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預警 > 欄目首頁
近日,廈門大學孫世剛院士團隊和寧德時代新能源魏奕民博士等人圍繞高鎳材料NCM811氧釋放現象,針對NCM811在過充條件下進行了多尺度分析,模擬了突發的大電流充電行為導致電池電壓急劇上升的過程。
2023/02/07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Gregory Offer課題組、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課題組和法拉第研究所的Billy Wu 聯合殼牌石油公司的研究人員發表文章,該文章從材料層級到系統層級全面綜述了影響鋰離子電池快速充電的因素、快充現存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法。
2023/03/0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近日,沈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2024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其中38批次電動自行車(流通領域)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95%;2批次電動自行車充電器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20%。
2024/12/07 更新 分類:監管召回 分享
2024年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GB 39752-2024《電動汽車供電設備安全要求》和 GB 44263-2024《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安全要求》,將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實施。
2025/05/29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
本文作者固定正極負載量,改變負極負載量,設計不同N/P比(1.01、1.08?和?1.15),分析不同組別電池對初始性能、充電性能、放電性能(不同倍率、不同溫度)、高溫存儲、循環性能及安全性能等的影響,以確定最佳N/P比,為高性能鈉離子軟包裝電池設計提供理論及數據支撐。
2025/05/30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共發現1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項目涉及容量12批次不合格,占不合格總數的70.6%;低溫起動能力4批次不合格,占不合格總數的23.5%;耐振動能力、充電接受能力、防爆能力和高倍率放電能力各有1批次不合格,分別占不合格總數的5.9%。
2015/01/13 更新 分類:監管召回 分享
《聯合國危險物品運輸試驗和標準手冊》中的第3部分38.3條款,即為通常所說的UN38.3,這是聯合國針對危險品運輸專門制定的規章,要求鋰電池在運輸前必須通過高度模擬、高低溫循環、振動試驗、沖擊試驗、55℃環溫下短路試驗、撞擊試驗、過度充電和強制放電試驗。
2016/10/31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
鋰電池產熱的影響: 1. 放電/充電過程,特別是大倍率充放時會產生大量熱量; 2. 內部熱量聚集,會引起內部溫度升高; 3. 影響電池材料熱穩定性,并發生性能衰退; 4. 影響電動汽車的經濟性和適用性,由此引發的安全性和地壽命等存在制約; 5. 低溫下啟動內部極化大,瞬時發熱量會造成電池的不可逆損失。
2019/08/29 更新 分類:檢測案例 分享
過去三十年,牙科材料發展迅猛,變化速度堪比IT行業。一個美國的老牙醫曾跟我說,他是30年前牙科學院畢業的,如果畢業后他不再學習新技術,那么他今天在診所將不能做任何事情。作為牙醫,不但要辛勤的給病人看病,還需要花時間給自己不斷充電。 研究表明,補牙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四個因素:牙醫本身的技術,病人自身情況,牙科材料的好壞,以及臨床方案的選擇。
2020/08/27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電動汽車行駛里程受單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限制,決定于電極化學和工作條件,如正、負極選擇,充電倍率和截止電壓等。實際應用中,負極的尺寸需要配合正極容量,因此正極決定了鋰離子電池容量,稱為“正極限制”。下一代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正極可能采用NMC811材料,但是由于材料顆粒有缺陷,其性能損失嚴重,因此研究缺陷顆粒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義。
2020/12/25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