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5-07 18:39
紫外線輻射消毒
紫外線(ultraviolet ray,UV)是在可見光紫端的外側不可見光線,是一種電磁波,波長100-400nm。可進一步劃分為A射線、B射線和C射線(簡稱UVA、UVB、UVC),波長范圍分別為400-315nm、315-280nm、280-100nm。在消毒學中,主要使用的是UVC,波段280-200nm,在280-250nm 波段殺菌能力最強。紫外線滅菌燈的波長為253.7nm。
1.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
紫外線消毒具有殺菌譜廣、對消毒物品無損害、無殘留毒性、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等優點。但是紫外線輻射只能殺滅物品表面的微生物。殺菌效果比較:細菌繁殖體>病毒>抗酸桿菌>細菌芽孢>真菌孢子。
2.作用機制
紫外線主要破壞微生物的核酸,同時也作用于蛋白質、酶等其他物質。研究表明,紫外線主要被微生物的核酸吸收,對脫氧核苷酸(DNA)和核糖核苷酸(RNA)都發生作用,導致其被破壞。
對DNA的作用是由于DNA核苷酸的堿基受紫外線照射后被破壞,從而導致微生物死亡。主要是胸腺嘧啶二聚體(TT)的形成,還有胞啶二聚體(CC)、胞嘧啶胸腺二聚體(CT)的形成。這些二聚體的形成是導致微生物滅活的直接原因。
紫外線照射后破壞RNA造成的后果不如破壞DNA那么嚴重,但對RNA病毒,發生在mRNA和tRNA上的變性,是造成微生物滅活的主要原因。
3.常見應用對象
適用于空氣、表面、飲用水、污水、血制品中的微生物,不適用于表面粗糙、結構復雜、污染嚴重的物體表面的消毒。
4.使用注意事項
物體表面消毒時,應使消毒物品充分暴露于紫外線下;空氣消毒時,關閉門窗;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清潔,每周用75%乙醇濕巾擦拭1次;紫外線消毒燈使用的時候,需要消毒的環境中最好不要有人進入,進入消毒環境的時候,應先將燈關掉,或佩戴好護目鏡等防護裝備后再進人,以保證自身安全。
超聲波消毒
超聲波是一種特殊的聲波,由超聲波發生器產生,常用的有3種類型:機械性超聲波發生器、磁致伸縮式超聲波發生器和壓電式超聲波發生器。超聲波雖有殺滅微生物的能力,但殺菌能力較弱,可用于輔助消毒。
1.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
超聲波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不僅與超聲波的頻率和強度有關,還與微生物本身的結構和功能狀態相關。超聲波對某些低濃度的微生物殺滅效果明顯,比如大腸埃希菌、巨大芽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這些在超聲波的作用下可以被完全破壞。超聲波還可以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狂犬病毒、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等,但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的殺滅作用較小,對白喉毒素等則完全沒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超聲波與其他消毒方法協同作用可以增加消毒效果。
2.作用機制
超聲波對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分為以下幾點:①機械效應;②化學效應;③空化作用;④生物學作用,其中空化作用是超聲波的主要作用。空化指的是在超聲波機械振動的作用下,液體內部亞顯微氣泡發生定向擴散而趨向增大,當氣泡增大到與超聲波的波長相近時,發生共振。空化作用隨著超聲波頻率的增加而減少,最終消失。超聲波會增加化學反應的速率、分離化合物、氧化分解,改變沸點等,還可以使高聚化合物解聚,使淀粉發生變化,這些化學作用是其他消毒方法中沒有的。
3.常見應用對象
由于超聲波單獨殺菌能力不足,所以應用并不廣泛,但是和其他消毒協同作用備受關注。研究表明,物理殺菌因子中,超聲波可與紫外線、熱力等協同作用,化學消毒中,超聲波可與戊二醛、過氧化氫、環氧乙烷和臭氧等協同作用這些協同作用的殺菌效果高于單獨使用一種消毒方法,并可減少消毒劑的作用劑量。
來源:芝罘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