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25-06-16 12:19
一、超聲波探傷校準重要性
在超聲波探傷過程中,聲速和探頭零點的校準至關重要。
這是因為探傷時所依賴的各種參數計算,如狀態行所顯示,都與聲速和探頭零點緊密相關。
未經校準的參數可能導致波形顯示不準確,進而影響對缺陷的判斷和評價。
▍ 聲速與探頭零點校準
校準聲速和探頭零點是確保探傷準確的基礎,
這些參數直接影響缺陷判斷。
▍ 聲程校準
保證聲程范圍正確顯示是探傷過程中準確信息獲取的關鍵。
聲程校準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它確保屏幕上能夠適當顯示出聲程范圍內的波形,從而為探傷人員提供準確的信息,助力他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直探頭校準
在超聲波探傷過程中,直探頭的校準是關鍵步驟之一。
根據已知的聲速和探頭零點情況,我們需要明確校準的具體操作。
如果聲速是未知的,那么首要任務是進行聲速的校準;而一旦聲速已知,我們就可以跳過聲速校準環節,直接在已知聲速的基礎上,利用一點法來進行探頭零點的校準。
▍ 已知聲速校準步驟
在已知材料聲速時,可以采用以下校準步驟:
將材料聲速設置為已知值。將探頭與校準試塊進行耦合。
設定閘門邏輯為單閘門模式,可以選擇進波報警或失波報警邏輯,并確保閘門能夠套住一次回波。
在此狀態下,聲程測量值即為一次回波處的聲程。
調整探頭零點,直至狀態行顯示的聲程測量值(S)與試塊的已知厚度相一致。此時所得到的探頭零點即為該探頭的精確零點。
▍ 未知聲速校準步驟
在未知材料聲速時,校準步驟較為復雜:
初步設定一個近似的聲速值。
將閘門邏輯調整為雙閘門模式。
將探頭與一個厚度已知且材質與被測材料相同的試塊進行耦合。
移動閘門A的起始點,使其與一次回波相交,并適當調節閘門A的高度,使其低于一次回波的最高幅值,同時確保閘門A不與二次回波相交。
同樣地,移動閘門B的起始點,使其與二次回波相交,并調節閘門B的高度,使其低于二次回波的最高幅值,同時保證閘門B不與一次回波相交。
調整聲速,直至狀態行顯示的聲程測量值與試塊的實際厚度相吻合。此時所得到的聲速即為該探傷條件下的精確聲速值。
將閘門邏輯重新設定為單閘門方式,測量一次回波處的聲程,并連續調整探頭零點,直至該處測得的聲程值也為50mm,這樣便確定了探頭零點為0.125us。
三、雙晶探頭校準
▍ 啟用雙探頭狀態
在進行雙晶探頭校準時,需要首先啟用雙探頭狀態:
在收發組內啟用雙探頭狀態。
根據當前的測試任務和所選探頭,設置好聲程和收發組的各種功能。
將探頭與標定試塊耦合,調節基本組中的探頭零點,使標定回波接近期望位置,同時確保二次回波在顯示范圍內可見。
▍ 調整聲速與探頭零點
接下來,通過調整聲速值和探頭零點,以確保準確測量:
在閘門組內打開雙閘門模式。
選擇前沿測量方式。
移動閘門A的起點與一次回波相交,但不得與二次回波相交。
同樣地,移動閘門B的起點與二次回波相交,并保證不與一次回波相交。
調整閘門高度,使其位于兩個校準回波前沿的同一位置。
改變聲速值,直至顯示出的標定試塊厚度與實際相符。
將閘門邏輯設置為單閘門方式,此時聲程測量的是一次回波處的聲程。
最后,調節探頭零點,使狀態行的聲程測量值與試塊的已知厚度相一致。
四、斜探頭校準
▍ 校準入射點
斜探頭校準的步驟與雙晶探頭相似,但需要特別關注探頭的入射點和聲波的傳播路徑。首先,使用IIW試塊或CSK-IA試塊來測定斜探頭的零點:
使用特定試塊確定斜探頭前邊緣位置,保證測量的精確性。
在校準入射點時,使用直尺量出探頭前端面與試塊R100mm弧圓心之間的距離,此距離即為探頭的前沿值。
▍ 校準探頭角度
探頭角度直接影響聲波入射方向,必須準確校準以確保測量精確:
對于用角度值標定的探頭,使用IIW試塊進行校準;而對于用K值標定的探頭,使用CSK-IA試塊。
在試塊上選擇與探頭標稱值相符的標尺,并將探頭放置在試塊上左右移動,使得反射體回波達到最高。
此時,入射點對應的刻度即為探頭的實際角度或K值。
▍ 校準材料聲速與探頭零點
通過標準試塊和小孔校準材料聲速和探頭零點,提升測量準確性:
在找到R100mm的最高反射波后,調整顯示范圍以顯示該弧面的二次回波。
選擇雙閘門方式,并調整A閘門與一次回波相交,B閘門與二次回波相交。
然后,調節聲速值使得狀態行中的聲程測量值(S)為100。此時得到的聲速值即為該材料的實際聲速。
保持上述測量狀態不變,將閘門方式改為正或負,并調節探頭零點使得狀態行中的聲程測量值(S)再次為100。此時得到的探頭零點值即為該探頭的準確零點。
此外,斜探頭的校準并不局限于使用標準試塊。理論可以通過已知深度的小孔來進行校準,但實際操作難度相對較大。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