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5-26 09:13
注射劑是指原料藥與事宜的輔料制成注入人體的無菌制劑。在產品研發初期需根據原輔料特性選擇合適的溶劑及附加劑,以滿足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等。
1、注射劑常用溶劑
(1)制藥用水
2025年版中國藥典將制藥用水分為飲用水、純化水、注射用水、滅菌注射用水。
1)制藥用水的原水通常為飲用水:飲用水是天然水通過凈化處理所得的水,除另有規定外,可作為重要飲片的提取溶劑。
2)純化水:純化水通常是通過反滲透法、離子交換法、蒸餾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制藥用水。純化水不含任何添加劑,可作為實驗用水、普通藥物制劑溶劑、口服或外用制劑的溶劑或稀釋溶液。純化水中雖然經過嚴格工藝生產出來,但是仍然存在較多離子和有機物,且有內毒素及微生物風險,不得用于配制或稀釋注射劑。
3)注射用水:注射用水通過純化水蒸餾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劑,可作為注射劑、滴眼劑的溶劑或稀釋劑,亦可用于生產系統的清洗溶劑。注射用水必須通過內毒素及微生物檢查。
4)滅菌注射用水:滅菌注射用水常作為注射用無菌粉末的溶劑或注射劑的稀釋劑,一般按照藥品的批準文號管理。
(2)注射用油
有些原輔料疏水性較強,不易溶于水,常用注射用油作為溶劑。常用的注射用油包括麻油、茶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橄欖油等,經過精制后可用于注射,需要注意的是注射用油的質量應符合中國藥典要求。
(3)其他注射用溶劑
除了注射用水和注射用油外,丙二醇、聚乙二醇、丙三醇、甘油等亦可以作為注射劑溶劑。
1)乙醇:乙醇作為注射劑溶劑濃度可達50%,可與水、甘油、等混溶,例如氫化可的松注射液中含有乙醇,可用靜脈或肌內注射,但乙醇濃度過高可能有溶血或疼痛感,一般不建議超過10%。
2)丙二醇:丙二醇常與其他溶劑(水、乙醇、甘油)混合,作為復合溶劑,含10%-60%,已廣泛用于注射劑中。例如治療癲癇的苯妥英鈉注射液中含40%丙二醇,含丙二醇溶劑一般用于肌內注射和靜脈注射。不過肌內注射和皮下注射會有局部刺激性。
3)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化學穩定性很好,聚乙二醇300和聚乙二醇400均可以作為注射劑溶劑,但是有文獻報道聚乙二醇300的降解產物有引起腎臟病變的風險,故聚乙二醇400更加常用。例如塞替派注射液使用聚乙二醇400作為溶劑。
4)甘油:甘油又稱丙三醇,可與水或醇任何混合,但是在脂肪油和揮發油中不能溶解。甘油本身黏度和刺激性較大,不單獨作為注射劑的溶劑,常用濃度為1%-50%。例如普魯卡因注射液的溶劑為甘油的復合溶劑:95%乙醇占比20%、甘油占比20%、注射用水60%。
2、注射劑用附加劑
在注射劑中除主藥外,還需要根據制備、貯藏、運輸及使用需求添加其他物質,以增加注射劑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這類物質統稱為注射劑的附加劑。
附加劑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①增加藥物的穩定性;②增加藥物的溶解度;③調節藥物的滲透壓;④對于需控制微生物的多劑量使用產品,還需兼顧抑菌性能;⑤減輕疼痛或刺激性;⑥調節pH;⑦對于凍干產品,添加附加劑還有助于外觀美觀,提高復溶效率等。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劑選擇極其濃度應對機體無毒性,并對主藥及產品中其他輔料無配伍禁忌,不影響主藥的含量測定及產品的療效。
筆者查閱文獻,結合個人經驗,梳理了注射劑常用附加劑及其使用濃度,以為研發同仁提供參考。常見附加劑見下表。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典(2025年版)
[2]藥劑學(2023年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3]難溶性藥物制劑技術(美國CRC出版社)
[4]藥學專業知識(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