準上市的口溶膜主要集中在齊魯,恒瑞和豪森三家。他達拉非口溶膜是目前企業申報最多的一個藥物,齊魯開發的他達拉非口溶膜于2022年2月10日獲批,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20004。2022年6月CDE頒發的《他達拉非片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導原則》中,建議采用兩序列、兩周期、交叉試驗設計,開展單次給藥的空腹及餐后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口溶膜類目前所開展的臨床試驗,大多參考CDE已頒布的片劑的指導原則。
國內部分口溶膜產品開發情況
(信息來自藥智網)
六、展望
在國內,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長時間甚至終身服藥,口溶膜可以增加患者依從性,降低副作用,改善安全性,對慢性病患者吸引力巨大。同時,口溶膜的臨床優勢明顯,攜帶方便,吸收快等優勢,尤其適合老年和兒童患者,可以替代部分傳統片劑和液體制劑。雖然口溶膜在配方和制造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和待解決的問題,如規模化生產,增加粘膜滲透和粘附,以及掩味技術的提升。但所有這些問題都將通過配方優化得到解決。并隨著NMPA發布的一系列鼓勵各個企業開發改良型新藥的政策出臺,越來越多的公司都在將原有制劑開發為膜劑,相信可以受益于更多慢性病,老年,兒童和有吞咽困難等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