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4-11-14 15:00
1、透明質酸鈉類產品管理類別劃分問題。
答:根據《關于醫用透明質酸鈉產品管理類別的公告》相關規定,若申報產品中含有的透明質酸鈉成分不具有藥理學作用,不可被人體吸收、不接觸真皮深層或其以下組織受損的創面且用于非慢性創面,按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分類編碼為14-10。
2、透明質酸鈉類產品需制定哪些性能指標。
答:透明質酸鈉類產品的性能指標建議包含以下幾項(包括但不限于):外觀、裝量(或尺寸、質量)、透明質酸鈉的含量、鑒別、粘度/黏度(如適用)、滲透壓、化學性能(如酸堿度、重金屬、紫外吸光度、PH值等)、溶血性鏈球菌溶血素(如適用)、乙醇殘留量、蛋白質含量、有害小分析物質殘留量、無菌(或微生物指標)、細菌內毒素等。
3、透明質酸鈉原材料需提供什么資料。
答:應明確透明質酸鈉原材料的來源,說明從動物組織提取還是通過微生物發酵法制備。應當提供相應生物安全性研究資料,可參考《動物源性醫療器械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7年修訂版)》開展相關研究或提供原材料供應商出具的生物安全性證明性資料。
4、如何驗證透明質酸鈉類產品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
答:應考察滅菌(除菌)方法等工藝過程對于產品的影響。環氧乙烷遇水后可形成有毒的乙二醇,影響產品性能,該方法不適用于含水的透明質酸鈉創面敷料產品滅菌;采用輻照滅菌,可能會降低終產品中透明質酸鈉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應選用適宜的參數進行滅菌確認;其他可采用濕熱滅菌或無菌加工技術等。對采用無菌加工技術的,如過濾除菌,應明確除菌工藝(方法和參數)和保證水平,并提供確認報告。
來源:上海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