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6-06-01 00:06
IE是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 ring)的英文簡稱,起源于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泰勒的工作研究,之后與吉爾布雷斯的動作研究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工業工程。
IE是通過靈活應用各種應用科學及、管理學和社會學知識,持續改善工作品質和工作效率,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力,提升作業效率,消除浪費,強化企業盈利能力,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因此,簡單地說,IE代表了合理化及改善的意義。
IE手法以人的活動為研究對象,強調尊重事實,運用科學的工具和方法對整個生產系統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并進行合理化改善,最后實現作業標準化。
IE七大手法的歸納有很多版本,其中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為:防錯法、動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機法、雙手法和抽樣法。
1
防錯法
又稱防呆法、防愚法、愚巧法(Poka-yoke),其意義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錯事。防錯法主要探討如何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夠具體實現。
動改法
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更有效率,不要蠻干。
流程法
通過對作業流程和產品工藝流程進行分析,尋找非增值活動,并對其進行去除或改善,從而達到提高作業效率、消除浪費、降低成本的一種改善方法。
五五法
借著質問的技巧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在改善時可以借用5W1H來進行質問。
發現問題是改善的前提,而保持懷疑的態度是發現問題的基礎,沒有懷疑就沒有發現。然而懷疑不是籠統的抽象思維,而應該是具備系統性和方向性的,如果沒有采用系統化的技巧,往往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
人機法
又稱“人機配合”,是通過對工序作業進行時間研究和方法研究,實現操作人員、操作設備和工具的科學配合,從而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作業效率,降低工時浪費,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的工作分析方法。
改善之基本原則:
A.平衡小組之工作量。
B.增加機器使用的比率。
C.減輕負擔最重的人員之工作。
D.刪除不必要的步驟。
E.合并各步驟。
F.使每一步驟容易進行。
雙手法
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之地方。
改善之基本原則:
A.將步驟減至最低。
B.安排最好的順序。
C.結合可能的步驟。
D.使每一動作盡量簡單。
E.平衡雙手的工作。
F.避免用手持住。
G.工作場所應考慮人體工學。
抽樣法
借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
抽查法的益處:
1.觀察時間短,并可觀測數部機器或操作人員之狀況。
2.人力、體力及物力之節省。
3.觀測人員不需具備太高深的技術人力。
4.調查時間較長,其結果較為客觀可靠。
5.被觀測對象的干擾次數較少時間較短。
品管(QC)七大手法較著重于對問題的分析與重點的選擇,但對如何甲乙改善則較少可應用。
改善(IE)七大手法較著重于客觀詳盡了解問題之現象,以及改善方法的應用的應用,以期達到改善的目標。
有了“改善(IE)七大手法“正可彌補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達到相輔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正為落實也更容易實現。同時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大手法亦可單獨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發掘問題的技巧之故。
嘉峪檢測網整理編輯,轉載須注明出處
來源:嘉峪檢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