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10-20 14:53
1.1選擇滅菌程序
對于濕熱滅菌來說,有兩種常用的滅種程序:飽和蒸汽滅菌程序和空氣加壓滅菌程序。飽和蒸汽滅菌程序通常用于多孔/堅硬裝載滅菌,空氣加壓滅菌程序通常用于液體裝載滅菌。下面對這兩種滅菌程序作簡要介紹:
飽和蒸汽滅菌程序
按滅菌前排除空氣的方式不同,飽和蒸汽滅菌程序分為脈動真空滅菌程序和重力置換滅菌程序。
Ø脈動真空滅菌程序
脈動真空滅菌程序在滅菌前通過機械真空泵將空氣從腔室中抽走,常用于難以去除空氣的多孔/堅硬裝載的滅菌,比如軟管、過濾器和灌裝機部件。滅菌程序開始之前,對裝載的處理很重要。如果每次抽真空至0.1個大氣壓,那么每個脈沖(抽真空-充蒸汽)將使滅菌柜內的空氣減少90%或者1個對數單位。三次脈沖可使滅菌柜內的空氣下降3個對數單位,有效地將空氣去除99.9%。為了使裝載處于正常狀態,可能另需正壓脈沖(充蒸汽至高于大氣壓,避免空氣進入腔室)。通過這個方法,提高去除空氣的效率,縮短平衡時間。在制定滅菌程序時,要準確地確定脈沖的次數和類型。
Ø重力置換滅菌程序。
重力置換滅菌程序的原理在于滅菌柜腔室中的冷空氣比進入的蒸汽重,冷空氣被從腔室頂部輸入的蒸汽往下排擠到腔室的底部,并通過腔室底部的排水管排出。蒸汽往往通過導流檔板或散流器輸至滅菌柜腔室。蒸汽注入腔室的速度非常關鍵,如果蒸汽進入過快或分布不合理,裝載的頂部或周圍可能會夾帶空氣層。如果進汽過于緩慢,空氣受熱而擴散入蒸汽中,從而使排除空氣更加困難。
重力置換滅菌程序排除空氣的效率低于脈動真空滅菌程序,對排氣比較困難的裝載而言,不建議采用這類滅菌程序。
空氣加壓滅菌程序
對于液體裝載滅菌,液體容器頂部常留有小部分氣體(空氣、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當液體被加熱時,頂部氣體膨脹,容器中的壓力隨之增大。冷卻階段,容器內的溫度高于容器外,容器內的壓力也會比腔室內壓力大。為保持容器的形狀和密封完好性,需空氣加壓,增大腔室的壓力,降低腔室和容器內的壓差。加壓滅菌程序通常采用無油壓縮空氣。通入腔室的空氣須先經過除菌過濾器過濾。為防止加入冷空氣會引起腔室內的溫度波動,空氣在通入腔室前要預熱。常見的空氣加壓程序有蒸汽-空氣混合滅菌程序(SAM)和過熱水滅菌程序。
Ø蒸汽-空氣混合滅菌程序
程序以空氣和蒸汽混合物為加熱介質。當蒸汽中加入空氣,產生高于一定溫度下飽和蒸汽壓的壓力,這種滅菌程序即為蒸汽-空氣混合滅菌程序。與飽和蒸汽滅菌相比,它的熱傳遞速率低。滅菌結束后,常見的冷卻方法是向滅菌柜夾套通入冷卻水,保持空氣循環冷卻。也可通過在裝載上方噴淋冷卻水使其降溫。
Ø過熱水滅菌程序。
過熱水滅菌程序是指在空氣加壓條件下,以過熱水為加熱介質進行滅菌。這個程序中,加壓是為了保持水在高溫下的液體狀態。
1.2多孔/堅硬裝載滅菌程序開發要素
多孔/堅硬裝載滅菌重現性和獲取無菌保證水平的最大風險是單個產品中可能夾帶的空氣,因此滅菌前,應確保充分地排除滅菌柜腔室和產品中的空氣,同時滅菌過程確保向滅菌柜提供干飽和蒸汽。通常多孔/堅硬裝載滅菌程序的開發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考慮:
裝載最冷點
在腔室熱穿透試驗前進行熱分布研究,畫出裝載的分布圖,確定滅菌品中適當的監控點位置,確定裝載中最難加熱的部位。
裝載的溫度測試應取最難加熱的物品(如質量大的、易包藏空氣的、長的軟管,或這類特性兼備的裝載物品)。作溫度分布圖時,要比較裝載類型對加熱的影響(如比較排除空氣的難易及大裝載加熱的難易程度)并將溫度探頭放置在最難加熱的位置。
裝載準備
多孔/堅硬裝載的準備方式可有多種,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示例:
Ø用可穿透蒸汽和空氣的包裝材料將裝載包扎(如不脫落纖維的紙或其他聚合包裝材料)
Ø加蓋但不封閉的桶/盒(如帶孔的不銹鋼桶/盒)
Ø將裝載放在靜止或旋轉桶式的容器中(如膠塞)
無菌生產中所用的物品必須加以包裝或包扎,以便在使用之前保持無菌狀態。包裝材料需考慮空氣及冷凝水的排除,避免微生物污染。
裝載方式
在運行確認后及性能確認前,要確認裝載的類型和方式,并有相應記錄。裝載方式的確定應考慮以下方面:
Ø裝載不能接觸腔室內壁。
Ø盡可能減小金屬容器平面間的接觸以及與滅菌車之間的接觸。
Ø為方便去除空氣及冷凝水,明確裝載物的方位并有相應記錄,如將桶倒置。
Ø質量大的裝載應放在腔室中較低的架子上,盡量減少冷凝水所致的裝載潮濕。
Ø控制滅菌柜中裝載物的數量,如果預期裝載物的量是變化的,則需確定最小和最大裝載量。
Ø如果確認表明物品的擺放位置不影響滅菌效果,那么裝載方式是可變的。
Ø應制定適當的SOP,便于相關操作人員執行操作。
運行參數
建立滅菌程序的關鍵要素是確定運行參數,以滿足滅菌工藝設計的目標并確定它們屬關鍵因素或重要因素。表1列出了建立多孔/堅硬裝載滅菌程序參數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表1 多孔/堅硬裝載滅菌程序主要參數
過程 |
參數 |
影響因素 |
全過程 |
夾套的溫度和/或壓力 |
夾套溫度不能超過或者明顯低于腔室的滅菌溫度。要控制溫度避免過熱或者過冷。通常系重要參數。 |
升溫階段 |
真空/脈沖的次數、范圍和持續時間(如果適用) |
它們決定去除多孔物品中空氣和達到適當平衡的時間。通常是關鍵參數。 |
充蒸汽的正脈沖次數、范圍和持續時間(如果適用) |
蒸汽的正脈沖是(滅菌前)創造裝載滅菌條件的有效方法。通常是重要參數。 |
|
腔室加熱時間 |
飽和蒸汽滅菌與所供的蒸汽相關,可設報警限,對非正常的加熱時間報警。 |
|
滅菌階段 |
滅菌時間 |
每個滅菌程序均需驗證,并需監控/記錄的關鍵參數。 |
溫度設定值 |
驗證過程中確認的關鍵參數。 |
|
獨立的排水或腔室溫度 |
每個滅菌程序均需驗證,并需監控/記錄的關鍵參數。 |
|
裝載探頭的溫度 |
這不屬控制參數,且在多孔/固體物品的滅菌中沒有廣泛應用。 |
|
腔室壓力 |
對飽和蒸汽滅菌而言,可用以確認飽和蒸汽滅菌的條件。可能是關鍵因素,這要根據控制系統的情況來定。 |
|
裝載探頭最低F0值 |
如采用裝載探頭,這是一個關鍵參數。 |
|
冷卻階段 |
干燥時間 |
下列因素可能會提高干燥效率:加熱、高真空、脈沖或這些因素的組合。裝載有特定的干燥要求時,它是滅菌程序的重要參數。 |
補氣速率(消除真空的速率) |
可以設定,以保護包裝和過濾器的完整性;但不具有代表性。是可能的重要參數。 |
關鍵參數涉及產品的安全和有效性,關鍵參數不合格可能會導致滅菌的失敗。重要參數保證日常滅菌運行處于“受控”狀態,重要參數不合格時需調查并有文件證明對滅菌裝載處理的合理性。
平衡時間
平衡時間表示去除空氣并使裝載達到滅菌條件的能力。即使最終達到了設定的滅菌溫度,平衡時間的延長也表示去除空氣或加熱能力的不足。在程序開發中,盡可能減小平衡時間,采用以下方法可縮短平衡時間:
Ø確認裝載正確放置,有效排除空氣(如膠管不受擠壓)
Ø增加真空或蒸汽正脈沖的次數
Ø提高真空脈沖的真空度
Ø優化裝載方式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