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3-11 10:23
更多醫藥技術資訊,請點擊醫藥專欄:http://drug.anytesting.com/ 歡迎關注文末微信公眾號:藥研檢測drugtest
今日頭條
國內藥訊
1.德琪「塞利尼索」在澳洲獲批上市。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批準德琪醫藥SINE抑制劑XPOVIO®(塞利尼索)上市,聯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塞用于治療既往已接受過至少1種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以及聯合地塞米松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3種治療且對至少1種蛋白酶體抑制劑(PI)、1種免疫調節藥物(IMiD)和1種抗CD38單抗耐藥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MM患者。
2.百奧泰ADC新藥獲批臨床。百奧泰開發的靶向葉酸受體α的抗體偶聯藥物BAT8006獲CDE臨床許可,擬用于晚期實體瘤(CXSL2101528)的治療。這是百奧泰自兩個ADC項目接連終止后再次開發的第3款ADC新藥。據悉,BAT8006具有高效的抗腫瘤活性,毒素小分子有很強的細胞膜滲透能力,在ADC殺傷癌細胞后能釋放并殺死附近的癌細胞,產生旁觀者效應,有效克服腫瘤細胞的異質性。
3.信立泰雙抗獲批心衰新臨床。信立泰宣布,旗下美國公司Salubris自主研發、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NRG-1融合抗體JK07獲FDA批準,即將在美國開展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HFpEF(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適應癥的I期臨床。信立泰同時宣布,JK07在美國用于HFrEF(射血分數減少的心衰)的I期臨床試驗第一劑量組已揭盲,并取得早期的初步試驗數據。目前,第二劑量組的入組工作正在開展。
4.以明生物LILRB2抗體國內報IND。以明生物治療用生物制品1類新藥IO-108的臨床申請獲CDE受理。IO-108是國內首個申報臨床的LILRB2抗體。在臨床前研究中,用IO-108處理含髓系細胞的多種人源原代免疫細胞系統,可以增強其對與抗腫瘤免疫相關的多種刺激的促炎反應。IO-108與標準免疫療法和/或其它促免疫生成的療法聯用具有協同抑制腫瘤的潛力。在美國,IO-108已進入Ⅰ期臨床開發。
5.恒瑞第31款大分子新藥報IND。恒瑞醫藥1類新藥SHR-1918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獲NMPA受理(受理號:CXSL2200122)。SHR-1918具體的靶點和適應癥尚未透露,此次為該品種首次申報臨床。目前,恒瑞醫藥已申報31款大分子新藥,包括16款單抗、6款ADC新藥、2款細胞因子(IL-2、IL-15)和2款雙抗(PD-L1/TGFβ、PVRIG/TIGIT),另有5款尚未公開。
6.中國醫藥獲輝瑞新冠藥代理權。據輝瑞醫藥官方微信消息,輝瑞與通用技術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醫藥”)達成合作,就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Paxlovid簽訂供應協議。中國醫藥將在協議期內負責Paxlovid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商業運營。雙方協議履行期限為2022年度,協議生效日為2022年3月9日。
國際藥訊
1.2022年在美專利到期藥物TOP10。日前,外媒Fierce Pharma公布了2022年在美市場專利到期的10種藥物,它們分別為BMS的Revlimid(來那度胺)、羅氏Lucentis(雷珠單抗)、優時比Vimpat(拉科酰胺)、禮來Alimta(培美曲塞二鈉)、艾伯維Restasis(環孢素)、武田Velcade(硼替佐米)、Endo International公司Vasostrict(加壓素)、BMS的Abraxane(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勃林格殷格翰Pradaxa(達比加群酯)、艾伯維Combigan(酒石酸溴莫尼定/馬來酸替莫洛爾)。
2.拜耳申請擴大Nubeqa適應癥。拜耳與Orion公司聯合開發的口服雄激素受體抑制劑Nubeqa(darolutamide)日前已向FDA和EMA提交補充新藥申請,擬聯合多西他賽用于治療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在一項Ⅲ期臨床ARASENS中,與雄激素剝奪療法聯合多西他賽相比,Nubeqa、雄激素剝奪療法聯合多西他賽可顯著降低32.5%的死亡風險。此前,Nubeqa已在歐美獲批用于治療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
3.賽諾菲長效血友病A療法Ⅲ期臨床成功。賽諾菲與Sobi聯合開發的長效血友病A療法efanesoctocog alfa(BIVV001)在治療12歲以上嚴重血友病A患者的關鍵Ⅲ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與此前接受的凝血因子VIII預防性治療相比,每周一次efanesoctocog alfa在預防出血方面表現出優效性,52周內中位年出血率為0,平均年出血率為0.71。efanesoctocog alfa耐受性良好,沒有發現針對凝血因子VIII的抑制物出現。
4.輝瑞新冠口服藥開展兒童臨床。輝瑞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日前在6-17歲兒童中啟動一項Ⅱ/Ⅲ期臨床,評估用于治療COVID-19癥狀、確診感染但未住院以及有患嚴重疾病風險的兒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Paxlovid此前已獲FDA緊急使用授權(EUA),用于12歲及以上、體重至少88磅的高危人群,但該決定是基于18歲以上人群的臨床試驗數據做出的。Paxlovid目前已在全球多個國家獲得授權或批準,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達到220億美元。
5.Pretzel擬開發線粒體基因療法。Pretzel公司靶向線粒體DNA的堿基編輯基因療法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臨床前研究積極結果。研究人員利用AAV載體將堿基編輯系統遞送到小鼠的心臟細胞中,并對產生突變的線粒體基因進行編輯。Pretzel公司希望通過直接靶向線粒體DNA,針對線粒體疾病的根源開發顛覆性療法。目前該公司已完成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ARCH Ventures Partners,GV,以及劍橋大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哥德堡大學的風投部門。
6.默沙東Keytruda組合遭英國NICE拒絕批準。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針對默沙東PD-1療法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發布一份指導草案,拒絕批準Keytruda聯合化療用于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患者。NICE認為Keytruda成本效益估計值高于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的標準;同時希望提供更多關于Keytruda+化療與Tecentriq+化療之間的對比數據。此前羅氏PD-L1療法Tecentriq聯合化療治療mTNBC已被納入NHS體系。
醫藥熱點
1.天津首個HPV醫防融合門診開診。3月8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婦產科HPV疫苗接種及宮頸病變診治一體化門診開診揭牌。這是天津市首家三級甲等醫院中實現集HPV疫苗接種、宮頸癌篩查、宮頸病變診治及科普宣教為一體的醫防融合門診,可提供接種前的咨詢和篩查服務;為接種后的女性建立隨訪篩查檔案,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務;對于已診斷為宮頸病變及宮頸癌女性提供規范診療及隨訪管理。
2.推行新生兒聽力及基因聯合篩查。2022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雷冬竹呼吁關注聽障兒童,建議由政府支持醫院開展耳聾基因普及篩查工作,將新生兒聽力及基因聯合篩查列入新生兒必查項目,檢測費用納入醫療保險報銷范疇。同時,對篩查出來的患兒,由財政、醫保、殘聯、民政、社會慈善多方提供治療康復保障。
3.歐洲出現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混合毒株。當地時間9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法國、荷蘭和丹麥出現了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混合毒株,但檢測到的數量很少。世衛組織正對其進行監測,目前看來該重組毒株導致疾病的嚴重性沒有變化。
4.人類歷史上首個豬心臟移植病患死亡。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發布消息稱,57歲的晚期心臟病患者David Bennett在今年1月7日成功接受豬心臟移植約兩個月后,已于3月8日去世。轉基因豬的器官一直是異種移植研究的重點,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工程修飾動物基因,再輔以移植后使用的免疫抑制藥物,使動物器官更容易在人體內發揮作用。據悉,在供體豬中,研究人員針對豬心臟進行了10個獨特的基因編輯。
5.默沙東調整中國組織架構。默沙東中國日前設立2個新職務——數據保護官和首席轉型官,并將數字化互動與轉型和商業運營部門合并,成立業務卓越新部門,將商務運營和大客戶管理部門合并,成立商業卓越新部門。其中數據保護官由首席數字官(CDO)、中國副總裁崔曉玲擔任,負責處理公司內外部數據及個人信息。首席轉型官由張穎擔任,負責實現公司戰略目標,領導和推動企業轉型。
評審動態
來源: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