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12-10 14:17
1 基本概念
晶習是指晶體生長趨向形成某一種特定形態的特性,也稱為晶體習性、晶癖等。如六方晶體在特定方向生長較快或生長被抑制,棱柱狀的晶習可能變為板狀或薄片狀晶習(b→a),也可能變為針狀晶習(b→c)。晶習的改善,本質上是改變了晶體不同晶面的生長速度。
嚴格定義上講,晶習≠外觀形狀≠晶體形貌。外觀形狀是晶體生長、晶體破碎、斷裂、聚結后呈現的最終靜態的形狀結果。晶體形貌=晶體的外觀形狀+粒度大小,增加了對晶體大小尺寸描述。
在藥物晶體實際研究應用中,技術人員大多將晶習和晶體外觀兩個概念等同使用。本文主要目的技術領域討論,因此概念應用上,也將二者等同,表達意思均是強調外觀形狀對API理化性質、工藝后處理及制劑工藝的影響。
2 藥物晶習粒度控制的原因
藥物固體的粒度及晶習,制劑中已普遍較重視。制劑中是否需要制定粒度的標準,有相應的指導原則(ICHQ6A 決策樹3#):粒度大小是否是影響溶出度、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制劑穩定性、制劑均勻度、制劑產品外觀的關鍵因素,從以上角度決策制劑中藥物粒度大小的研究。
晶體外觀(晶習)對制劑的影響,雖暫無“官方的”指導原則,但固體口服制劑或者懸浮制劑研究項目中,常常會遇到需要關注改善晶習的情況:
(a)晶習影響制劑的處理,如細針狀晶體,流動性差,容易在制劑工藝中堵塞聚結,造成無法下料等情況發生;
(b)晶習影響壓片性能,如晶體形貌的對稱性是片劑直壓工藝的必要條件。
(c)晶習影響溶解速度及溶出,如腫瘤藥甲磺酸索拉非尼,相同晶型和篩分粒度下,不同晶習在純水、PH=1.2胃液模擬液以及小鼠體內吸收曲線均存在明顯差異。
(d)晶習影響制劑產品的穩定性,影響制劑的儲存;如甲氧芐氨嘧啶懸浮液,相同晶型和篩分粒度下,雖然不同晶習產品臨床試驗中人體內吸收曲線相似,但不同晶習對制劑懸浮沉降性能影響巨大,從而影響懸浮制劑的穩定性。
(e)晶習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以保證制劑過程的可重現性。
綜上所述,藥物晶體的晶習和粒度均會影響制劑的處理、儲存、壓片性能、溶解性、溶出、懸浮制劑的穩定性等,相輔相成,二者共同決定藥物晶體的理化性質,適合制劑開發的晶習和粒度,均是各種考察指標的最優權衡的結果(如圖3所示)。
3 晶習粒度改善的方法
晶習和粒度的調控的本質是調控晶面的生長速度和晶面的數量。結晶過程變量:溶劑種類、溫度、過飽和度、添加劑或雜質、攪拌速度、降溫速率等,通過影響晶體的成核(主要影響晶面數量)和生長(晶面生長速率)來調控晶習和粒度。結晶過程變量對晶習和粒度大小及分布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其復雜之處在于,每個過程變量并非獨立于另一個變量,而是相互作用。此處列出結晶過程變量對晶習和粒度的改善作用,僅僅是一個指導方針。
(1)過飽和度
高過飽和度:API-溶劑分子間作用力較強情況下,晶體沿特定某一方向的生長較快,容易生成針狀晶體,生長越快的晶面,越先消失,生長慢的晶面決定產品理化性質。高過飽和度下容易爆發成核,成核的速度大于生長的速度,常常得到小粒度固體。
低過飽和度:API-溶劑分子間作用力較弱的情況下,片狀晶體較多。粒度及分布較容易控制均勻。
(2)降溫速率(蒸發速率)
快速降溫:晶體生長較快,容易得到“非對稱晶習”,如薄片狀晶體,片狀晶體不適合片劑直壓工藝;
較慢降溫速率:晶體生長速度減緩,容易得到“對稱且致密的晶體”,后續工藝穩定且較好。
(3)攪拌速率
高攪拌速率:傳質較快,各晶面表面的溶質分布較均勻,易得到粒度較小,粒度分布較優,短棒狀晶習,產品流動性好,高攪拌速率易得到滿足懸浮制劑沉降穩定性要求的晶習及粒度。
低攪拌速率:流體立場分布不均勻,溶質分子選擇性的分布在特定的晶面上,容易產生大片狀晶體(主要是薄片狀晶體),晶體尺寸較大,但對制劑來說不利于后續制劑;
(4)溶劑的影響
溶質-溶劑間強相互作用力:成核會被延后,粒度細小,晶體對稱生長得到流動性較好的棱柱狀晶體,一般需要較高的溶液體積比,才能得到較好的晶體形貌。另外一方面,溶劑可能與API分子特定的基團相互作用力強,從而影響特定晶面的生長速度,從而改善晶習。一般來說,篩選溶劑體系,是改善晶習考察的第一步。
溶質-溶劑間弱的相互作用力:易成核,晶體生長較快,得到相對尺寸較大的晶體。
(5)溫度的影響
低溫:快速成核得到不規則的晶體、樹杈分叉狀晶習,不利于后續制劑的開發;
高溫:成核被抑制,均勻對稱的晶體容易產生;更容易得到較好形貌及粒度分布的產品用于口服制劑的開發;
(6)雜質的存在
雜質或添加劑的存在,吸附在特定晶面或特定官能團與高分子或溶質相互作用,抑制特定晶面的生長,從而會改善晶習。添加雜質去改善晶習,一般不會應用于工業化生產。對于懸浮制劑,考察懸浮制劑輔料與晶體相互作用避免晶體的聚集沉降。
(7)超聲的作用
超聲加溫度控制:得到粒度分布較窄的藥物晶體粉末,也是制備球形晶體的方法之一。
4 表征及量化:粒度+形狀
某一物體的形貌通常以“尺寸”—長寬厚度來描述。而一堆藥物晶體粉末的形貌描述,則以粒度大小、粒度分布外加外觀形狀如棱柱、棱錐、板狀、針狀、片狀、塊狀、棒狀等來描述。粒度分析儀通過參數D10/D50/D90及徑距,可以實現較高精度的量化藥物晶體粉末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但對于形狀的量化,暫時沒有公認的標準。某些緩控釋注射劑,質量標準中,會嚴格限制粒度大小,粒度分布(徑距)以及比表面積(通過比表面積對晶習定質量標準)。
結束語:藥物晶體產品主要關注維度有兩個:一個維度是晶型,另一個維度是晶體形貌。晶型反映的是藥物晶體“內部結構”,即不同的晶型本質代表晶胞的排列方式的差異。晶體形貌則反映的是晶體“外部的形貌”的差異。本文主要集中探討,晶型不變(晶體內部結構相同),晶習和粒度對制劑的影響以及改善晶習粒度的方法。藥物晶型的研究,既需要研究晶型內部結構,也需要研究外部晶體形貌,做到“內外兼修”!
參考文獻:
[1] Tiwary A K , Jindal M . Crystal Habit Changes and Dosage Form Performance[J]. 2012:1-19.
[2] Pudasaini N , Upadhyay P P , Parker C R , etal. Downstream Processability of Crystal Habit-Modified Active PharmaceuticalIngredient[J].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7, 21(4):571-577.
[3] Phan C U , Shen J , Yu K , et al. Impact ofCrystal Habit on the Dissolution Rate and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of SorafenibTosylate[J]. Molecules, 2021, 26(11):3469.
來源:藥事縱橫