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fā)
嘉峪檢測網 2021-05-15 08:37
樹脂填充物已被有效地應用于牙科,以處理近牙面的非空洞齲損。在本研究中,我們研制了一種新型的離子液體微膠囊(MC-IL)樹脂填充物,并分析了其性能。在合成MC-IL后,分析了其粒徑、形貌和解聚效果,并評估了其極限拉伸強度、接觸角、表面自由能和細胞毒性。結果表明,此方法是改進牙科修復材料的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
研究內容簡介
齲齒病是世界范圍內的一種高度流行的疾病,會導致疼痛、牙齒組織或牙齒的喪失,并對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使用樹脂填充物是治療淺表近端齲損的一種方法。填充物是一種光固化樹脂,可以封閉病變的多孔,以及病變體內部和其表面。與密封劑相比,樹脂填充物的流動性更高,而且不需要在近側牙齒區(qū)域進行額外的牙齒分離臨床步驟,從而減少手術時間并提高患者舒適度。
盡管樹脂填充物通過抑制齲齒病進展顯示出臨床上顯著的結果,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并未見好轉(9-33%)。常見的用于配制修復材料的甲基丙烯酸酯,不具有抗菌活性。抗菌特性可以通過減少生物膜的形成來改善對牙釉質齲的預防,抗菌劑已被添加到樹脂填充物中,以改善其生物學特性并增強其保護作用。
具有攜帶ILS的藥物輸送系統(tǒng)的牙科樹脂的設計有著可靠的物理化學和抗菌性能的優(yōu)勢。然而,目前還沒有關于ILS包埋在牙科材料中的報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合成離子液體(MC-IL)1-正丁基-3-甲基咪唑雙(三氟甲磺酰基)酰亞胺(BMI.NTf2)微膠囊,并評價MC-IL的加入對實驗樹脂滲透劑的物理、化學和細胞毒性性能,從而提出一種改進牙科修復材料的方法。
圖1 離子液體的合成
該方案展示了離子液體(IL)BMI.NTf2合成的三個步驟,并證明了IL的分子結構。
圖2 離子液體(MC-IL)負載微囊的合成
該方案展示了從混合溶液到干燥過程中合成MC-IL的步驟。解決方案的顏色用粉色、灰色和紅色表示,以便更好地進行視覺表征。然而,所有的溶液在試劑溶解后都是無色的。在工藝結束時得到白色粉末,然后以不同濃度加入到樹脂滲透劑中。圖中添加了部分粉末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以說明微膠囊形成了具有所示形貌的粉末。該方案還在圖的底部描述了微囊的形成及其組成。
表1 干濕分析中MC-IL的第10、5、90個百分位數
表1顯示了合成的MC-IL在干分散體中以及與水接觸15分鐘(T1)和30分鐘(T1)后的粒徑分布(直徑)百分位數。分析是用激光衍射法進行的,結果以微米(μm)表示。
圖3 激光衍射法進行粒度分析
在圖像3(A)中,灰色實線表示干燥分散體中的顆粒大小分布。實心黑線表示MC-IL粉末與水接觸15分鐘(T1)和30分鐘(T7)后,使用水作為分散介質的解聚分析中的粒度分布。黑色虛線表示粉末與水接觸30分鐘后,使用水作為分散介質的解聚分析中的粒度分布。在圖像B中,插圖顯示了HPMC的聚合鏈的塑化效應可能是如何發(fā)生的,直到HPMC的損失和納米膠囊從微囊中釋放。
圖4.合成的MC-IL的SEM圖像
SEM分析證實了通過激光衍射分析顯示的顆粒的微米級尺寸。此外,因為在干燥過程,其表面有不規(guī)則的地方,導致在SEM中可以觀察到呈雙凹盤狀,具有凹陷和皺縮的外觀的顆粒。
表2極限抗拉強度,與水或α-溴萘的接觸角以及表面自由能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值
除了機械性能外,還測試了實驗牙科樹脂的表面性能。有機樹脂的改性可以改變聚合物的接觸角和超臨界流體力學性能。本試驗基于復合固體-液體-空氣之間形成的接觸角,其中固體表面由聚合樹脂滲透劑組成,液體為蒸餾水或α-溴代萘。與對照組相比,加入10wt%的MC-IL使樹脂浸潤液的接觸角增大,SFE降低。較高的接觸角和較低的SFE使材料不太容易被濕。這一特點很有趣,因為聚合物具有較高的疏水性和較低的潤濕性,可能有利于口腔環(huán)境中的水解穩(wěn)定性。
圖5 圖(A)為檢測細胞毒性的方法
圖(B)為細胞毒性試驗后各樹脂填充物組細胞活力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值
細胞毒性結果如圖5所示。所有細胞存活率的平均值均超過90%。2.5wt%MC-IL為109.68(±0.52)%,10wt%MC-IL為91.23(±1.72)%。所有組的平均值和中位數均在90%以上,表明對人體細胞沒有細胞毒性作用。HPMC是微囊周圍較外層的一層,對所裝載的成分形成擴散屏障,延長藥物釋放。
圖6 MC-IL干燥過程示意圖
在干燥過程中,將加入HPMC分散體的合成顆粒懸浮液進行噴霧干燥。迷你噴霧干燥機的設備霧化器產生噴霧液滴,液滴通過熱空氣干燥。生成的每個液滴都由MC-IL、HPMC、丙酮和水組成。HPMC增加了配方的粘度,與高溫接觸時,它會迅速干燥,在液滴周圍形成一層薄薄的干膜。由于較高的外部溫度和較高的內部壓力,部分干燥液滴內的殘余液體通過毛細作用被提取。
使用甲基丙烯酸酯衍生材料合成微膠囊,有助于與用于配制樹脂滲透劑的甲基丙烯酸樹脂相容。使用了兩種兩親性表面活性劑,因為聚山梨酸酯80是極性的,而山梨醇單硬脂酸酯是非極性的。這種親水/疏水性質的變化有助于賦予顆粒的形狀和穩(wěn)定性。MC-IL的合成路線重現性好,平均粒徑為1.6 4(±0.0 8)μm,激光衍射分析也顯示出單峰行為和較窄的粒徑分布范圍,如低多分散指數(SPAN=1.0 2±0.0 3),表明顆粒在干粉中是均勻的。干燥環(huán)境中的粒度分布在微米尺度上呈現單峰。然而,當分散在水中時,輪廓是不同的,形成了兩個峰。對水介質中顆粒的研究(解聚分析)更好地揭示了顆粒的尺寸分布,表明粉末是由不同尺寸的納米顆粒組成的,而不僅僅是微米顆粒。
在樹脂基體中加入顆粒可能會改變聚合物的力學行為。在低粘度的樹脂材料中,填料濃度通常高達15wt%,以在脫礦釉質部位獲得優(yōu)異的粘度和滲透性。在初步研究之后,將MC-IL從2.5%添加到有機基質中的10wt%。作者觀察到,無論顆粒濃度如何,只要處理得當,滲透劑都會保持不變。MC-IL的加入沒有改變材料的力學行為。
總體而言,MC-IL的摻入改變了樹脂滲透劑的表面性質,而不影響聚合物的拉伸強度和細胞毒性。MC-IL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策略來改進修復和微創(chuàng)牙科治療材料。
來源:BioactMater生物活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