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6-01 04:34
膠乳試劑研發流程及要點
膠乳免疫比濁法是目前非常主流的一種免疫檢測方法,它的基本測定原理是:抗原抗體在緩沖液中快速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使反應液出現濁度,透光率下降。在一定的比例范圍內,反應液的濁度和抗原抗體的量呈線性相關關系。
實際使用中,一般保持反應液中抗體過量,形成的復合物會隨著樣本中抗原量增加而增加,反應液的濁度亦隨之增加,與一系列的標準品對照,即可計算出受檢物質的含量。
膠乳比濁試劑研發周期長,步驟復雜,需要關注的因素較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梳理一下膠乳免疫比濁試劑的研發流程,希望對各位老師的研發工作有所幫助。
01 項目立項
這一步一般是公司的市場部或者研發主管根據公司的規劃或者市場情況,選擇做某個系列的某些項目,在此不過多介紹。
02 選擇抗原、抗體、膠乳微球
膠乳比濁試劑研發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抗原抗體和膠乳微球的選擇。常規生物原料方面,國內的原料廠家已經做得相當不錯,性價比高,且貨期、售后都更有保證。但遇到特殊項目,就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了。
抗原抗體的選擇主要是對比其特異性。我們需要特異性強的抗體,但并非越強越好。抗體特異性強,靈敏度高。但過高的特異性會導致試劑的信號過高,在高濃度時容易超出儀器的檢測限,出現陰陽性區分不開的問題。
在膠乳微球的廠商中,雖然近幾年國內外都有不少新廠商涌現,但JSR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膠乳微球生產供應商。在時間成本高昂的生化試劑研發中,選擇一家可信賴的廠商,可以節省下很多研發時間。選擇膠乳微球,主要是對比粒徑:粒徑越大,靈敏度越高;粒徑越小,線性越長。一般情況下,靈敏度大于100ng/mL的,可以試用200nm以下的微球,靈敏度小于100ng/mL的可以先試用200nm以上的微球。當一個微球沒辦法同時滿足靈敏度和線性要求時,可以大球和小球混用,多為小球中混入大球。(注意:相同粒徑的微球,也有可能因為表面羧基含量的不同而表現不一樣。)。
常見膠乳比濁法檢測項目
03 確定反應流程
膠乳比濁試劑不同項目的反應流程大致是一樣的,一般分為1步法和2步法。2步法會比1步法多出1-2步離心、重懸的步驟(具體步驟與磁珠包被抗體的1步法和2步法類似,詳情可點擊如下鏈接查看→技術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中羧基與Tosyl磁珠包被抗體方法及注意事項)。微球粒徑越小,越難離心。所以一般情況下,使用大粒徑微球,試劑性能要求高的項目傾向使用2步法,使用小粒徑的項目傾向使用1步法。
04 調整反應條件
影響試劑性能的除了前面提到的抗原、抗體和膠乳微球外,還有各步反應的條件,比如PH,活化劑用量,溫度,反應時間,溶液的離子強度,抗體用量,封閉緩沖液或者封閉劑的選擇等等(封閉劑如何選擇的相關內容可點擊如下鏈接查看→頭條丨天然VS合成:封閉劑如何選?)。每個條件都需要優化到較好的狀態且達到平衡,才能長時間的保持試劑性能的穩定。
05 驗證試劑性能
試劑性能的驗證包括包被結束時和對照試劑的對比以及長期穩定性的監測。一般長期穩定性檢測至少要在1年以上。經過1年的低溫保存,性能和初始時相差在要求范圍內則可認定合格。在化學領域,化學物質在37℃保存1周可以近似于在2-8℃保存1年。但生化試劑中包含各種蛋白質,沒有辦法簡單地將37℃保存1周和2-8℃保存1年劃上等號。所以雖然很多廠家會通過37℃-1周的加速實驗來快速驗證試劑的穩定性,但是提交注冊,必須要拿到1年以上的實時穩定性數據。
來源:MBL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