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24-10-28 19:18
依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 年修訂)的相關標準與要求,以疫苗生產中所涉及的生產要素為研究對象,分別對物料、人員、設施、設備 4 個生產關鍵要素進行深入探討,旨在保證疫苗生產過程中避免污染和差錯,保證疫苗生產的產品質量,為疫苗的生產操作提供更多具備指導意義的基礎理論與工作方法。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觀念的不斷提升,行業對于藥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不再是單純地追求藥品療效問題,而是更加注重藥品的品質。如今在制藥裝備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中藥制劑的生產過程中仍存在粘性、水分、混合均勻性、裂片、破片等問題亟待解決。為進一步提升中藥制劑的工藝水平,企業需要有針對性地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收集整理,通過研究分析找出影響工藝的根源,并探索正確合理的解決途徑。
1、物料的質量控制要點
在疫苗生產的過程中,物料的使用將影響到疫苗產品的最終質量。為保證最終疫苗產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在疫苗生產管理過程中,對于物料的質量控制應從源頭開始抓起,再到各生產環節的使用,全過程均需要進行生產質量的控制。
1.1 物料污染的生產質量控制
在疫苗生產的過程中,一個生產批次的物料可能會在不同的生產環節中使用,或者同一個批次疫苗產品會使用到不同批次的生產物料,這樣就會導致這些生產物料在不同的生產工藝環節中混合,這樣就可能會造成污染或者交叉污染的風險,導致一些工業微生物傳播到不同的物料產品中。
為保證疫苗生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疫苗生產的企業需要建立質量檢測制度和有效性驗證的制度,以確保物料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ood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的要求。
1.2 物料的檢測驗證
在疫苗生產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物料的產品質量,質量檢定過程中可以使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技術檢測物料中的工業微生物的存在。對于物料的檢測驗證,疫苗生產企業需要制定相關的內控標準,物料滿足相關標準才能夠投入生產使用。
1.3 物料的提純
在疫苗生產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物料常包含細胞培養基、牛血清、發酵劑等,這些物料在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夾雜著其他的工業微生物,或者在某一個生產的環節中發生性能變化,從而導致最終產品質量的影響,所以對物料進行提純是十分有必要的。
2、人 員
在疫苗生產過程中,人員是潔凈區中移動的污染源,同時也是最大的污染源。因為人員的移動和無菌操作過程中包含著許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人員的生產管理顯得很重要。
2.1 人員的培訓
根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要求,疫苗生產人員在進入無菌生產區域前,應進行相關的法規知識、無菌操作技術、行為操作規范、正確更衣程序等知識的培訓,培訓應進行記錄和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疫苗的無菌操作,后期在疫苗的生產活動中還需進行檢查監督。
2.2 人員的無菌操作
在人員進行培訓合格后,可進入疫苗生產車間進行相關的無菌生產操作活動。潔凈服、無菌手套的正確穿戴可以使操作人員與物料、生產區域形成一道隔離屏障。人員在進行移動時應緩慢進行,遠離空調系統送風的單向氣流,采用不影響潔凈度控制的操作進行疫苗生產。
2.3 人員的監控
疫苗生產的人員包括無菌操作人員、質量檢定人員、設施設備保障人員,對于人員的資質應確認為一致。人員需要建立標準的監測程序和制度,對操作者手套、潔凈服、區域空間的微生物進行采樣與監測,并對采樣數據結構進行分析,如有不良趨勢需及時進行調查與控制。
3、疫苗生產車間的設計
3.1 車間的設計
疫苗生產車間的設計應順應對于疫苗產品的工藝流程,布局合理,便于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
3.2 人員流動的合理布置
人員流動在進入疫苗生產車間時,應進行洗手、更衣和相應的凈化程序,防止造成污染與交叉污染,通常不同潔凈級別的生產區域應進行不同的更衣程序[1]。
(1)一更衣:人員從室外進入疫苗生產車間的一般區域,更換一更衣、一更鞋,進行一更衣后,人員可進入包裝區、儲存區;
(2)二更衣:人員從一般區域進入C 級、D 級潔凈區,進行二次更衣和二次更鞋,目的是在人員與區域之間建立一道隔離屏障,確保產品不會被污染,進行二更后人員可以進入清洗區、配液區、細胞區、病毒區等區域;
(3)三更衣:人員從 C 級、D 級潔凈區進入 A 級、B 級潔凈區,進行三次更衣和三次更鞋,二次佩戴無菌手套和鞋套,穿著連體衣,佩戴眼罩,進行三更衣后人員可以進入罐裝區等區域。
3.3 物流的合理布置
物料的流動過程中會導致空氣流動的變化,產生塵埃粒子與微生物,為控制潔凈室的潔凈度,需要設置專門的物流通道,并且布置在生產區域的合理位置。
(1)物流通道:物流通道用于物料的日常傳遞,有緩沖室,可以在物流通道進行緩沖、拆包、稀釋后再進入潔凈區;
(2)傳遞窗:用于潔凈區域與非潔凈區域之間物品的傳遞,減少傳遞產生的污染。
4、生產工藝設備
疫苗生產所使用的工藝設備需滿足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要求,符合相對應疫苗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生產過程中避免因設備而造成對疫苗生產的影響。
4.1 生產設備的功能設計要求
依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相關要求,對于生產設備的設計要求有以下 5 點:
(1)凈化潔凈功能。生產設備不對生產區域環境及疫苗產品造成污染,這樣的設備有層流罩、傳遞窗、潔凈工作臺等;
(2)就地清洗(CIP)功能。在生產設備完成相關的生產工作后,對設備內的物料進行就地清洗是一個避免造成污染、交叉污染的必要環節。與傳統的人工清洗進行對比有如下幾個優點,①無需拆卸設備,提升清洗效率;②自動化清洗,減小清洗難度;③高效清潔,避免污染;④節約資源,降低清洗成本。這樣的設備有配液罐、發酵罐、廢水滅菌罐等;
(3)自動控制功能。疫苗生產設備需要具有連續性且工序傳輸時間最短的功能與要求,設備的自動控制功能,能夠實現設備的聯動控制與操作;
(4)在線監測功能。疫苗生產設備應具有在線監測功能,發現異常能夠第一時間反饋到生產管理者,從而避免了生產環節的差錯,在線監測的數據還可以對生產環節的操作進行追溯;
(5)安全防護功能。疫苗生產設備應具有防水、防過載、防漏電、防爆等功能,壓力容器的設備還需要配有安全閥。設備的安全防護功能完善,才能提高設備的可靠性,這也是保證產品質量的一項基礎保障[2-3]。
4.2 生產設備的結構設計要求
依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相關要求,對于疫苗生產設備的結構設計要求是不得對產品的性質、純度、質量產生影響,具體的要求為外形整潔,內部便于清潔,內部結構便于物料的流動,對于與物料相接觸的結構件需要保持潔凈。
4.3 生產設備的驗證
依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相關要求,設備驗證是保證設備能夠正常使用的一個技術標準與要求,這也是保證設備性能滿足產品工藝產能要求的評判 [4]。
5、結 語
綜上所述,在疫苗的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的控制對疫苗產品的最終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基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相關標準與要求,以及疫苗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的設計與特點,研究疫苗生產過程生產要素的種類和標準,研究各生產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對各生產要素的質量控制與生產管理,對物料、人員、設施、設備 4個生產關鍵要素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為疫苗的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楊紅斌,朱毅,杜有徑,等 . 節能理念在某生物疫苗生產廠房設計中的運用 [J]. 中國科技縱橫,2024,(01):44-46.
[2] 平麗芬,朱毅 . 淺析實驗室危化品試劑的安全管理 [J]. 機電安全,2023,(05):13-15.
[3] 平麗芬,林小瑞,朱毅,等 . 制藥企業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應用與實 踐 [J]. 現 代 職 業 安 全,2024,(05):101-103.
[4]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 年修訂)[S].2010.
來源:制藥工藝與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